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中午的陽光照在身上讓人覺得身上暖洋洋的,有幾分慵懶,又有幾分悠然。
法源寺位於鬧市中的僻靜處,四周是年代久遠的胡同,離譚嗣同在變法失敗後被砍頭的菜市口僅有數裡之遙,恰應了大隱隱於市的那份超然。
古老寺院門前開辟成街心花園,很多老人和孩子在這裡憩息、玩耍。綠地中央矗立一座“唐憫忠寺遺址”石雕。
法源寺的大門前不像有些旅游景點那樣車水馬龍、游人如織,甚至顯得有些落寂。悠悠千年歲月,晨鐘暮鼓日綿長……
法源寺在宣武區法源寺後街,宣武門外教子胡同南端的東側,占地約6700平方米。法源寺是北京現存所有寺院歷史最久的一座寺廟,最早是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不聽宰相魏征的勸告而攻打遼東(今朝鮮)失敗,當時北京稱為幽州,在此曾想建寺紀念陣亡的將士,取名為憫忠寺。實際上是唐高宗李治下诏修建,直到武則天萬通元年(公元696年),才完成建寺工程,並賜名“憫忠寺”。
明正統二年(公元1437年),重修時改名為“崇福寺”。清順治時在這裡設立戒壇開壇受戒,到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又進行大規模重修,定為律宗寺院主持傳戒之事,隨之賜名為“法源寺”。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法源寺應诏再次整修,竣工後乾隆皇帝親臨法源寺,御賜“法海真源”四字匾額,此匾至今仍懸掛在大雄寶殿上。當時乾隆帝還在寺內寫下了“最古燕京寺,由來稱憫忠”的詩句。
中國歷史上的“靖康之辱”的宋欽宗和宋微宗二帝,當時被大遼國俘虜後就囚禁在法源寺。並且金大定十三年(公元1173年),曾把這裡作為策試女真族進士的考場。元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宋遺臣謝枋得被拘,即絕食於法源寺。到了清朝菜市口成為朝庭處決犯人的地方之後,著名的“戊戌變法六君子”的譚嗣同等六人被殺後,其靈柩就曾停於法源寺內。所以法源寺的歷史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法源寺不僅是北京城的名剎,還是中國佛學院和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所在地,現該寺不僅是北京地區佛教徒活動的重要場所。還經常有世界各地的佛教信徒前來燒香禮拜,在佛教界中享有盛譽。
走進法源寺真可謂,清幽古樸、靜寂肅穆;古木參天、花木扶疏;灰磚青苔、明窗靜幾;梵音朗朗、佛國世界。環顧四周,略顯破敗的寺院內一殿一宇、一磚一木,無不被歲月刻下深深的年輪。
法源寺現有的主要建築有: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憫忠台、毗盧殿(淨業堂)、觀音殿(大悲壇)、臥佛殿(藏經樓)等,其余兩邊分別建有:客堂、接待室、齋堂、禅堂、僧宿及佛教文物管等建築物。西面專門建有中國佛學院教學樓,現今設有中國佛學院和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管。
天王殿供奉的是彌勒菩薩。大肚彌勒在中國頗有人緣,現在的形象據說是五代時期在浙江奉化的一位和尚,人稱布袋和尚。後來在中國漢傳佛教寺院的天王殿塑大肚笑口常開的彌勒形象。表示: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世間可笑之人。此像是明代,青銅所鑄。
天王殿門前有對青銅所造的獅子,與北京故宮和頤和園的青銅獅子形象非常相同,在國內其它地方寺廟非常少有,是清雍正年間所造。
天王殿北門上掛牌匾韋馱殿。韋馱菩薩是漢傳佛教寺院的護法神。
大雄寶殿前左右兩側各有三通古碑,記述了法源寺的歷史。
乾隆御筆“法海真源”:此匾額闡明了取名“法源寺”含義。有幾位信男信女在做功課。大家都是照本宣科,手裡拿本小冊子,嘴裡念念有詞。
這位信女累了,坐著念。請注意有位女士還身穿自備僧袍。
憫忠台是法源寺最早的建築物,台高一米有余,周圍護以磚欄,殿宇建於台上,結構非常別致,外牆以十二柱為架,室內以十柱支撐。結構與故宮御花園萬春亭極為相似,據考證就是仿照憫忠台而建。室內陳列有歷代相傳法源寺原藏一些文物,如唐《無垢淨光寶塔頌》、《憫忠寺藏捨利記》、《燕京大憫忠寺觀音菩薩地宮捨利記》、唐永微元年《毛藏妹嚴行》造像等文物。
