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一個少有的細雨霏霏的涼爽午後,漫步在南鑼鼓巷。鑼鼓巷是坐落在地安門東大街的一條南北走向的胡同,分南鑼鼓巷,北鑼鼓巷,不說它曾是元大都的中心,也不說清鑲黃旗落戶在此,反正歷史上它就是大富大貴之地,早就流傳:京都素有東富西貴之說,而鑼鼓巷即富且貴。南鑼鼓巷近幾年來被時尚人士和國外旅游者關注,是因為從新世紀開始,不經意間,許多酒吧在這條古老的小街上出現。現在這裡已經成為繼三裡屯、什剎海之後,北京又一條酒吧街。南鑼鼓巷成了北京一條最具特色的酒吧街,是因為這裡是北京保護最完整的古風四合院區,是最富有老北京風情的街巷。周邊胡同裡各種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厚重深邃。整條酒吧街以四合院為主,門前大紅燈籠高高掛,裝修風格回歸傳統、樸實,遵實於四合院的氛圍和格調。這裡的咖啡館是漢文化、藏文化、西洋文化雜糅一起的。與三裡屯、後海的酒吧不同,這裡的酒吧大多比較安靜,和諧、自然、身居鬧市卻遠離鬧市的喧囂,更貼近於生活。客人以國外游客、“明日之星”中戲學生和成熟的泡吧愛好者為主,客人在這裡體驗老北京四合院的氣息,遠離喧鬧、享受身心的放松,或看書、或帶著電腦來加班,或者朋友小聚、甚至洽談公務。有人說三裡屯酒吧街是彩色的,什剎海酒吧街是暗紅色的,而南鑼鼓巷酒吧街是翠綠色的。這樣的評說可能不僅是指自然的色彩,或許還指向其不同的文化內涵吧。南鑼鼓巷至今還保存著很多古城遺跡。喜歡熱鬧的逛街就在主街上走走,想要訪古那您就拐到主街兩旁岔出去的胡同裡看看,深深胡同中一座座四合院和舊宅訴說著著老北京的歷史。這裡有清代的僧格林沁王府;末代皇後婉容故居;仿江南園林建築風格的可園、绮園等,雖然大多數建築不能進去參觀,不過在外面注意一下這些建築屋檐下精美的彩繪和石雕,往往也能給人帶來很多驚喜。目前對外開放的有留存著主人生前用過的物品、展覽著主人生平介紹的齊白石故居(雨兒胡同13號),茅盾故居(後圓恩寺胡同13號)等。另外,明星的搖籃中央戲劇學院也坐落在南鑼鼓巷東側(東棉花胡同39號),著名演員陳道明、鞏俐、湯唯等都曾在這學習過。這裡的每一條胡同都有豐厚的文化積澱,每一個宅院裡都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全球游客都愛來此“迷失北京”。青灰的院落,歪斜的樹丫,寂寥的街巷,沒有喧囂鼎沸,也沒有燈影霓虹,有的只是寒闌的期許。這些期許應和著陽光的印跡游動,穿梭於小街小巷,看罷傳統,也看罷時尚;看罷過往,也看罷未來……時光在這裡老去,也依然在這裡回蕩。來到南鑼鼓巷,其實你可以漫無目的的去溜達一下,感受一下它的古老韻味和寧靜。最後,一定要逛逛胡同裡的特色店鋪,買一些小紀念品喲。
南鑼鼓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