去年12月份那會兒,天氣預報一直在唱“北京大雪”雲雲。從沒去過北京的我聽得熱血HUI騰,收拾起行囊,興沖沖地奔京城而去。
12月26日 星期三
說來沒人相信,要在北京找家豆汁店有多難。從到北京的第一天,我就嚷嚷著要去喝豆汁,都以為是那種多得遍地開花的早點攤呢。結果問了多少人,直到最後一天,在天安門看過升旗儀式後,問了一個大清早起來放風筝的北京老頭,才摸索到磁器口十字路口東南角的“錦馨豆汁店”。
生意不錯,焦圈都賣完了。靠門口坐一女孩,雙手捧著豆汁碗,就著鹹菜小口小口地啜,一臉滿足狀。來買豆汁的人絡繹不絕,有北京大媽拎著大型保溫筒來盛的。看得我心癢難禁,上來碗豆汁,淡綠色的液體,泛著白沫,聞著沒什麼味。急吼吼地喝了一大口,差點全吐出來,我的天,胃裡的酸水味道也不過如此吧!接下去的時間裡,我們開始吃羊雜湯,芝麻餅,鹹菜,麻花……神農嘗百草似的,凡是店裡能買到的東西都吃遍了,結果什麼都吃不完。一對老夫婦不住地朝我們打量,心裡大概直歎現在的年輕人……嘿嘿。
吃飽喝足(不飽不足)去秀水街“血拼”(SHOPPING)。買東西沒什麼好羅嗦的,樂趣在於過程而非結局。牢記在秀水街討價還價的秘訣是 ―“對折、對折、去零頭”。For example:開價180,40塊搞定!
下午在琉璃廠西街買烤紅薯吃,倆老外剛走,問老板你賣老外多少錢一斤?他拈指微笑道:“收他們10塊錢一個,不算多呀。”聽者大笑。
12月25日 星期二
上小學的時候,聽北京出差歸來的父親念打油詩曰:“啊,長城,我們偉大中華民族的象征,真TMD的長!”長大了讀別人寫長城的文章,被一句“雄關漫道真如鐵”給鎮住了。於是撇開八達嶺和居庸關,獨要去這懷柔的慕田峪。
去懷柔的小巴上坐的全是地道的北京人,拎兩小挎包,回娘家探親似的。混跡其間,懷裡揣著從車站小賣鋪買來熱乎乎的橙汁,樂呵呵地以襲人自居,可惜沒有寶玉騎馬來探,只有包得嚴嚴實實的售票員來賣票。
車子開出北京,不再有高大灰色的建築遮擋視線,道路兩旁出現大片的防護林。日正當中,太陽遠遠的在白桦林間忽隱忽現,金色的光芒被分割的支離細碎,溫暖的光影,輕柔地在人們的臉上身上跳躍。
到達長城已經下午二點多。驗完票進站,我巴巴地等他們把票還我,驗票的大嬸說:“你要報銷啊,上售票處開票不就完了!”我說我要留作紀念,引來大嬸一陣爽朗的笑聲。
爬了約莫半個小時山,其間所見之景和尋常山頭並無二致,盡是石階和生銹的鐵欄桿。我越爬越生氣,想不通這就叫登長城?又繼續了十來分鐘,抬頭一看,但見彩旗迎風招展,烏壓壓的城牆宛若長蛇一般,匍匐蜿蜒在崇山峻嶺之巅,方才的惡氣登時散盡。
那天去的巧了,長城上下,除了工作人員就只我們兩個游人。照例先大拍一通照片,然後四下看看,遙遙指定一座嘹望台,說好爬到那兒就折返。
地起先是平的,隨著地勢依山勢起伏,越來越難走。平地變為台階,高低不平,寬窄不一。欄桿不知什麼時候也沒有了,挨著牆走。這時不能往後看,一看那幾乎成90度直角的地勢,簡直雙腳發軟。遇到險處手腳並用,種種狼狽不一而足。
漸行漸遠,累了停下來看風景。此時長城內外再無旁人,四野靜寂無聲,不說話,不忍心打破這樣美好的沉默。風吹過,遍山林木嘩嘩作響。
一直爬到無可再爬 – 被柵欄和鐵絲網攔住了去路 -- 鑽出嘹望台,太陽已經下山,將暮未暮的黃昏裡,長城的輪廓較之先前夕陽西下時的雄渾壯美,顯出另一種亘古不變的蒼涼來。天色愈發暗了。
坐滑道下山。恩哼(咳嗽兩聲),列位看官注意,是“滑道”不是索道。鋁合金露天管道,塑料滑車,一根扳手,“往前推就快,往後拉就停,轉彎時身體隨之傾斜。”管理員的介紹聽的我心驚膽顫:才離虎穴又入狼窩?!朋友卻是眉開眼笑、躍躍欲試。我死活要了輛雙人滑車,想怎麼也得黃泉路上找個伴啊。坐上去之前,我再次求證“以前有死過人嗎?”管理員哈哈大笑,朋友無地自容。烏拉一聲,下山去者!
