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口味挑剔的美國《時代》周刊,精心挑選出了亞洲25處你不得不去的好玩兒的地兒,中國有6處被選中,其中北京南鑼鼓巷榜上有名。南鑼鼓巷,坐落在北京鼓樓與地安門之間,至今已有740多年的歷史。在元大都“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的城市格局中,南鑼鼓巷是“後市”的組成部分。元代,以南鑼鼓巷為軸線,東側地區屬昭回坊,西側地區屬靖恭坊。明代屬昭回靖恭坊。清代乾隆年間屬鑲黃旗,光緒末年至宣統年間屬內左三區。民國時期屬內五區。南鑼鼓巷南北走向,東西各有8條胡同整齊排列著,呈“魚骨狀”,延續自古以來的“棋盤式”格局,整個街區猶如一條大蜈蚣,所以又稱蜈蚣街。據說以前在南鑼鼓巷的最北處有兩眼古井,恰好就成了這條蜈蚣的兩只眼睛。這種整體肌理的胡同、四合院形態,正是元大都棋盤式城市建築格局的具象體現。南鑼鼓巷地區卻還極為完整地保存著元大都裡坊的歷史遺存。胡同格局那麼完整,胡同裡各種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絕無僅有的北京胡同原貌,趣味盎然的各色時尚小店,構成了南鑼鼓巷獨特的魅力與風情。近幾年,這裡已經逐漸取代三裡屯和後海,成為北京新的時尚地標。懷念老北京的人喜歡這裡,因為這裡有最地道的北京味兒,從明朝將軍到滿清末代皇後、從文學大師到畫壇巨匠,這裡的每一個宅院都有數不盡的人物風流;藍眼睛白皮膚的老外喜歡這裡,因為這裡有他們一貫的雅致情調和浪漫情懷,“在別處”、“轉角遇到愛”、“心是孤獨的獵手”、“鬼味”,光聽店名就讓人無限神往。門外是古老中國胡同的往日塵煙,門裡是熟悉的藍山咖啡和杜松子酒。似有似無間,你仿佛在古今交錯的時間裡徜徉,在中西合壁的空間裡感受傳統與時尚的激情碰撞。就是這樣傳統與時尚擦肩而過的地方,就是這般矛盾,卻又難以置信地和諧。讓人不禁感歎,原來北京可以如此悠然。
南鑼鼓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