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車是從七莘路轉彎沿蒲匯塘直達老街中心,先生給我半小時,這哪裡夠,不管他。下車就看到一座全新的三孔石橋,據說這石橋建於明正德年間,當初造的時候是五孔石橋,後因河床變窄而掩去橋兩邊的孔,就成了三孔橋,這座新石橋是去年用了一年時間在原來的位置,按照原形重建的,是蒲匯塘上最宏偉的三孔石橋——塘橋。七寶既是水鄉,橋梁很多,從七寶到泗泾的河運上,石橋有十來座。
以塘橋為中心,分南北大街,我自然上了塘橋,在橋上停留片刻,南北觀望,青瓦白牆,朱紅門窗,一字排開。過了蒲匯塘便是北大街,塘橋頭北宋造型的茶樓裡傳來評彈聲,古鎮上的老人愛聽評彈。沿著二三米寬的石板路向前走去,看到的是絲綢緞、手工藝品、時尚唐裝、還有書店、刻字店、扇子店,這條北大街是以購物為主。在一處屋裡看到一部古代紡織機,從牆上說明中得知,當時上海的土布,不僅遠銷朝鮮,而且遠渡重洋,到了倫敦。17世紀的英國紳士,以穿著“龍華尖,七寶尖”為時尚。
走到北大街頭,是青年路步行街,舉目高大的門梁上“七寶老街”四個碩大行書放著金光,在它的背後“北宋遺存”相印。正對面是氽來鐘塔樓矗立著,塔正面有一幅對聯:“日落長廊樹影稀,風回高閣鐘聲遠”,橫批是:“氽來鐘”。這塔樓裡的鐘,聽一位老人說就是從蒲匯塘裡氽(飄浮)過來的,所以叫“氽來鐘”。
老街的右側樹一塊石碑,看到碑文上刻著“七寶的傳說”。因沒有時間看完全文,只匆匆浏覽一部分,從一零零八年七寶鎮就在此命名,原有七件寶貝:氽來鐘、玉爺、玉筷、金雞、梓樹、飛來佛、金字藏書這七件寶,留存在此地而得地名七寶鎮,當然這七件寶貝還有七個傳奇故事,這我就說不全了,就知千年梓樹還在,最後一寶金字藏書在上海博物館中保存著。
急步穿過北大街,再次通行塘橋來到南大街上,撲鼻而來的香氣讓我饑腸辘辘,已到晌午該吃飯了,整條街上全是小吃,不知吃什麼好,再一想先生還在車裡等我,就買了七寶有名的海棠糕,等會兒到車上一起吃吧!
南大街為吃一條街,有七寶傳統小吃很多,有現代的各種烤肉串。七寶大曲是七寶名酒,七寶的白切羊肉最有名,我是不吃羊肉的,所以對它也就沒有感情,還有就是七寶的海棠糕。這三種食品是七寶的特產。我一向對小吃不感興趣,所以盡管南大街上有很多有名的小吃,還有一些有名堂的吃法和講究,我就一概不懂了。
走到南大街尾部,看到一家叫七寶竹器店,全部是竹子編成的各種生活用品,我是很喜歡的,在裡面仔細看了一會兒。返回時又發現一家七寶圖木工店,呈現的全是過去女孩出嫁時的必備用品,如大小腳桶、子孫桶、飯桶、紡織機、量米的斗啊等等,是按比例縮小制成的,作為工藝品出售的,我問了價每套二百元。
這時手機在催我快回了,我三步並二步趕到車上。一小時是絕對無法感受古鎮的真實與內涵,然而古鎮七寶讓我想起很多往事……
第一次聽到七寶是在1981年,那時因為同宿捨的女友家住七寶,女友好客邀我到家去玩。那時的七寶相對市區來說就是下鄉,交通不方便,去一趟要換幾輛車二三個小時才到,所以那次做客就算是一次旅游了。
一早出門到她家已是中午,女友家境貧困,父親因工而亡,她才頂替進工廠。記得她家裡還養著豬,有一間屋子放著很多生產工具,門前是一大片黃燦燦的油菜花,那該是四五月份吧,我和女友在開滿油菜花的田野裡散步那。記憶中的七寶鎮,也就是幾家小鋪店組成,還有一些很老還很舊的民居仍有人住。七寶就算是我初次認識了。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聽說七寶已經是一個很繁華的住宅小區,各種大買場、超市應有盡有,商品樓一幢幢拔地而起,有名的萬科城市花苑,在七寶出進了風頭,那可是有身份的大款們居住的小區。慕名七寶的變化,幾年前想買房,七寶盡是我買房首選地區之一,興匆匆趕到七寶去看房,路上只用了半個多小時,交通方便了,中巴招手即停,各種專線四通八達。七寶已從根本改變了,展現在我眼前的是嶄新的面貌。後因考慮到離父母較遠才放棄在七寶購房,然而,七寶已讓我感到是一個好地方。
今天的七寶再一次讓我驚奇,路面更寬闊,綠花普及整個七寶地區,商品樓形狀千姿百態,色彩缤紛,那房價讓人咋舌。就在這樣一個全新的現代住宅小區盡還與千年古鎮融合為一體,實在是讓人有一種全新的感覺,繁華中的古色古香。
唉,多想在七寶古鎮的茶樓裡坐坐,蒲匯塘邊慢步,北宋的老宅院牆旁多停留一會兒啊!想著這些時,車早已開動了,千年古鎮就像景一樣從我眼前掠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