如同一切喜劇的結局,到了山底只連聲懊惱“剛才再快一點就好了”。
12月24日 星期一
兩年前,聽來過北京的朋友說起恭王府裡有塊太湖石,千裡迢迢從江南拉到北京,發現門小石頭大,於是把門給拆了。自此後大清國運一落千丈,石頭的主人也跟著倒霉,因此叫做“敗家石”。我聽她說的有趣,所以一定要來恭王府看看。園裡正好有幾個旅行團同時參觀,我們兩個散兵游勇便跟著瞎蹭。可恨一香港導游,哇啦哇啦大講鳥語,嗓門奇響,其他導游的聲音都被蓋過了,我們只好遠遠逃開。沒看見“敗家石”,回來問朋友,她說:“咦,是在頤和園啊!”
出了恭王府,門口有人招徕胡同游。導游兼三輪車夫拉著我們在什剎海附近的胡同裡轉悠,告訴我們什麼是門當,什麼是門墩(門當戶對由此而來),怎樣識別這家是文官還是武官。導游不無羨慕地說起“現在茲要是自家有四合院的都發財了。”怎麼說?“北京外地人多呀,在院裡搭幾個棚,就能租出去,一間一個月好幾百呢!”我失落地打量那些雜亂無章橫七豎八的大雜院,《城南舊事》裡那美麗的四合院上哪去了?
《大腕》正在熱映,電影院無一不是爆滿。到處是情侶和鮮花,讓人開始感覺到聖誕夜的氣氛。從首都電影院出來,站在車水馬龍的長安街邊,聽鐘樓不緊不慢地敲完七點,頗有今夕不知是何夕之感。
經過一對不歡而散的男女,女孩剛才還一臉決絕,男孩掉頭而去,便止不住地掉眼淚。走過好遠我又回頭去看,男孩早已轉身追上來,正遞紙巾給女友。我不禁微笑:到底是平安夜!廣場上三五成群的年輕人頭戴聖誕帽嘻嘻哈哈與我們擦身而過,忍不住也去買了一頂戴上,溶入這異地的歡樂海洋中去。
在全聚德吃罷晚飯 -- 哪有180塊一斤的烤鴨,還什麼“放嘴裡就化了”,李金斗吹牛吶!不過味道比上海的全聚德好點(估計是心理作用) -- 驅車去三裡屯。
出租車沿著長安街往東,再往北。一路夜色深沉,過了朝陽工體,出租車、私家車漸漸多起來。進三裡屯的路簡直象是大伙兒排隊洗車。等的當兒,只見窗外燈紅酒綠,俊男倩女相攜穿梭不停,不禁松口氣:差點兒以為北京無美女,原來在這哪!
下車步行,半空裡橫貫著一根根燈管彩虹,樹上掛著無數亮晶晶的小燈泡。人流洶湧,南來北往說什麼話的都有,就是沒見幾個老外。奇怪,今天不是他們的“春節”嗎?一想,噢,洋人們思鄉心切回家過年去了,國人一腔熱情無以排遣,只好在此“借酒消愁”。
酒吧一個挨著一個,操著外地口音的酒保們賣力地在門口拉客,路邊堆滿了紙箱子,音響微波爐之類的,都是用來抽獎的獎品。門票100塊/人,“贈送”一杯飲料。臨街一色的落地玻璃窗,幽暗的室內看不清面目的男男女女擠作一團,家家爆滿。酒保吆喝起來更加不遺余力:“還有兩個位子不要就沒啦,再往前都滿啦……”有人心動買票入場,門一開,樂隊聲嘶力竭的吼聲、鼓聲、樂聲潮水般湧出來,仿佛要掀翻屋頂。
進去,還是不進去?這是個問題。
12月23日 星期日
一早坐地鐵到西直門,換車去頤和園。
頤和園共有五個門,建議從北宮門進,一路高開低走,漸入佳境。過蘇州街、香巖宗印閣、智慧海,便到了最高點佛香閣。從佛香閣俯瞰整個昆明湖,陽光明媚,視野開闊,令人胸襟為之一蕩。若不是湖面結冰,感覺便象是到了江南一般。
佛香閣往下兩排長廊,背光,人在廊上慢慢地走來,身上全是欄桿的影子。我看的心中歡喜(就象香菱進了園子,樣樣都是好的),忍不住哼起曲子來:“艷陽天,艷陽天,桃花似火柳如煙……”朋友聽的有趣,我笑著念台詞:“皇上可是天地一家春了!”
