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 桃 溝
大地回春,花開草綠,一時興起,去櫻桃溝走了走。
櫻桃溝得名於明代山澗兩旁種植的櫻桃樹,後來櫻桃樹不多了,櫻桃溝卻依然溝深幽靜,花繁葉茂,奇石磊磊,山泉淙淙,喜歡這裡景色的人們越發把這個富有詩意的名稱叫得響亮起來。櫻桃溝位於京西臥佛寺附近,距離臥佛寺只有10分鐘左右的路程。
(櫻桃溝入口)
回想上一次去櫻桃溝已經是30年前的事情了。70年代的櫻桃溝,是一條外廣內狹的幽靜峽谷,兩側是秀挺峻拔的山巒,櫻桃溝谷中由泉水形成的溪水,自西緩緩向東流,給櫻桃溝注入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那個時候的櫻桃溝,沒有路,沒有景點,沒有路牌,也很少游人。谷中巨石疊堆,林木遮天,游人要在巨石和泉水間跳躍才可以前行,有時候要用手撥開野棗枝才可通過。那時候的櫻桃溝,十分的幽靜,偶爾一兩聲鳥叫,更給此地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當時的櫻桃溝在我們還是學生的年代,是一個野趣橫生,可以去“探險”的地方。
故地重游,感覺櫻桃溝大氣了很多。現在櫻桃溝已經和植物園及臥佛寺合成了一個整體的景區,在游覽櫻桃溝的同時還可以同時游覽臥佛寺、北京植物園以及其內部的大溫室、梁啟超墓、以及曹雪芹紀念館。由於景點連貫起來,游人的數量也成百倍的增長。現在要體會櫻桃溝靜谧和安寧,只有在太陽還沒有升起的時候才能做到了。
沿著溝邊平坦的石板大道前行,進入溝口的門樓就算是進入櫻桃溝了。右手邊坡上有大片的竹林,路旁還種植了毛櫻桃、山桃花、楓樹、洋槐、海棠以及連翹迎春芍藥等的灌木。當天見到不少山桃花正在開放,給櫻桃溝帶來了濃濃的春意。溝裡的植物花期不同,所以春季從三月到四月的一個多月時間裡,櫻桃溝裡都可以見到燦爛的花朵。在溝旁還修建了漂亮的棧道、小橋和亭閣,極大方便了游人的行走和休息。70年代末開始培育的近二百棵號稱活化石的水杉樹,挺拔筆直,遍布溝底棧道兩旁,構成了櫻桃溝最具特色的一景。據說這裡溫潤的氣候很適合水杉的生長,這片水杉林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水杉林。
(清晨的木棧道和水杉林)
櫻桃溝內的建築都是80年代後慢慢填加的,溝口修建了門樓,附近還有人工湖和瀑布,一二.九運動紀念碑、郭沫若題詞的紅星橋、鹿巖精捨以及“保衛華北”的石刻,都是我以前沒見過的。如笠亭,退谷亭和問衫亭三個有特色的亭子,也分別是於90年代和2000年代修建的。
順著石板大道走到頭,會見到一座漢白玉小石橋,橋下已無水,橋身上還有郭沫若的題字“紅星橋”,古色古香的小橋卻有著很有時代感的名字,感覺同整個環境有點不協調,也不清楚郭老當年題字時是怎麼琢磨的。據說這座橋是從端王府運過來的。
過了小石橋,便見到“鹿巖精捨”的石門,門外有梁啟超所書“退谷”碑。走進石門,一個精致幽靜的小花園使人感到別有洞天。花園裡不但種有各種花草,還有農捨和涼亭點綴在綠樹翠竹之間。這裡有茶水供應,走累了,坐在這兒喝杯茶,欣賞一下花園和山色,也算是一種的享受。
石上松和元寶石是櫻桃溝裡兩個與紅樓夢有關的重要景點。石上松實際上是一棵長在巨石上的柏樹,柏樹的根扎在巨石裡,把巨石撐開了裂縫。據考證,這棵柏樹已經有幾百年歷史了,由於生長在石頭裡,吸取的養分不足,所以外形比同齡樹種要小很多。元寶石是石上松下邊不遠的一塊天然巨石,因外形似元寶而得名。
