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別人爬雲蒙山的感覺,我只覺得是一次循著香氣的行走。
踏著仍有生命余音的落葉,我緩步而行。深吸一口氣,鼻間是泥土和植物的芬芳。
爬雲蒙山的這天,上午是多雲的天氣,所以看不到陽光灑在林葉間的美景,但是卻意外的香氣環繞。因為陰郁,走在落葉上也沒有塵土飛揚;因為上升,山間的水汽漸漸濃郁,葉香伴著濕潤,靜靜彌漫。
而頭天晚上,卻是一夜不成眠。爬山的時候,除了開始突然的一陣暈眩,一無妨礙。
很喜歡踩在落葉上的感覺,厚厚的、暖暖的,腳下的泥土是陳年枝葉腐敗後的松軟,於是那香氣中其實也充滿著腐敗的味道,卻無由地感到厚重。
山間秋意已濃,層林盡染的感覺出來了。遠處的山峰、白色山巖的腰間是團錦簇的飾物。北京的秋色從來稱不上濃艷,葉,總是在剛剛變黃的時候便被北風吹落;紅,也是那種銹銹的顏色。但遠遠望去,白桦的黃枯、椴木的衰敗、楓樹的轉變,以及仍然抗爭著的綠竟是一幅淡淡的秋天水墨畫。
漸漸上升、漸漸走進林間、漸漸發現美景。小葉桦木林立在道路兩旁,漫坡望去,落木紛紛、秋意襲人;仰首,枝葉間翻轉著光線,葉片竟也散發出金色的光澤。
午休時間。地點:第一道山梁。
霧氣很大,主峰竟不得見。左手的山梁隱於霧中,植物與霧形成美麗的弧線環繞著山峰;右手的巖石壁立,潔淨的白色突於山地間,隱隱透著霸氣。
約伴4人登頂去。小路斜插谷底、折返上升。
霧氣漸濃、比薄紗還要薄的水意下來了,迎在臉上,很舒服。香氣更濃,新落的葉片亮晶晶的就在腳下,是那種嫩嫩黃綠色,和之前已經是黑褐色的落葉一同等待我們的腳步、等待歲月將之化為塵土、護樹成長。
上升的途中,風漸大、雨下。沿著水道攀爬,石礫、泥土、裸露的樹根都成了手中借力的工具,登山杖需要不時地清理,因為杖尖會因為穿滿了樹葉而失去作用。讓人想起兒時去農村親戚家用長長的鐵絲穿撿樹葉的勞動。
然而,感覺不到疲累。唯一的不適是漫長的陡坡拉抻著踝部的肌腱,久了,有些酸。
風雨漸大,風過、葉落,無邊落木潇潇下是也。十幾米外便看不到什麼了,天色黯淡。然而很喜歡,疾風驟雨,林間穿行,滿足我與山野親密接觸的願望。
偶爾,欣賞一下身邊的景色。因為雨,葉子都有靈氣了,閃著晶瑩的光芒。有一支,黃色的晶瑩剔透、綠色的濃郁勃發;有很多支,紅得厚重紅得飽滿紅得氣勢磅礴。同行的朋友說,你還有心思欣賞這個?為什麼不呢?斜風細雨不需歸呀。
橫穿在山脊上,風似乎更大了,吹得人難以行走。但手邊就是那種黑黑枝干的植物,葉片很紅,但也斑駁,透著風霜。那一剎那忽然明白了為什麼這一座山走下來,竟找不到一片完美的紅葉。有哪一片葉子可以不經風雨走到現在呢?傷痕、褶皺、殘破,都是他們一路走來的痕跡,不是嗎?
采摘一片,沁香。
頂峰,見碑不見峰,都在雨霧中。
下撤,疾行。路漸規整,終於感到了肢體的酸痛。體力上仍有很大空間,但是長年的攀爬似乎毀了關節,而每一次的出行卻總是忍不住要體驗一次。這次,其實是有些後悔的,無他,第二日天氣晴好,但未敢再出去了;而下個周末的計劃,是大強度的郭亮穿越。心中沒底,不知那根酸痛的筋骨能否給點面子,速速緩和?
轉身,身後的山林在雲霧間掩映,很美。黃山也不過如此了。忍不住一再回頭。誰說的?美景總在風雨後。
然而雲蒙山景區的標識非常不清楚,在景區內了,我們還一再懷疑自己走錯了路。還不說從主峰下撤時因無明確指示錯選擇了一條長了1/3的路線。
渾身濕濕的,砍價、包車、上公車、地鐵。甚至去新世界看了那件很合適的襯衣,不顧得被人頻頻觀望。終於坐下來,一碗拉面暖暖地趨走了寒意。
順路去了辦公室,又發了個郭亮的帖子,和朋友討論了計劃,希望下周順利成行。回家,洗澡、敷腿,終於沉沉睡去。夢中,還依稀有植物的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