昆明湖畔有玉石砌就的欄桿,如果夏天,尤其傍晚時分,坐看碧波萬頃,垂柳依依,神仙生活亦不過如此罷。
走在我們後面的爺爺奶奶帶著小孫女,孫女吵著鬧著也要學人去冰上玩。奶奶嚇唬她:“那些人都是不要命的!”小女孩沖口而出:“我也不要!”。從昆明湖東側找了個缺口下去,一直走到十七孔橋上岸。先還小心翼翼地怕冰裂了,越往中間走膽子便越大起來。在湖面飛奔,興奮地大叫,累了,就一屁股坐倒在冰上,仿佛回到了愉快的童年。
圓明園的收費極不合理,門票15元/人,到了西洋樓(就是電視裡常見的那堆石頭)又要收15元。我們不由大大地生氣,一時頑心大發決定翻牆進去。這是我生平第二次干這勾當 ― 上回是在家附近的小花園,翻進去以後才發現鐵門根本就沒鎖 ― 到底作賊心虛,動作不免拖泥帶水,爬到欄桿上衣服居然給掛住了!朋友們拍了張照片:我在欄桿頂上成騎虎難下之勢,右邊赫然一塊告示牌:“為了您的安全請勿攀越。”
早年看瓊瑤劇《啞妻》,記住了男女主角雪天在圓明園迷宮嬉戲的鏡頭。迷宮中央有涼亭,“中秋之夜皇上和嫔妃在亭中納涼賞月,命宮女手持黃色蓮花燈在迷宮中穿行,先找到出口者可得分賞。”皇帝老兒很會營造情趣嘛!
不覺天已黃昏,夕陽西下,照著偌大一片廢墟。石頭們不說話,早就傷夠了心罷,如今安安靜靜地伏在雜草叢中,看日升月落,秋去春來,也不失為一種歸宿。
取道去清華。清華園裡有一塊梁思成設計、陳寅恪題寫、紀念王國維的“三絕碑”。如此重量級的文物,想來應該無人不知。在校園裡捉住七八個學生,均一臉茫然。快要放棄的時候,遇到一個學究氣的人說:“就在荷塘邊上。”他順手一指,我們便如領聖旨地尋將過去,走遍冰凍三尺的荷塘,只見“寒塘渡鶴影”的蕭瑟景象,哪裡有什麼三絕碑?又冷又累又餓,沒有力氣再找下去,天也太晚了,只得抱憾離去。
晚飯在長安街“東來順”,吃涮羊肉的老字號。味道也就一般,好處是分量足,羊肉沒有膻味。斜對面坐了兩對男女,女孩子是到北京兩天以來看到最漂亮的。可惜化妝痕跡過重,衣服時髦有余端莊不足,加上兩名男子操外地口音,頗有“傍大款”之嫌。
吃得熱騰騰地出門,被凜冽的寒風一刮,人頓時打了個激靈。夜晚的長安街,雖然華燈閃爍,卻空曠得有如荒野,兩邊的高樓無論如何抵擋不住刺骨的寒風在直闊的大道上呼號肆虐。被風吹的有點不辨方向,問了幾次路,都說我們走反了。雖然心存疑惑,可惜我的方向感是有名的差,即便反駁也不被采納,只好依言咬牙而行。居然走到了火車站!兩個人幾乎凍僵了,氣急敗壞地攔輛出租回賓館。
頭兩天的行程排得太滿,一直在不停地走,兼喝了數不清的冷風,加上這一折騰,仿佛所有的疲倦都湧上來,渾身散了架似的。回到賓館倒頭就睡,甚至來不及做夢。
12月22日 星期六
七點醒來,窗外是遼闊的平原,稀落的樹木,一派冬日裡肅殺的北國風光。
八點准時到站,心驚膽戰地走出溫暖的車廂。早晨的空氣固然有些清寒,手套圍巾卻大可不用。我們忍不住哈哈大笑:“這就是傳說中北京的冬天?!”賓館在建國門外大街挺近,從火車站走過去大概十來分鐘,領教了北京冬天的厲害。跟上海不一樣,北京是干冷。風吹久了,臉跟手凍得生疼。
扔了行李直奔天安門。自打出了幾次自焚事件,朋友們愛開玩笑說要帶了雪碧瓶子上天安門廣場上溜達。廣場上的確加強了警戒,軍大衣的身影隨處可見。
