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源寺,深居北京南城,從未出現在旅游名勝的名單之上,也因此得以保留一份清幽。這次到法源寺,並不是為了參觀這裡的佛像和藝術珍品,卻是為了寺中有著“香雪海”美稱的丁香花。春末夏初,丁香花已經開滿了枝頭,紫色的、白色的,一團團、一簇簇,幽香萦繞在寺院之中,不禁讓人沉醉。 寺中游客不多,更多的是前來禮佛和聽講經的人們,只偶有幾個如我一般來賞丁香的,卻也不敢在這清幽的寺院中造次,於是,這裡保持了寺院原本的肅穆。或紫或白如香霧一般的丁香,映襯在紅牆、禅房之下,自有一番別樣的意境在其中,與在公園中賞花決然不同。 法源寺原本是因為海棠而聞名,後院中的兩株西府海棠是乾隆親手栽下的,如今開花時依然繁花似錦。到同治、光緒之後,又在前庭後院之中遍植丁香,再現了“禅房花木深”的景象。在丁香盛開的季節,清雅的香氛一縷縷纏繞在枝頭,飄散在空中,耳邊傳來的是寺中僧人緩緩的講經聲,不急不惱,字字珠玑。花香與法音一同回蕩在寺中,讓人久久回味。
法源寺
人們在丁香花包圍下的大雄寶殿前聽講經。
法源寺



























在亂花中,我終於找到了傳說中的五瓣丁香。
法源寺
丁香花下,前來禮佛的人在誦經。
法源寺
每個周日的早上,大雄寶殿都會舉辦講經的活動。
法源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