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上走來到一院,這裡原來的廟宇已經沒有了,只剩下院中四棵引人注目的大樹:兩株娑羅樹和兩株銀杏樹。娑羅樹稱為佛樹,已有數百年樹齡了。兩株高大的銀杏樹東為帝王樹,樹高30余米,樹干直徑4米多,6、7人方可合圍,相傳植於遼代,已過千歲,至今仍十分繁茂。西邊的為配王樹。樹名都是乾隆所題。據說清代每一帝王登基,樹根都生一新枝,後與主干合攏。宣統登基時,此樹還生出一幼弱之枝呢。今天,帝王已經不知所蹤,而古樹卻還郁郁蔥蔥。銀杏樹為雌雄分株。此院中兩株全是雄株所以不結果。東側行宮院內的兩棵,又均為雌株,真是有點遺憾呢。這兩棵樹和我們當年看到的似乎沒有變化,要知道又過了幾十年了。人可是變了太多了,我們那時還是小姑娘呢。
毗盧閣是中路的最高建築,毗盧佛也叫大日如來,是釋迦牟尼的法身像。殿上有康熙手書"毗盧閣"之匾額。此閣高二層,木質結構,造型奇特,飛脊前圖案是"游龍戲珠",飛脊後圖案是"鳳戲牡丹"。鸱吻前面圖案是"降龍戲珠",鸱吻後是"百鳥朝鳳"。仔細看時,很是精致。殿外種了臘梅、探春、二喬玉蘭等名貴花木。我們去時正值秋日,所以並沒能看到花開,但高牆爬滿了紅色的爬山虎,剎是好看。
走了中路再走西路,這裡有一戒台,戒台是和尚們受戒之處,和我們後來看到的戒台寺的戒台形制相似,只是體積小。台上有釋伽牟尼像,像前三把椅子,兩側各有一長凳,是三師七證的坐處。 觀音殿是西路最後一座殿宇。殿前額有乾隆書"蓮界慈航"四字。殿內供觀音、善才、韋馱天王等。觀音像前有忽必烈一家四人塑像。
我們還看到公主拜磚,據說忽必烈的女兒妙嚴公主,原是一員戰將,後出家,每日來此膜拜,十分虔誠,久之,把磚磨透,留下拜磚遺跡。萬歷二十年(1592)孝定太後將拜磚傳入宮中觀賞,後送回寺內並厚賜。 觀音殿西側是龍王殿,殿前廊上有一石魚,“長1.7米,重150公斤。看似銅,實是石,擊打可發五音。”傳說是南海龍宮之寶,龍王送給玉帝。後來人間大旱,玉帝賜給潭柘寺消災。一夜大風雨時,石魚從天而降,摔在院中。當時輪廊已不清,經僧人雕修後,才成此樣。傳說石魚身上13個部位代表13省,哪個省有旱情,敲擊該省部位便可降雨。當年我們最感興趣的就是這個魚了,那時一個人也沒有,我們在廊子上坐了好一會兒,卻弄不懂這個魚是干什麼用的,魚應該在水裡,卻為何跑到了這裡?
我最熟悉是 東路,當年這裡是開著的,記憶頗深。這裡是庭院式建築,清時為行宮院。 皇帝版來了就在這裡起居。前邊有一延慶閣和一片竹地。竹地內種植著名貴的翠竹。有"金鑲玉"和"玉鑲金"之分。金鑲玉就是黃色主干間有綠色的條紋,反之就是玉鑲金了。最有趣的是流杯亭。它其實叫猗犴亭,亭內地面的巨石上開有一寸深,兩寸多寬的水槽,從南邊看呈龍形,從北邊看呈虎形花紋圖案。在此飲酒可以將酒杯放入水槽,讓流水把杯子帶走,以體會曲水流觞之樂。記得當年我們在這裡小憩,十分惬意呢。
捨利塔在東路最後,捨利梵文之意為"身骨",指死者火焚後之余燼。塔前兩株古松如鳳凰起舞,即十景之一的"雙鳳舞塔"。塔後牆上有金碑,上刻七律一首。後邊還有地藏殿,圓通殿等去處。更兼綠樹成蔭,這真是深山藏古木,古木依古剎的寫真。郁達夫在《故都的秋》裡曾經寫到,北平令他最不能忘懷的那些美好的景物裡,其中之一就是"檀柘寺的鐘聲"。史書記載,當年檀柘寺人丁最興旺時,擁有僧眾數千人,號稱北方第一大寺。俗話說,先有檀柘寺,後有北京城,可見其歷史之悠久。
我們也去了西觀音洞,據說該洞亦叫活佛洞,在觀音洞南。傳說清同治、光緒年間有高僧因亮,能治病消災。講經時有虎聽經,後來虎被感化,不食生靈,餓死洞中,該洞1982年進行修繕。洞內有甘泉,泉邊有石虎守衛。
山門外往南,順山路而下,就到了塔院。院中有金、元、明、清各代和尚塔數十座,風格不同,安置在蒼松翠柏之中。此處之塔均為寺中地位較高的和尚墓塔。其中最早的一座是金大定十五年(1175)建的通理禅師塔。妙嚴師塔也有700多年的歷史了。
在我看來,這裡整個建築群顯得規矩、嚴整、主次分明、層次清晰。其中殿、堂、閣、齋、軒、亭、樓、壇等,多種多樣,有建築十分別致。如果有興致,寺外有上下塔院、東西觀音洞、安樂延壽堂、龍潭等眾多的建築和景點,宛如捧月的眾星,潭柘寺不但人文景觀豐富,而且自然景觀也十分優美,春夏秋冬各自有景,晨午晚夜情趣各異,早在清代“潭柘十景”就已經名揚京華。方便的話不妨去看看。
(帝王樹)
(近鑲玉和玉鑲金)
(流杯亭)
(毗盧閣)
(流杯亭中虎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