穿過金水橋後的幾道門,便是紫禁城了。煌煌大國氣象固然不減當年,但作為中國最大也最具價值的博物館,在日常維護方面未免太漫不經心了:室內陳設蒙塵納垢,氈墊羅帳殘破不堪,珍寶器皿暗淡無光……管理者們大概想給遠道而來的中外游客留下這樣的印象:“了不得,原來連故宮裡的灰塵都是文物呢!”工作人員們閒極無事,手籠在袖子裡討論年終獎金。故宮一如它的歷史,蹒跚而臃腫,老邁得走不動步子。
看了“珍妃井”,只奇怪那樣小的井口居然能塞得下一個人,或許珍妃格外地瘦?大概她還來不及淹死,早在太監們死命推搡時香消玉隕了……原諒我殺風景的想象力。讀過些關於戊戌變法的考據文章,記得有一篇說珍妃並非人們以為的那樣賢良淑德,她不見寵於慈禧據說源於揮霍無度。宮中嫔妃每月的例銀不夠用,便使出挪用、借貸、變賣等等手段,以至最後觸怒慈禧,連光緒也無法為其開脫。歷史原非人們的一相情願,所以不難理解為什麼現在翻案文章這樣熱了。
下午五點多,坐在景山頂上的萬春亭,看紫禁城內外數千間宮院,靜靜地浸沒在落日的余晖裡,仿佛一首大氣磅礴的交響樂奏到尾聲,黃金般絢爛至極,又無盡的絕望蒼涼。
在北海公園的KFC裡啜著熱橙汁的時候外面天已經很暗了,落地窗外結冰的湖,反襯出店內分外溫暖。前後左右坐了一對對情侶,聽來聽去,原來全國人民談戀愛時的話題大同小異,無非是地道的京腔京調,平添幾分趣味罷了。
不用去王府井,我也猜到就是上海的南京路 –“給外地人看的”。看了之後發現更象幾年前的上海,滿大街沒有特色的“特色商店”。北京城市的特點就是“大”,空間仿佛多的用不完。建築之間互不相干,與其說逛街倒更象在趕路。不比上海,房子一幢挨著一幢,唇齒相依、情意綿綿。
12月21日 星期五
提前一小時下班去火車站,平時這段路打的只要10分鐘,那天因為周末竟然整整走了三刻鐘。江寧路堵得日月無光,為了怎麼抄近道,我們幾乎和司機吵起來。司機給逼得慘叫:“你們急我也急呀。我一急麼,應該哪能走啊勿曉得了!”七拐八繞開到恆豐路,離發車時間只剩十分鐘了!我們再也按捺不住,匆匆結帳,拉開車門就跑。途中共計:翻越一座天橋,穿過火車站廣場,沖進候車大廳,亡命奔上T14次。看表,18點差4分。兩個人跌坐在鋪位上氣喘如牛,這才覺得胸口劇痛,唇干舌燥,手腳乏力……在左鄰右捨的詫異眼神中,一聲長鳴,火車緩緩啟動了。
……
在北京的最後一天思鄉情切 ― 想著晚上就可以回到上海溫暖可愛的的家,卻忘記此刻仍呆在不戴帽子就出不了門的首都,一激動,少穿件毛衣,結果感冒了。那滋味,裡裡外外被寒氣包裹,抖的如風中殘葉。在號稱與國際接軌的首都機場醫護室買藥,醫生想也不想地給了盒泰諾,說是這兒最好的了。回家在床上躺了整整三天,吃流質食物度日。跟朋友們說起,無不笑的要死:雪沒看見,自己倒凍病了!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我的重感冒好了以後,全國性的流感開始了。
12月26日 星期三
說來沒人相信,要在北京找家豆汁店有多難。從到北京的第一天,我就嚷嚷著要去喝豆汁,都以為是那種多得遍地開花的早點攤呢。結果問了多少人,直到最後一天,在天安門看過升旗儀式後,問了一個大清早起來放風筝的北京老頭,才摸索到磁器口十字路口東南角的“錦馨豆汁店”。
