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對面稀稀落落幾家商店,以賣建材、汽配的為多,有家物美超市,飯館小小的兩三個。我在其中的一家吃了一份3元錢的素炒餅,然後把桌上那壺免費熱茶灌進跟攜程換來的水壺裡,就出門向西去了。
公共汽車站西側是一所高大的老房子,鶴立雞群的尺碼,早上一下車我就注意到它了。走近了才發現它原來是一座戲樓,大概是清代遺物,已經破爛不堪了。戲樓蓋在溝邊,沿戲樓南側是條窄巷,沿著溝一直向西,大約百十米,就到圈門的過街樓跟前了。
過街樓跨溝而建,底部的毛石基座當中是一個幾米高的大券洞,基座上邊是小小的幾間傳統的中式磚瓦房,門窗都是新修的,用的是一種很惹眼的黃褐色,有點舞台布景的感覺。
這座過街樓是圈門的靈魂,它不僅是圈門的由來,就是在北京版圖占據著一席之地的門頭溝,也是因它而得名的——這座門樓坐落在京西古道邊的山溝上,邊上的村子叫門頭口,後來這整個一個區,就叫作門頭溝了。
過街樓上釘著一只“請愛護古建築”的木牌,無人看守,可以隨意登樓參觀。樓上的幾間房子都鎖著,裡邊堆著些木料雜物,像是修繕進行了一半,不知何故又停下了的樣子。據記載,圈門過街樓下原是有三個券洞的,現在只剩下一個了,邊上已毀掉的洞上方搭了一座木橋,把洞兩邊基座上的房屋連起來,一些殘破的碑石在屋外護欄的拐角處隨意地堆放著。
溝中沒水,只有荒草沒膝,靠著樓座的毛石牆,開著幾叢紅艷艷的秫秸花——在圈門一帶無處不在的秫秸花。溝北側有戶人家院子臨溝而建,挑出的磚擋牆上擺著好幾十盆花。夏日正午,溝邊的街上非常安靜,不見人影,不聞犬聲。
我就是在不知不覺中決定沿著溝繼續往前走的,走到哪裡並沒有明確的計劃。只一個“峰口庵”的地名模模糊糊地逗引著,不過並沒有多少信心。好在方向是明確的,一條直路,溝南或是溝北,沒有岔兒。路也是平的,盡管也依山就勢向上走,可一水兒的水泥路面,坡緩得能走汽車。
門頭口叫圈裡,屬於城區街道下的居委會,再往前龍鳳坡就是村子了。都是一樣的磚瓦平房,半新不舊,間或有棵大槐樹,綠蔭遮過半條街,有年頭了。槐樹下有個中年婦人在做蜂窩煤,加水和好的煤面子,她彎腰用一個長把兒的圓鐵筒插上去一擰,然後提起鐵筒往挨著溝的路邊上一磕,一塊蜂窩煤就整整齊齊地擺在那兒了。溝邊的人家家家門外都有個裝滿大煤塊的棚子,好多家門口也晾著做好的蜂窩煤坯。那婦人做煤很熟練,等我再走轉回來時,她那好大一堆煤面子都做完了。
往前要過兩回橋,經過三店村等好幾個村子,村與村之間沒有縫隙,全都沿溝而建,一間挨一間,只能從門牌上才能辨認出到了另一個村子,走起來感覺倒像是十裡長街。
最後走到一個掛著“天橋浮村”牌匾的地方房屋才稀疏了些,這裡是真的進山了,溝邊全是散落的大小煤塊兒。我就是從這兒往回轉的,因為從時間、從體力上都感覺應該回轉了,而京西古道上那赫赫有名的峰口庵似乎還遙遙無邊。我轉回來,坐在中店街上一家鎖著的門樓的台階上歇腳,對面是一個瓦房毛石牆的小院,門關著,幾棵高大的棗樹和稍矮一點的香椿樹從牆頭上露出枝葉來。
我坐在青石台階上,想象這個有棗樹、還有香椿樹的人家的生活,想象他們在秋天打棗,在春天掰香椿嫩芽拌豆腐、炒雞蛋——如果我有這樣一所獨門獨院,我一定會樂得這麼干。再養上幾只雞,種上幾十盆花,擔水、做蜂窩煤、和泥抹牆、修沼氣池——我干不干得過來?要不不養雞了,再多養一、兩個孩子,讓他們兄妹幾個在院子裡樹下玩兒,我去給他們做飯——大玉米糁粥、白面烙餅、炒雞蛋、炸香椿魚兒……我要是就在這種山裡邊的院子裡住著,非想多生個孩子的話是不是有可能實現?
就這麼胡思亂想著,一邊把半壺茶水喝完,思路也從對面的院子轉回來。往回走時經過了一家小賣部,推開門進去,屋裡黑乎乎的,光線很暗。問老板要冰棍,那中年漢子一疊聲說有,從冰櫃拿出來的卻都不是我平常熟悉的品牌。還是狠狠心要是支草莓的,天實在是太熱了。老板問我是不是爬山去了,說這麼熱的天,千萬小心不要中暑才好。
我那天沒有中暑,並且也沒因為吃那支雜牌雪糕出任何意外。只是回來之後一查閱相關資料,才知道天橋浮村有幾座二戰時留下的碉堡。還有,從圈門出發,我那天實際上已經走了大約4/5的路,再堅持1公裡左右,就能到峰口庵了。
可我沒能再往前,哪怕幾步,所以我沒能看到峰口庵的關城和天橋浮的碉堡,據說還有京西古道上運煤的駱駝隊在青石板上踩出的蹄窩兒。不過這倒也無關緊要,我到圈門去除了尋找過街樓之外,主要的目的其實也不過就是找個遠離平時生活圈子的地方,能夠無所事事地瞎轉,可以席地而坐,胡思亂想一番罷了。
並且圈門不是什麼難去到的地方,盡管去那兒要換三趟公共汽車,可車費也一共只有3塊5毛錢,從圈門到峰口庵只有5公裡的平坦道路,比徒步漓江簡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