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北京人“天子腳下,傲視全國”的目中無人,不喜歡北京話土的不能再土的滿嘴兒話音,不喜歡北京春天滿目黃沙、狂風肆虐的蠻橫,不喜歡北京龐大、雜亂、日漸烏煙瘴氣的水泥叢林,總之,不喜歡北京到家了,以至即使在北京住了十幾年,也總是頑固的在自己的各種履歷表的籍貫一欄填上青島或延安,我想,我不應該算是北京人。
可是很不幸的,有一天我忽然發現,自己好象開始慢慢喜歡這個畸形但底蘊深厚的城市了。
很巧的機緣,讓我從去年開始有幸時時接近北京的心髒,曾經輝煌一時的帝王之宮——紫禁城。於是,我第一次在微曦的晨光中,透過婀娜的柳枝看到了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角樓,我第一次在空無一人的太和殿廣場,迎著遠古吹來的風,體會幾個世紀前皇家大典的壯麗輝煌,我第一次走在兩道高大的紅牆之間,看著藍的令人心碎的天空,領略深宮後院的深邃與壓抑,我第一次在黃昏的光影裡,聽著年老的宮鴉在金燦燦的琉璃瓦上唱著往昔的歌謠。漸漸的,穿過嘈雜的人群,我可以看到故人之宮渾厚的寧靜,我可以感受到無以記數的曼妙亡魂的巨大悲哀。無論是站在筆直的旗石御道上,還是徘徊在歲月雕蝕的方磚上,都會有種強烈的感動沖擊著我。大至皇城整體的規劃設計,小至一只鐵缸、一個日晷、一頭屋檐角上的蹲獸、一塊御花園裡默默無聞的石頭,故宮裡沒有一處不讓你由衷的贊歎人類之偉大,造物者之神奇。我見過萬裡晴空的故宮,在太和殿的台基上,綿延的西山就近在咫尺;我見過大雨滂沱的故宮,數千只螭龍怒吼著噴出水霧;陰沉的故宮,鮮明的故宮,猙獰的故宮,安詳的故宮,甚至沙暴裡的故宮,幾百年來它就是那麼一動不動的注視著玩火自焚者、利欲熏心者、爭權奪勢者,幾百年來它又是那麼瞬息萬變,每天都以不同的姿態迎接著同一輪浩日。喜歡北京,也許就是從它這顆巨大而且精致的心髒開始吧。
和一種事物相處久了,也就忽視了它的很多細節,這叫熟悉的陌生。有一天騎車路過西寺,只是那麼不經意的回頭一瞥,我發現路邊四合院大門上有著雕刻異常精美的木制門楣,門口還放著石鼓。古樸的花紋和周遭現代味十足的廣告標語成了鮮明對比,到真的是別有一番風味。那一刻我才意識到,對於這個我居住了十幾年的城市,我實在是知之甚少。不了解,又有什麼理由去談論喜歡與否呢?
喜歡北京,從想了解它的那天開始。
連著兩個晚上,我騎著自己那輛破駒從鼓樓沿平安大道西行50分鐘。對於這條新修的東西干線,我一向無甚好感,日裡經過時,總是覺得臨街那些仿古的灰色屋牆實在太過虛偽。帶著幾分無奈,我騎過黑漆漆的鼓樓,景山的身影就在眼前,一想起那窩囊愚蠢的崇祯不由覺得有點毛骨悚然。好容易騎到了十字路口,趕快加速拐上平安大道,猛抬頭,滿街的燈光竟一下子把我的心給照亮了!齊豫在耳邊唱著:天上的星星為何象人群一樣的擁擠,地上的人啊為何又象星星一樣的疏遠?我只覺得這滿目的燈光好象齊豫歌裡的星星,而那些白天不招我喜歡的灰色房屋在夜幕的襯托下竟也真的散發出一種脈脈溫情,我不僅有些醉了。這一路上,我醉了太多次,我醉在了什剎海禮花燈的倒影中,我醉在了路邊老人铿锵有力的京劇念白中,我醉在了樂器店門前歌者令人心顫的架子鼓點中,我醉在了梧桐花沁人心肝脾胃腎的芬芳氣息中,終於,我醉倒在了北京暮春的夜色中。喜歡北京,從它令我心醉的那一刻開始。
不喜歡,喜歡,喜歡,不喜歡,我之於北京的感情也許就是在這喜歡與不喜歡之間吧。作為四朝國都,北京人從它那裡繼承了幾百年的驕傲與矜持,自信與自負,蠻橫與淺薄,但同時也沉澱了所有文化的精粹。當北京的交通干線一環一環的修出去,當北京的高樓一座又一座的豎起來,當北京的天空一日一日的灰起來,當北京的風沙一次一次的刮過來,承襲了一份如此巨大的遺產的北京人啊,別讓塵埃再蒙住你的眼睛,低下你高貴的頭顱吧,認真守住你自己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