據說曹雪芹晚年居於黃葉村時,常來此盤桓,石上松使曹雪芹得到了啟發,寫出了賈寶玉和林黛玉生死不離的 “木石前盟”。曹雪芹很喜歡元寶石這塊天然巨石,並據此生發奇想,構思為一塊“通靈寶玉”,寫進紅樓夢,由此勾畫出了賈寶玉的“頑石天性”。雖然這些說法有些牽強,但做為一個景點的賣點,卻能激發人們的想象力。畢竟石上松和元寶石都是天然而成的。
(石上松)
元寶石下邊有一個石洞——叫做白鹿洞,洞裡橫放一張石榻。相傳古時有位仙人曾騎著白鹿來此,迷戀上此地的山光水色,以此洞為家。
(元寶石和白鹿洞)
櫻桃溝中的一二.九運動紀念碑,位於“保衛華北”石刻對面山坡上,是在一二.九運動50周年時建立的。牆上八個鎏金大字,是由已故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彭真題寫。紀念碑由三座白色三角形建築組成,三角形是一二.九運動舉辦夏令營時露營帳篷的縮影。三個三角形組成一個立體的“眾”字,寓意著廣大民眾的覺醒和人民眾志成城抵抗侵略的決心。挺拔的建築線條象征青年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精神。每個三角形建築都有三個足尖、一個頂尖,三個三角形建築共有十二個角尖,其中九足著地,寓意為一二.九。一二.九運動時期,北平學聯和民先隊曾在這裡聯合舉辦夏令營,利用多種形式團結教育青年。而“保衛華北”的石刻是1980年工人在櫻桃溝清除雜草時發現的。經證實是1935年,一二.九運動時,愛國抗日的北平學生聯合會留下的。
元代盛極一時的隆教寺遺跡,我找了半天,只是在溝口右手邊山坡上的竹林中,見到兩塊龜背上的大石碑,碑文已經模糊不清了。我想這可能就是隆教寺遺址了。
(隆教寺遺址)
水源頭就是泉水的起點,一塊立著的大石頭上面可有“水源頭”三個大字。春天可能是枯水季節,源頭的水量實在少得可憐。在一個石縫裡,一股很細的泉水慢慢湧出。記得以前出水口在一塊巨石下邊,水流有2-3尺寬,水量豐富,源源不斷,出水口處匯集成小潭。那時的盛景現在已經不復存在,現在的出水口已經改到了下游幾米遠的地方,水量也只有以前的十分之一不到,這股涓涓細流看起來隨時就會中斷似的,更別提形成小溪了。泉水是櫻桃溝的靈魂,少了它櫻桃溝失色不少。我想到了雨季,泉水肯定會多一些。
當時是早上7點左右,我見到兩個老人,用背包背來很多的可樂瓶子,耐心的用泉水灌滿。一路上又遇到三四撥兒背著背包來取水的老人。據說櫻桃泉的泉水清澈甘甜,礦物質豐富,這些取水的老人是否是為此而來?還有一個說法,老人們背水是可以在清晨呼吸谷中的新鮮空氣,並負重在山間行走,從而達到鍛煉身體的目地。其實兩個說法不矛盾,即可飲用山泉水,又可健身,何樂而不為。
如果實在想體會野趣的,可以順著水源頭再往上行,上段的山路崎岖,怪石林立,枯枝滿地,沒有經過任何的加工,有體力的可以試著登上山頂,此時那裡山桃花開得正旺。到了秋季,整條溝裡都會鋪滿了落葉,野足起來很有味道,但是要加倍注意安全。
櫻桃溝以它獨特的自然條件和清幽的環境,成為了北京近郊的一處不可多得的、生態功能健全的自然保護區。盡管這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盡管多了游人,盡管野趣在減少,我覺得這裡仍是一個踏青和避暑的極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