生意不錯,焦圈都賣完了。靠門口坐一女孩,雙手捧著豆汁碗,就著鹹菜小口小口地啜,一臉滿足狀。來買豆汁的人絡繹不絕,有北京大媽拎著大型保溫筒來盛的。看得我心癢難禁,上來碗豆汁,淡綠色的液體,泛著白沫,聞著沒什麼味。急吼吼地喝了一大口,差點全吐出來,我的天,胃裡的酸水味道也不過如此吧!接下去的時間裡,我們開始吃羊雜湯,芝麻餅,鹹菜,麻花……神農嘗百草似的,凡是店裡能買到的東西都吃遍了,結果什麼都吃不完。一對老夫婦不住地朝我們打量,心裡大概直歎現在的年輕人……嘿嘿。
吃飽喝足(不飽不足)去秀水街“血拼”(SHOPPING)。買東西沒什麼好羅嗦的,樂趣在於過程而非結局。牢記在秀水街討價還價的秘訣是 ―“對折、對折、去零頭”。For example:開價180,40塊搞定!
下午在琉璃廠西街買烤紅薯吃,倆老外剛走,問老板你賣老外多少錢一斤?他拈指微笑道:“收他們10塊錢一個,不算多呀。”聽者大笑。
12月25日 星期二
上小學的時候,聽北京出差歸來的父親念打油詩曰:“啊,長城,我們偉大中華民族的象征,真TMD的長!”長大了讀別人寫長城的文章,被一句“雄關漫道真如鐵”給鎮住了。於是撇開八達嶺和居庸關,獨要去這懷柔的慕田峪。
去懷柔的小巴上坐的全是地道的北京人,拎兩小挎包,回娘家探親似的。混跡其間,懷裡揣著從車站小賣鋪買來熱乎乎的橙汁,樂呵呵地以襲人自居,可惜沒有寶玉騎馬來探,只有包得嚴嚴實實的售票員來賣票。
車子開出北京,不再有高大灰色的建築遮擋視線,道路兩旁出現大片的防護林。日正當中,太陽遠遠的在白桦林間忽隱忽現,金色的光芒被分割的支離細碎,溫暖的光影,輕柔地在人們的臉上身上跳躍。
到達長城已經下午二點多。驗完票進站,我巴巴地等他們把票還我,驗票的大嬸說:“你要報銷啊,上售票處開票不就完了!”我說我要留作紀念,引來大嬸一陣爽朗的笑聲。
爬了約莫半個小時山,其間所見之景和尋常山頭並無二致,盡是石階和生銹的鐵欄桿。我越爬越生氣,想不通這就叫登長城?又繼續了十來分鐘,抬頭一看,但見彩旗迎風招展,烏壓壓的城牆宛若長蛇一般,匍匐蜿蜒在崇山峻嶺之巅,方才的惡氣登時散盡。
那天去的巧了,長城上下,除了工作人員就只我們兩個游人。照例先大拍一通照片,然後四下看看,遙遙指定一座嘹望台,說好爬到那兒就折返。
地起先是平的,隨著地勢依山勢起伏,越來越難走。平地變為台階,高低不平,寬窄不一。欄桿不知什麼時候也沒有了,挨著牆走。這時不能往後看,一看那幾乎成90度直角的地勢,簡直雙腳發軟。遇到險處手腳並用,種種狼狽不一而足。
漸行漸遠,累了停下來看風景。此時長城內外再無旁人,四野靜寂無聲,不說話,不忍心打破這樣美好的沉默。風吹過,遍山林木嘩嘩作響。
一直爬到無可再爬 – 被柵欄和鐵絲網攔住了去路 -- 鑽出嘹望台,太陽已經下山,將暮未暮的黃昏裡,長城的輪廓較之先前夕陽西下時的雄渾壯美,顯出另一種亘古不變的蒼涼來。天色愈發暗了。
坐滑道下山。恩哼(咳嗽兩聲),列位看官注意,是“滑道”不是索道。鋁合金露天管道,塑料滑車,一根扳手,“往前推就快,往後拉就停,轉彎時身體隨之傾斜。”管理員的介紹聽的我心驚膽顫:才離虎穴又入狼窩?!朋友卻是眉開眼笑、躍躍欲試。我死活要了輛雙人滑車,想怎麼也得黃泉路上找個伴啊。坐上去之前,我再次求證“以前有死過人嗎?”管理員哈哈大笑,朋友無地自容。烏拉一聲,下山去者!
