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25.來到北京的第3天。
早晨游覽了京城“八廟”之一的太廟。
八廟是清朝皇室的祭祀場所。它們分別是:
傳心殿(紫禁城內文華殿東).
奉先殿(紫禁城內東六宮南).
太廟(皇城內今勞動人民文化宮).
壽皇殿(皇城內今景山後北京市少年宮).
堂子(今已不存。原址在今東長安街以南輕工部院內).
歷代帝王廟(今阜成門內大街北).
雍和宮(今雍和宮大街東).
文廟(今成賢街北).
先請看太廟簡介:
太廟 [轉帖]
太廟與紫禁城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一起修建完成,按照“左祖右社”的原則,形制完全模仿南京的太廟。
太廟建於紫禁城的左前方即東南方,而社稷壇(現中山公園)則在右前方。
太廟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祖先的宗廟,占地14萬平方米,四周圍以三道紅牆及層層松柏,襯托起金壁輝煌、錯落有序的建築。建築采用中軸對稱式布局,琉璃門、漢白玉石拱橋、戟門、三大殿依次排列在中軸線上,井亭、神廚、神庫配殿依次排列於兩側。位於中軸線上的享殿是皇帝舉行大祭活動的場所,寢殿是供奉帝後神位之處,祧廟則供奉皇帝遠祖神位。
太廟在歷史上經歷過兩次大的變動。弘治四年(1491年)在寢殿之後修建祧廟,以安放皇帝的遠祖們牌位,這是第一次改動。第二次改動發生於嘉靖十四年(1544年),明世宗將太廟改建成獨立的9個廟。僅5年之後,9個廟中除明世宗父親(被追封為睿宗)的廟外,全部被火焚毀。嘉靖二十二年,由於太廟占地有限,明世宗決定恢復太廟的原有形制,即將明太祖以下所有皇帝的牌位集中在一個寢殿中,並於兩年建成,這就是保存至今的太廟,其享殿和寢殿至今已經有460多年的歷史。
太廟建築群中最雄偉壯觀的是享殿,又名前殿,是明清兩代皇帝舉行祭祖大典的場所。享殿是整個太廟的主體,為中國古代最高等級的黃琉璃瓦重檐庑殿頂,檐下懸掛滿漢文“太廟”九龍貼金額匾,坐落在3層漢白玉須彌座上,面積達2060平方米。殿內梁棟飾金,地設金磚,68根大柱及主要梁枋均為金絲楠木,柱高為13.32米,最大底徑達1.23米,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金絲楠木宮殿,楠木大柱更是舉世無雙,建築品質和文物價值只有明長陵的稜恩殿可與其相匹。
太廟享殿、明長陵稜恩殿和紫禁城太和殿並稱為中國三大殿,它們的建築規模和等級相當,沒有其他的建築能夠與它們相匹敵。在長和高方面,太廟享殿甚至要超過太和殿;建成於明永樂十四年(1416年)的明長陵稜恩殿,面積達1938平方米,重檐庑殿頂,覆以黃色琉璃瓦,殿內金磚鋪地,殿下有3層漢白玉石欄桿圍繞的須彌座式台基和一層小台基。此殿梁、柱、枋、檩、鎏金斗拱等大小木構件,均為金絲楠木,60根楠木大柱,高12.58米,最大底徑達1.17米;太和殿建成於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面積為2368平方米,同樣為黃琉璃瓦重檐庑殿頂,柱高12.70米,最大柱底徑1.06米,材質為松木。由於清初建築材料尤其是巨大的楠木難以采辦,太和殿的規模和用材質量已經遠遠無法與明永樂年間建成的奉天殿相比,面積僅及它的一半。因此,太和殿與其下的漢白玉石雕基座比例失調,而長陵稜恩殿和太廟享殿則幾乎充滿了漢白玉石雕基座,比例更加和諧、優美,完全保持了明代建築原有的風貌。
這三大殿中,長陵稜恩殿建成的歷史最悠久,迄今已經590年,太廟享殿次之,461年,而太和殿歷史最短,僅319年。由於楠木生長緩慢,成材需千年以上,極為珍稀,而現在已經絕跡,因此從歷史文物和建築本身的價值上看,長陵稜恩殿和太廟享殿都要超過太和殿。由於自然和人為的原因,紫禁城中明代建築基本上都被焚毀,現存的主要宮殿建築都建於清代。中國現存的明代大型磚木建築已經是鳳毛麟角,而像太廟享殿、明長陵稜恩殿這樣如此大型、高等級的建築更是絕無僅有,獨此二例,不可復制,它們是中國現存的最珍貴的古代建築。
請看圖片:
(太廟文保碑)
(太廟參觀簡介)
(游覽圖)
由公園南門進入後東行50米轉向北行,就看到一片古柏林:
(古柏林)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