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譚)
吃慣了精制的不淘洗米,嘗遍了超市中的半加工菜,因此產生了熬一鍋高粱小米粥烤一段紅薯的念頭;住慣了獨進獨出的工房,看膩了城市的高樓大廈,所以有了到另外一種生活環境中去走走的心情。作為上海人,就近的一種換環境的樂趣是,在天天擴大的新都市的喧囂聲中逃出後,到城中央的老城廂去看看。
上海的老城廂位於上海南市取中華路人民路的環圈內。在這塊不到7 平方公裡的老城區內,蘊藏著上海歷史的故事。早在南宋鹹亨三年(1267年),上海就開始建鎮;元代的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上海建縣;明代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上海建造城牆以御倭寇。清代嘉慶年間(1736-1820年), 上海已經發展為“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周長4.5公裡的環城內,就是今天稱為老城廂的上海城。 今天的老城廂,那裡有未被高層建築遮擋著的藍天,看看逼仄的小街上溫醇的市民生活原生態,那裡有童年歲月似曾相識的街道和老樹。秋季到老城去看天,追求的就是換一種心情生活。
也許,在逐漸被拆除的舊倉街附近的靜修路上,拱型門廊的過街樓曾經走過多少清代名士;雲居庵門邊小樓斑駁的磚牆上,撐出一挑木頭的陽台上,不知那位居士在此伫立遠眺;傅家街58弄中縱橫交錯的石庫門群落中,一堵高約5.4 米的圍牆下,擺著破舊的自行車,晾著五彩缤紛的內衣褲,雙扇內開的黑色的石庫門鑲嵌在圍牆的中間,門內為堆滿雜物的天井。天井左、中、右三面本來都是正屋,正對著大門的是該客堂,緊接其後設有的是樓梯間。可是,因為民居生活的窘迫,左右兩側本為居室的廂房,早已割為無數的“上海一家人”的“兩室一廳”。正屋後部的附屋,用作廚房、雜屋或儲藏室附屋,屋頂上面架設木曬台,也已經派了不知多大的用場。只有石庫門上的磚刻石雕,危牆上的青苔,還在擺顯著昔日大家族的生活故事。
陳士安橋和晝錦路轉角上的那家茶館兼老虎灶,今日不知還在否。前年秋天,也是這樣的晴朗的好天氣,我在那裡轉游。拍老房子的照片,讓彈硌路上的鵝卵石摩挲自己的腳底,在不經意間,我蓦然回首,看見那家小茶館。那茶館敞開著的門面對著街角,一邊是傳統的大灶頭,五十年代以前的上海,這樣的老虎灶隨處可見,童年生活中的一分錢泡一瓶開水、兩分錢可以灌滿一個湯婆子的印象油然上了心頭。與現代城市那種酒吧卡拉ok音樂廳的虛張聲勢的休閒派頭不同,那老虎灶幽黑的店堂中擺出三四張小桌,兩三位茶客靠壁而坐,面前是一壺茶兩盞盅豌。門前的木柱子上斜著一塊價目表:有大排面、大肉面、辣醬面、素雞面、雪菜面、蔥油面、大馄饨和小馄饨,百葉結每只3角。兩個老茶客是真正的上海人的緣故, 也許走遍江左碼頭,見過大市面,因此,他們面對鏡頭淡漠地微笑著,不驚不咋。
在上海的老城廂轉游著看天,會有種天特別地藍的感覺,只有在小街小巷的縫道中,才會看到新修的豫園商城的銹紅色畫角飛檐,提醒你城市生活依然在不遠處奔騰。在擺滿小商品的地攤前浏覽,會有種回到老房子、回到童年的安寧,喧嘩和騷動的商品大潮一瞬間在身後消失了。流連忘返地盤恆中,你自然會掏錢買回需要或是不需要的地攤上的小商品,因為你覺得連帶買回的是好心情,是夢幻般的“童年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