如同一切喜劇的結局,到了山底只連聲懊惱“剛才再快一點就好了”。
12月24日 星期一
兩年前,聽來過北京的朋友說起恭王府裡有塊太湖石,千裡迢迢從江南拉到北京,發現門小石頭大,於是把門給拆了。自此後大清國運一落千丈,石頭的主人也跟著倒霉,因此叫做“敗家石”。我聽她說的有趣,所以一定要來恭王府看看。園裡正好有幾個旅行團同時參觀,我們兩個散兵游勇便跟著瞎蹭。可恨一香港導游,哇啦哇啦大講鳥語,嗓門奇響,其他導游的聲音都被蓋過了,我們只好遠遠逃開。沒看見“敗家石”,回來問朋友,她說:“咦,是在頤和園啊!”
出了恭王府,門口有人招徕胡同游。導游兼三輪車夫拉著我們在什剎海附近的胡同裡轉悠,告訴我們什麼是門當,什麼是門墩(門當戶對由此而來),怎樣識別這家是文官還是武官。導游不無羨慕地說起“現在茲要是自家有四合院的都發財了。”怎麼說?“北京外地人多呀,在院裡搭幾個棚,就能租出去,一間一個月好幾百呢!”我失落地打量那些雜亂無章橫七豎八的大雜院,《城南舊事》裡那美麗的四合院上哪去了?
《大腕》正在熱映,電影院無一不是爆滿。到處是情侶和鮮花,讓人開始感覺到聖誕夜的氣氛。從首都電影院出來,站在車水馬龍的長安街邊,聽鐘樓不緊不慢地敲完七點,頗有今夕不知是何夕之感。
經過一對不歡而散的男女,女孩剛才還一臉決絕,男孩掉頭而去,便止不住地掉眼淚。走過好遠我又回頭去看,男孩早已轉身追上來,正遞紙巾給女友。我不禁微笑:到底是平安夜!廣場上三五成群的年輕人頭戴聖誕帽嘻嘻哈哈與我們擦身而過,忍不住也去買了一頂戴上,溶入這異地的歡樂海洋中去。
在全聚德吃罷晚飯 -- 哪有180塊一斤的烤鴨,還什麼“放嘴裡就化了”,李金斗吹牛吶!不過味道比上海的全聚德好點(估計是心理作用) -- 驅車去三裡屯。
出租車沿著長安街往東,再往北。一路夜色深沉,過了朝陽工體,出租車、私家車漸漸多起來。進三裡屯的路簡直象是大伙兒排隊洗車。等的當兒,只見窗外燈紅酒綠,俊男倩女相攜穿梭不停,不禁松口氣:差點兒以為北京無美女,原來在這哪!
下車步行,半空裡橫貫著一根根燈管彩虹,樹上掛著無數亮晶晶的小燈泡。人流洶湧,南來北往說什麼話的都有,就是沒見幾個老外。奇怪,今天不是他們的“春節”嗎?一想,噢,洋人們思鄉心切回家過年去了,國人一腔熱情無以排遣,只好在此“借酒消愁”。
酒吧一個挨著一個,操著外地口音的酒保們賣力地在門口拉客,路邊堆滿了紙箱子,音響微波爐之類的,都是用來抽獎的獎品。門票100塊/人,“贈送”一杯飲料。臨街一色的落地玻璃窗,幽暗的室內看不清面目的男男女女擠作一團,家家爆滿。酒保吆喝起來更加不遺余力:“還有兩個位子不要就沒啦,再往前都滿啦……”有人心動買票入場,門一開,樂隊聲嘶力竭的吼聲、鼓聲、樂聲潮水般湧出來,仿佛要掀翻屋頂。
進去,還是不進去?這是個問題。
12月23日 星期日
一早坐地鐵到西直門,換車去頤和園。
頤和園共有五個門,建議從北宮門進,一路高開低走,漸入佳境。過蘇州街、香巖宗印閣、智慧海,便到了最高點佛香閣。從佛香閣俯瞰整個昆明湖,陽光明媚,視野開闊,令人胸襟為之一蕩。若不是湖面結冰,感覺便象是到了江南一般。
佛香閣往下兩排長廊,背光,人在廊上慢慢地走來,身上全是欄桿的影子。我看的心中歡喜(就象香菱進了園子,樣樣都是好的),忍不住哼起曲子來:“艷陽天,艷陽天,桃花似火柳如煙……”朋友聽的有趣,我笑著念台詞:“皇上可是天地一家春了!”
