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上海我仍是乘了長江客輪,因為乘船所能得到的開闊視野及悠然心情是其他任何交通工具都不能比擬的。船上的服務員是上海人,隨著她對我的優待逐漸減少我意識到,上海已經越來越近了。
上海,上世紀三十年代的無限風光,這之前的恥辱與這之後的忍耐。這就是上海,我印象中的月之故鄉。
到了崇明島,船舷上已經站滿了人。無論是否第一次來,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興奮與期待。這就是上海,以廣袤的溫柔懷抱著世道巨變與人間滄桑。
客輪緩緩的穿過了楊浦大橋,它不可一世的從我們頭頂上跨過,令許多脖子不夠靈活的人怨聲載道。有他們抱怨的了,因為緊接著還有那大高樓與大怪塔。我不知道上海人民是否打算用它來嚇唬對岸的那些侵略者建築,因為如果是那樣的話,顯然是成功的。
客輪停靠在著名的十六鋪碼頭。步行去外灘只需要二十分鐘。於是在七月的炎熱下午,我來到了上海外灘。背後的江面上有汽笛陣陣,眼前的高樓仍光彩依然。這就是上海,任何的外來者都會在最短的時間內被轉化成上海人。
通常的經驗是:除非是想要看人,否則不要把旅游的目的地選擇在大城市。而如果真的想要看人的話,上海是最好的選擇。我留心的觀察著往來的人群,發現每個人的神情舉止都是在透露著同一個信息給我:“我比你有錢!”從衣冠楚楚的紳士到街頭亂晃的癟三。我成功的模仿了這神情以至於在之後的幾天內屢屢被誤以為是上海人。
自給自足的小鄉鎮或許各具特色,而工業化大城市卻是百城一面的。在現今的任何一座大城市裡,生活方式已經沒什麼差別可言了。住的都是水泥房屋,吃的都是超市食品,看的都是鳳凰衛視,穿的都是新潮衣衫。生活方式已被相同的物質文明所統一。
看起來我們辛辛苦苦所創造出的物質文明只是為了制造距離。從最初發明了衣服,到現在的電話、電視與電腦網絡,人們生產出來的所有的東西最終都被擺在了人和人的中間。人可以與另一人溝通,但會隔著越來越多的東西與越來越遠的距離。而越來越遠的距離也使得溝通的意義和必要性越來越少。人越來越孤獨。
被一大堆東西包裹在中間的生活很舒服麼?恐怕未必。
試舉幾條工業化城市裡的生活原則:一、拼命工作,盡可能多的掙錢,錢將可以帶來更多的自尊、自由及安全感。二、盡量不做蠢事,如古道熱腸、拔刀相助等蠢事,三、冷漠些、再冷漠些,每個人都在為銷售發愁,那麼掩埋自己的興趣便是減少損失與傷害的最佳途徑。
而我們的生活又將面臨著一個新的時代。網絡就是新生活已被喊得山響,我們可以試想與網絡在一起生活的情形:電腦、電話、安排程序、送水送飯公司、孤獨、虛榮、自以為是、心理變態。
社會個人化與生活個性化的趨勢已清楚明確的擺在了面前。甚至來不及做任何的准備。
“七號樓怎麼走?”在我面對著如小山般林立的樓群茫然無措的時候,我向一位上海的大嫂問路。“啊?七號樓啊!你從這裡一直向前,之後向西拐,走兩分鐘再向北,然後一直走到一個丁字路口再向東,走上幾十步向右看,就到了。”在我確信自己已經完全聽糊塗了之後便向前走去。左、左、右、右、南、北、西、東、我大約走了十分鐘之後猛的回頭,看到了——那個大嫂!她正用手指著一棟樓說:“這就是七號樓。”她竟一直跟著我走了這麼久,直到我走進那樓門之後才滿意的離去。
而這就是上海,它總能以不變的執著改變了所有的惶惑;它總能以如水的溫柔消溶了一切的困厄。
這就是上海,我心中的月之故鄉。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