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柘寺
今年秋天開車去了潭柘寺,我一直有個願望,就是再看中學時代去過的地方,都變成什麼樣子了。
第一次去潭柘寺還是在1967年,文化大革命進行了快1年了,停課鬧革命已經把我們這些中學生折騰的身心疲憊。我於是和一個好朋友買了一張學生通用月票(那時是4元),開始了我們北京城的漫游。凡是通公共汽車的地方,我們都跑遍了,後來有人告訴我們,可以到潭柘寺玩,雖沒有公共汽車直達,但可以坐郊區車(月票可用)到門頭溝大灰廠,再翻過一座山就到了。那時年輕,心中從不知道懼怕,我們於是在一個春日就上路了。那時的公共汽車真慢,路也不好,也不知倒了幾次車,終於到了門頭溝的大灰廠。從這裡我們開始翻山。
當時對潭柘寺地理位置一點不清楚,甚至鬧不清楚它在北京的什麼位置。這以後才了解,它位於北京西郊門頭溝區東南部的潭柘山麓,距阜成門41公裡。我們為了抄近道,就沿著砍柴人走出的小路走。詳細的已記不清楚,隱隱還記得,四周雜草叢生,山路不很好走。那時身體靈活,常常連爬帶走,中午以後才到了潭柘寺。遠遠望去,檀柘寺隱現在群山間,有幾分巍峨,有幾分清幽,大小閣樓,層層疊疊,沿山依勢而建,卻也安詳從容,頗有皇家寺廟的風范。走近才知根本不開放,我們是從一個小門中爬進去的。其實當時也對潭柘寺的歷史弄不太清,只聽說“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所以知道這個寺廟歷史悠久,巨大的好奇心驅使我們不畏艱辛前來探幽,當時年輕氣盛,有股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勁兒。
今年我們是開車去的,不過蘋果園地鐵西200米有去潭柘寺931路汽車。現在已經是買門票的景點了,門票好像是60元。門前坐滿了賣香、買山貨的農民。我們因為來的早,人很少。望過去,潭柘寺坐北朝南,背倚寶珠峰,周圍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馬蹄狀環護,九座山峰宛如九條巨龍拱衛著中間的寶珠峰,規模宏大的潭柘寺古剎就建在寶珠峰的南麓。高大的山峰擋住了從西北方襲來的寒流,使潭柘寺所在之處形成了一個溫暖、濕潤的小氣候,因而這裡植被繁茂,古樹名花數量眾多,自然環景極為優美。
潭柘寺始建於晉代,是北京地區歷史最久遠的寺廟,距今1600多年。自古便有“先有潭柘寺,後建燕京城”一說、因寺院後有龍潭,前有柘樹,故得俗名潭柘寺,本名反而沒有叫響。潭柘寺規模宏大,加上周圍由潭柘寺所管轄的森林和山場,總面積達121公頃以上。北京城裡的故宮有房9999間半,潭柘寺在鼎盛時期的清代有房999間半,俨然是故宮的縮影,據說明朝初年修建紫禁城時,就是仿照潭柘寺而建成的。雖經損毀,又加修葺至今還有943間。
來到廟前,就見殿宇嵯峨。買一介紹,得知這裡建築布局分東、西、中三路。我們於是沿著中軸線向前走,只見中路建築金碧輝煌,迎面是高大的牌樓,上書"香林淨土","翠嶂丹泉",應該是潭柘寺的寫照。過牌樓是一座白色石橋,就見灰色的山門,門額"敕建岫雲禅寺"為康熙皇帝手書。門殿內塑"哼哈"二將,即二金剛力士高大威武。穿過山門,就是天王殿,,殿中供的是大肚彌勒佛。佛的後面是韋馱像,威風凜凜的,據說他位居四大天王、三十二將之首呢。兩側塑有四大天王。院內青松翠柏,有著古老而神秘的氣氛。
寺廟的銅鍋很著名,有一口在天王殿前,直徑達1.85米,深1.1米。是和尚們炒菜用的。此鍋原在東跨院北房西次間。現在那裡還有一口較大的鍋,直徑4米,深2米,估計掉進去爬都爬不出來。據說一次煮粥能放米十石,要熬16個小時粥才熟。由於鍋大底厚,文火慢熬,故而熬的粥既粘且香。這兩口大鍋都有"漏砂不漏米"之說。也就是說鍋底有"容砂器",隨著熬粥時的不斷攪動,砂石沉入鍋底的凹陷處。淘米用的鏟子,就像魯智深使用的禅杖。可以想見,當年揮舞鏟子的,一定是個力大如牛的胖和尚,想來真是有趣。
大雄寶殿是主殿了,坐落在天王殿後的高台上,其殿堂高大,富麗堂皇,為全寺建築之冠。上檐額“清靜壯嚴”為康熙皇帝手書,下檐額“福海珠輪”是乾隆手筆。看來皇帝本對這裡還是情有獨鐘的。殿中塑釋伽像,神態安詳,氣度不凡。其左為阿難,其右為迦葉,此處香煙缭繞,來的人幾乎都會拜上一拜。 抬頭看時,大雄寶殿大脊兩端處那一對碧綠的琉璃鸱吻,據說高有2.9米,氣勢軒昂,是北京市古建築中最好最大的一對鸱吻。據說這兩個殿吻是金、元時遺物呢。傳說鸱吻是龍子之一,在一次雷雨之夜,曾躍躍欲飛,當時康熙皇帝看到,欽賜“鍍金劍光吻帶”意欲將它們鎖住,其實康熙皇帝學識淵博,看到殿體高大,怕被雷霹,這四條鍍金鏈子其實起了避雷針的作用呢。
(此為山門)
(大雄寶殿)
(群山環護)
(大鍋)
(天王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