昆明湖畔有玉石砌就的欄桿,如果夏天,尤其傍晚時分,坐看碧波萬頃,垂柳依依,神仙生活亦不過如此罷。
走在我們後面的爺爺奶奶帶著小孫女,孫女吵著鬧著也要學人去冰上玩。奶奶嚇唬她:“那些人都是不要命的!”小女孩沖口而出:“我也不要!”。從昆明湖東側找了個缺口下去,一直走到十七孔橋上岸。先還小心翼翼地怕冰裂了,越往中間走膽子便越大起來。在湖面飛奔,興奮地大叫,累了,就一屁股坐倒在冰上,仿佛回到了愉快的童年。
圓明園的收費極不合理,門票15元/人,到了西洋樓(就是電視裡常見的那堆石頭)又要收15元。我們不由大大地生氣,一時頑心大發決定翻牆進去。這是我生平第二次干這勾當 ― 上回是在家附近的小花園,翻進去以後才發現鐵門根本就沒鎖 ― 到底作賊心虛,動作不免拖泥帶水,爬到欄桿上衣服居然給掛住了!朋友們拍了張照片:我在欄桿頂上成騎虎難下之勢,右邊赫然一塊告示牌:“為了您的安全請勿攀越。”
早年看瓊瑤劇《啞妻》,記住了男女主角雪天在圓明園迷宮嬉戲的鏡頭。迷宮中央有涼亭,“中秋之夜皇上和嫔妃在亭中納涼賞月,命宮女手持黃色蓮花燈在迷宮中穿行,先找到出口者可得分賞。”皇帝老兒很會營造情趣嘛!
不覺天已黃昏,夕陽西下,照著偌大一片廢墟。石頭們不說話,早就傷夠了心罷,如今安安靜靜地伏在雜草叢中,看日升月落,秋去春來,也不失為一種歸宿。
取道去清華。清華園裡有一塊梁思成設計、陳寅恪題寫、紀念王國維的“三絕碑”。如此重量級的文物,想來應該無人不知。在校園裡捉住七八個學生,均一臉茫然。快要放棄的時候,遇到一個學究氣的人說:“就在荷塘邊上。”他順手一指,我們便如領聖旨地尋將過去,走遍冰凍三尺的荷塘,只見“寒塘渡鶴影”的蕭瑟景象,哪裡有什麼三絕碑?又冷又累又餓,沒有力氣再找下去,天也太晚了,只得抱憾離去。
晚飯在長安街“東來順”,吃涮羊肉的老字號。味道也就一般,好處是分量足,羊肉沒有膻味。斜對面坐了兩對男女,女孩子是到北京兩天以來看到最漂亮的。可惜化妝痕跡過重,衣服時髦有余端莊不足,加上兩名男子操外地口音,頗有“傍大款”之嫌。
吃得熱騰騰地出門,被凜冽的寒風一刮,人頓時打了個激靈。夜晚的長安街,雖然華燈閃爍,卻空曠得有如荒野,兩邊的高樓無論如何抵擋不住刺骨的寒風在直闊的大道上呼號肆虐。被風吹的有點不辨方向,問了幾次路,都說我們走反了。雖然心存疑惑,可惜我的方向感是有名的差,即便反駁也不被采納,只好依言咬牙而行。居然走到了火車站!兩個人幾乎凍僵了,氣急敗壞地攔輛出租回賓館。
頭兩天的行程排得太滿,一直在不停地走,兼喝了數不清的冷風,加上這一折騰,仿佛所有的疲倦都湧上來,渾身散了架似的。回到賓館倒頭就睡,甚至來不及做夢。
12月22日 星期六
七點醒來,窗外是遼闊的平原,稀落的樹木,一派冬日裡肅殺的北國風光。
八點准時到站,心驚膽戰地走出溫暖的車廂。早晨的空氣固然有些清寒,手套圍巾卻大可不用。我們忍不住哈哈大笑:“這就是傳說中北京的冬天?!”賓館在建國門外大街挺近,從火車站走過去大概十來分鐘,領教了北京冬天的厲害。跟上海不一樣,北京是干冷。風吹久了,臉跟手凍得生疼。
