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與我喜歡的巫山方言
小的時候別人問我,你是哪裡的人?我脫口而出, “巫山人”那心中的驕傲難以言表。盡管那時沒有到過巫山,盡管朦胧中的巫山形象被父親描敘得如此這般的好美!孩提時候的一個最大的願望就是到巫山看看。
在那個沒有電視,沒有錄音機,甚至沒有電的年代裡,童年時的最大享受是,晚上睡覺前爸爸講他的家鄉巫山。講多少遍也願意聽,聽著聽著就進入了夢鄉,夢見我到了魂牽夢繞的的巫山,看到了慈祥的奶奶,爸爸叫她大大,嚴厲的爺爺,爸爸叫他伯伯。大姑二姑,爸爸說巫山風俗應該叫大伯伯二伯伯。三台八景十二峰更是如依甸園一樣神秘莫測……
上小學時,來了一個巫山的女教師,爸爸說她是巫山老鄉,我那渴望了解巫山的好奇心,使我天天圍著她轉。最喜歡聽的是她說話,聲音無比的溫柔,並且尾音拉得特別長,尾音還要向上揚一下(音樂中的後倚音),特具音樂的韻律感。原來巫山的女孩子說話那麼好聽,問話時每個字的節奏減慢,如:“你-說-麼-裡-呢---”這句話我足足學了兩個星期,逗得陳娘娘把肚子都笑疼了,連連叫“細娃兒乖”(小孩子),饒了我吧。
“麼裡”(啥子)被好多外地人誤聽成“摸你”。 “麼裡”這特有的詞語還給爸爸帶來了血的教訓,那是文革時期,造反派批斗爸爸,紅小將吼道:“你是不是給貧下中農扎銀針,想搞復辟?”由於太激動和吼聲太大,爸爸沒聽清楚,問了聲“你說麼裡?”那小將是個女的,臉一下子紅了,直叫快打死他,他流氓。打得父親渾身是血,父親還在解釋說:“ ‘麼裡’就是啥子!不是想摸你,都這份兒上了,還敢嗎!”從那以後很難聽父親說過“麼裡”。
爸爸的巫山方言還被我們全家當作開心笑料,當著歌唱。如:
“孩子”——鞋子。“娃子”——襪子,我們四個鞋子——“孩子”都是爸爸的襪子——“娃子”,我叫玲襪子,亞洲叫州襪子,弟弟叫文襪子武襪子。
“扎拉子” 解釋為兩成意思“好得很”,爸爸“扎拉子”(好得很),媽媽“扎拉子”(好得很)。
或者“扎辣子”,是一種用玉米面和鮮辣椒粉碎了做的鹹菜,爸爸拿手的巫山菜。
“擴當”解釋為問話時用的不相信有那麼快,讀音就好像是(褲裆)。他著急地找書:我的書“擴當”(不相信有那麼快)不見了。孩子們四處尋找也找不到“擴當”(褲裆),三歲的弟弟大著膽子問:什麼叫“褲裆?”他有才改口說我的書剛才還放這裡的,怎麼一會兒就不見了。
1996年,帶著童年的夢幻我終於到了巫山。我這個外麻子(巫山人都這樣叫我是外地人)如饑似渴地一頭扎進大巫山文化堆裡。首先是買,買不到的就借,有關介紹三峽巫山的書籍多達幾十本,其次是民歌、方言讓我如醉如癡,四處收集。再次是建網站介紹三峽巫山。好多網友叫我癡情不改的巫山女。
音樂是職業;寫詩是愛好;玩石是休閒;上網是興趣;交友是快樂。
http://sanxiayali.xilubbs.com/
小的時候別人問我,你是哪裡的人?我脫口而出, “巫山人”那心中的驕傲難以言表。盡管那時沒有到過巫山,盡管朦胧中的巫山形象被父親描敘得如此這般的好美!孩提時候的一個最大的願望就是到巫山看看。
在那個沒有電視,沒有錄音機,甚至沒有電的年代裡,童年時的最大享受是,晚上睡覺前爸爸講他的家鄉巫山。講多少遍也願意聽,聽著聽著就進入了夢鄉,夢見我到了魂牽夢繞的的巫山,看到了慈祥的奶奶,爸爸叫她大大,嚴厲的爺爺,爸爸叫他伯伯。大姑二姑,爸爸說巫山風俗應該叫大伯伯二伯伯。三台八景十二峰更是如依甸園一樣神秘莫測……
上小學時,來了一個巫山的女教師,爸爸說她是巫山老鄉,我那渴望了解巫山的好奇心,使我天天圍著她轉。最喜歡聽的是她說話,聲音無比的溫柔,並且尾音拉得特別長,尾音還要向上揚一下(音樂中的後倚音),特具音樂的韻律感。原來巫山的女孩子說話那麼好聽,問話時每個字的節奏減慢,如:“你-說-麼-裡-呢---”這句話我足足學了兩個星期,逗得陳娘娘把肚子都笑疼了,連連叫“細娃兒乖”(小孩子),饒了我吧。
“麼裡”(啥子)被好多外地人誤聽成“摸你”。 “麼裡”這特有的詞語還給爸爸帶來了血的教訓,那是文革時期,造反派批斗爸爸,紅小將吼道:“你是不是給貧下中農扎銀針,想搞復辟?”由於太激動和吼聲太大,爸爸沒聽清楚,問了聲“你說麼裡?”那小將是個女的,臉一下子紅了,直叫快打死他,他流氓。打得父親渾身是血,父親還在解釋說:“ ‘麼裡’就是啥子!不是想摸你,都這份兒上了,還敢嗎!”從那以後很難聽父親說過“麼裡”。
爸爸的巫山方言還被我們全家當作開心笑料,當著歌唱。如:
“孩子”——鞋子。“娃子”——襪子,我們四個鞋子——“孩子”都是爸爸的襪子——“娃子”,我叫玲襪子,亞洲叫州襪子,弟弟叫文襪子武襪子。
“扎拉子” 解釋為兩成意思“好得很”,爸爸“扎拉子”(好得很),媽媽“扎拉子”(好得很)。
或者“扎辣子”,是一種用玉米面和鮮辣椒粉碎了做的鹹菜,爸爸拿手的巫山菜。
“擴當”解釋為問話時用的不相信有那麼快,讀音就好像是(褲裆)。他著急地找書:我的書“擴當”(不相信有那麼快)不見了。孩子們四處尋找也找不到“擴當”(褲裆),三歲的弟弟大著膽子問:什麼叫“褲裆?”他有才改口說我的書剛才還放這裡的,怎麼一會兒就不見了。
1996年,帶著童年的夢幻我終於到了巫山。我這個外麻子(巫山人都這樣叫我是外地人)如饑似渴地一頭扎進大巫山文化堆裡。首先是買,買不到的就借,有關介紹三峽巫山的書籍多達幾十本,其次是民歌、方言讓我如醉如癡,四處收集。再次是建網站介紹三峽巫山。好多網友叫我癡情不改的巫山女。
音樂是職業;寫詩是愛好;玩石是休閒;上網是興趣;交友是快樂。
http://sanxiayali.xilubb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