漢白玉香爐,本是北京天壇東門外的法華寺的香爐,置款“乾隆五十八年”字樣,並刻有“法華寺”字樣。須彌底座、層層重檐,爐身雕刻八寶和雲紋極為精細,為石制香爐中少有的精品,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清代康、乾之後,法源寺就不只是北京著名的佛剎,而且以繁茂多資的花草樹木名冠京華。這裡要特別提一下法源寺的丁香。法源寺的丁香名聞遐迩,已有百年以上歷史,大約有幾百株之多,早在清朝時期就已經很有名聲,清代常有詩人來這裡相聚,舉行“丁香大會”。民國初詩人徐志摩曾陪同印度詩人泰戈爾來法源寺賞丁香花,曾有詩人程頌萬有“蔥籠淺色天,空外已無禅,立盡香多處,深知寺有年。”贊美法源寺丁香的詩句。每年丁香花開時仍然有不少人慕名而來賞丁香花,據記載法源寺最初盛行的是海棠花,後來又盛行的是牡丹花,再後來才是丁香花。花開時節,香飄數裡,為京城絕景。禅房花木深”。在寺院中看花,別有一種肅穆的情趣在其中。可惜如今花期已過,只能待來年了。
因為供奉了這尊毗盧佛所以現在名為毗盧殿,原名本來叫“淨業堂”。
毗盧遮那是梵語,全名“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譯為“遍一切處”的意思。這尊毗盧佛是通體銅鑄,為明代所鑄,分為三層:最上層(中央)是佛的法身毗盧遮那佛;中間是佛的報身盧捨那佛,全名“圓滿報身盧捨那佛”,盧捨那是梵語,譯為“光明遍照”的意思。分為東、西、南、北四方各一尊,也叫五方佛。東方妙喜世界阿閃佛,表示福德;南方觀喜世界寶生佛,表示覺性;西方安樂世界無量壽佛,表示智慧;北方蓮花世界不空成就佛,表示事業。
佛門裡有一句話,叫“一佛出世,千佛護持”,說的是釋迦牟尼佛出世來弘法,其他眾多的佛也化身為他的弟子來護持他。最下一層是佛的化身,也叫千佛蓮花寶座,是毗盧遮那佛的蓮花座,有千葉蓮花,每一蓮花上化現一佛。這是根據《梵網經》所說:“我今盧捨那,方座蓮花座,周匝千花上,復現千釋迦,一花百世國,一國一釋迦,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道。”在民間有“千佛繞毗盧”之說。
石缽。此巨大石缽,雙層底座,雕工極為精細,缽身周圍刻有海水花紋,並刻有山龍海馬及八寶等象,據考證是一件極為稀有的文物。此石缽原為西華門內玉缽庵之物,後乾隆年間移置於元代玉海原置處承光殿(今北海團城),解放後重修法源寺時才移到法源寺。
觀音殿(大悲壇)——主要陳列各種不同造形的觀音像。觀音殿中央懸掛的這塊匾額是康熙皇帝的御筆“存誠”(觀音像頭部後面),意思是做人無論是對事還是對人,都要在內心保存一顆真誠的心,才能不愧於天地之間。這是儒家的思想,但與佛教的“虔誠”不謀而合。
臥佛殿(藏經樓)。臥佛殿內中央供奉一尊臥佛,是釋迦牟尼涅槃時的遺像,俗稱“睡佛”,右側身而臥,兩腿自然彎曲,右手置在頭下,佛教名為“吉祥臥”。是明代用樟木所雕,大約有七米多長。原來供奉於海澱區臥佛寺內,解放後才移到法源寺。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臥佛殿前擺放著幾件年代久遠、飽經歲月消蝕的石雕器物。
臥佛殿前的這棵銀杏樹,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此樹據考證為唐代所種。
在銀杏樹南側還植有兩棵“七葉樹”。這種樹很奇特,樹葉是一簇簇的,每簇均長有七片樹葉。
正在樹下徜徉間,一陣秋風掠過,乒乒、乓乓掉下來些東西來。檢來一看比雞蛋小比鴿子蛋大,介於二者之間吧。一僧人告知這就是七葉樹結的果實。
回家後專門去查了資料才得知,七葉樹:別名桫椤樹、梭椤子、天師栗、開心果、猴板栗 。 七葉樹樹干聳直,樹冠開闊,姿態雄偉,葉大而形美,遮蔭效果好,初夏繁花滿樹,蔚然可觀,是世界著名的觀賞樹種,四大行道樹之一(國外主要是其同屬種歐洲七葉樹)最適宜栽作庭蔭樹及行道樹。在我國,七葉樹與佛教有著很深的淵源,因此很多古剎名寺如杭州靈隱寺、北京臥佛寺、大覺寺中都有栽植。
臥佛殿後面院落現已不開放了,有些遺憾。法源寺自建成的那一天起就成為歷史的見證。在它興建後四百八十年,一個亡國的皇帝被關在裡面,他就是宋欽宗。靖康之難,宋欽宗、徽宗皇帝被金兵所俘,徽宗死後,完顏亮滅遼,遷都北京,把欽宗從荒涼的五國城押回中都(北京)。據說就囚禁在臥佛殿後院落一口水井中,上不著天下不著地,坐井觀天”矣。
游覽完返回大門,途經齋堂。只見眾僧人魚貫而入,僧人都很年輕,有的還戴著眼境。用齋前僧人們齊聲誦經。誦經不同於念經,是有旋律的,而且是很優美的旋律。年輕僧人帶有磁性的聲音高亢、悠長,聲震屋瓦。
法源寺在秋日陽光下繼續延續著歷史。一花一世界,一葉一佛陀。我們就是彼此的世界,彼此的佛陀……
(“唐憫忠寺遺址”石雕。)
(大雄寶殿前左右兩側各有三通古碑,記述了法源寺的歷史。)
(乾隆御筆“法海真源”)
(因為供奉了這尊毗盧佛所以現在名為毗盧殿,原名本來叫“淨業堂”。)
(“七葉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