扔了行李直奔天安門。自打出了幾次自焚事件,朋友們愛開玩笑說要帶了雪碧瓶子上天安門廣場上溜達。廣場上的確加強了警戒,軍大衣的身影隨處可見。
穿過金水橋後的幾道門,便是紫禁城了。煌煌大國氣象固然不減當年,但作為中國最大也最具價值的博物館,在日常維護方面未免太漫不經心了:室內陳設蒙塵納垢,氈墊羅帳殘破不堪,珍寶器皿暗淡無光……管理者們大概想給遠道而來的中外游客留下這樣的印象:“了不得,原來連故宮裡的灰塵都是文物呢!”工作人員們閒極無事,手籠在袖子裡討論年終獎金。故宮一如它的歷史,蹒跚而臃腫,老邁得走不動步子。
看了“珍妃井”,只奇怪那樣小的井口居然能塞得下一個人,或許珍妃格外地瘦?大概她還來不及淹死,早在太監們死命推搡時香消玉隕了……原諒我殺風景的想象力。讀過些關於戊戌變法的考據文章,記得有一篇說珍妃並非人們以為的那樣賢良淑德,她不見寵於慈禧據說源於揮霍無度。宮中嫔妃每月的例銀不夠用,便使出挪用、借貸、變賣等等手段,以至最後觸怒慈禧,連光緒也無法為其開脫。歷史原非人們的一相情願,所以不難理解為什麼現在翻案文章這樣熱了。
下午五點多,坐在景山頂上的萬春亭,看紫禁城內外數千間宮院,靜靜地浸沒在落日的余晖裡,仿佛一首大氣磅礴的交響樂奏到尾聲,黃金般絢爛至極,又無盡的絕望蒼涼。
在北海公園的KFC裡啜著熱橙汁的時候外面天已經很暗了,落地窗外結冰的湖,反襯出店內分外溫暖。前後左右坐了一對對情侶,聽來聽去,原來全國人民談戀愛時的話題大同小異,無非是地道的京腔京調,平添幾分趣味罷了。
不用去王府井,我也猜到就是上海的南京路 –“給外地人看的”。看了之後發現更象幾年前的上海,滿大街沒有特色的“特色商店”。北京城市的特點就是“大”,空間仿佛多的用不完。建築之間互不相干,與其說逛街倒更象在趕路。不比上海,房子一幢挨著一幢,唇齒相依、情意綿綿。
12月21日 星期五
提前一小時下班去火車站,平時這段路打的只要10分鐘,那天因為周末竟然整整走了三刻鐘。江寧路堵得日月無光,為了怎麼抄近道,我們幾乎和司機吵起來。司機給逼得慘叫:“你們急我也急呀。我一急麼,應該哪能走啊勿曉得了!”七拐八繞開到恆豐路,離發車時間只剩十分鐘了!我們再也按捺不住,匆匆結帳,拉開車門就跑。途中共計:翻越一座天橋,穿過火車站廣場,沖進候車大廳,亡命奔上T14次。看表,18點差4分。兩個人跌坐在鋪位上氣喘如牛,這才覺得胸口劇痛,唇干舌燥,手腳乏力……在左鄰右捨的詫異眼神中,一聲長鳴,火車緩緩啟動了。
……
在北京的最後一天思鄉情切 ― 想著晚上就可以回到上海溫暖可愛的的家,卻忘記此刻仍呆在不戴帽子就出不了門的首都,一激動,少穿件毛衣,結果感冒了。那滋味,裡裡外外被寒氣包裹,抖的如風中殘葉。在號稱與國際接軌的首都機場醫護室買藥,醫生想也不想地給了盒泰諾,說是這兒最好的了。回家在床上躺了整整三天,吃流質食物度日。跟朋友們說起,無不笑的要死:雪沒看見,自己倒凍病了!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我的重感冒好了以後,全國性的流感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