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海廟不大,門票兩元包括香火錢.下海廟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這裡的出家人都是女的,沒有男的(至少我沒看到過男出家人).我去的時候,下海廟附近正在修路,路邊很多房子都改造成為明清樣式,看來虹口准備把這裡作為主要旅游景點開發.新改造的下海廟裡面供奉的神仙很多,竟然有媽祖.下海廟香火非常旺盛,多為老年婦女.原來以為下海廟裡面供奉龍王,去了才知道原來是佛教寺廟.這個地方值得一去燒香拜佛,應該很靈,否則不會有這麼多老人去燒香拜佛.
一篇別人的文章:
上海,作為東方的國際大都會,不但在國內人所共知,在整個世界,了解的人恐怕也不少,但上海還有一個下海,大概即便是久居上海的土著“阿拉”,也可能只有少數人才知道了。
下海,最初我是從《上海灘》雜志上知道的,那一年,毛主席他老人家來上海視察,興致高時,向上海的陪同人員提一個問題:你們知道上海還有個下海麼?頓時舉座啞然。還是老人家自己提供了答案,他斬釘截鐵地說:有。老人家真是知識淵博,無人可及。
對老人家的話要舉一反三。為此,我特地查到了下海的確切地址。那是在虹口區海門路一帶。早年間,蘇州河(當時還叫吳淞江)兩岸有十八個浦。浦者,小河也。南岸有個浦,叫上海浦,後來建鎮,叫上海。北岸有個浦,叫下海浦,後來幾經變故,成了現在的海門路。
最近,我又了解到,下海這個地方,還有一座下海廟,這廟就在海門路一端。據史料記載,下海廟始創於清代乾隆年間。那時候,從現在的東大名路至商丘路一帶全是漁村。漁民出海打漁,需要祈求神的保佑,便有這座小廟應運而生。造神總是出於某種需要。後來,這一帶的地名也與此有關了。比如提籃橋就是漁民手提裝著香燭的籃子,過橋去下海廟燒香而得名。
但傳說中下海廟的起因並非如此。據說,早年間,洛陽的河水很急,有位姓蔡的書生中狀元後准備在河上造橋。但幾根橋樁怎麼也打不下去。仙人指示:去找夏海,把他綁在橋樁上一起打下。蔡狀元依法炮制,橋始建成。一日,一位上海商人在這裡乘船遇險,經祈禱後平安。晚上得一夢:夏海要其回鄉後為他建廟一座。商人就在下海建了座廟,叫下海廟。為此,下海廟又叫夏海廟,以我的看法,傳說畢竟是傳說,下海廟這個名字更切合實際。
下海廟建成後有過兩次興廢:抗戰初期,被日軍炮火焚毀後重建;“文革”中,廟產被占用,師太被氣死,直至改革開放後,重新整修,在1991年又恢復舊觀對外開放。現在,下海廟有前殿、後殿和東偏殿。前殿為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佛、觀音和地藏。後殿及東偏殿分別供奉西方三聖、千手觀音、天妃娘娘等。殿的規模都很小,是佛國中的小戶人家。特別是後殿,是從前殿上搭建出來的。說是滾地龍過分了,說棚戶區有點像,最合適的比喻是猶如居民新村裡的違章建築!
現在,這“違章建築”包括整座下海廟都要拆除重建了。新的下海廟將從現在的不到2000平方米擴建到近5000平方米。計劃建有三進,前進為天王殿,左右鐘鼓樓;後進為藏經生活綜合樓;中進為大雄寶殿。現在第一期工程已經建成。大雄寶殿高大莊嚴,綜合樓也十分氣派。第二期工程的圖紙也已出樣,看上去美奂美輪。待這期工程完工,下海廟就脫胎換骨氣象非凡了。
氣象非凡的下海廟不但是佛教的一個活動場所,也將是虹口區的一個重要旅游景點,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另外一篇文章:
下海廟俗稱“夏海廟”、“義王廟”,位於虹口區昆明路73號。據記載,始創於清代乾隆年間(l736~1795),當時僅有房屋九間,是當地漁民、居民為祈佑平安、奉祀海神的民間神廟。嘉慶中間(1796-1820)荒塌,由心意師太重修,此後作為一所臨濟宗的比丘尼道場。鹹豐四年(1854)又購地八畝一分七厘多,逐步擴建,相傳心意師太至98歲高齡時,交法成師太繼任主持,陸續增建前殿等二十余間房屋殿捨。光緒二十一年(l895),由法成的徒弟福星師太繼任,光緒二十五年(1899),又增建後殿等十余間房屋,至宣統三年,法成年87歲時尚在世。此後,先後由福根、覺蓮繼任。抗日戰爭初期,下海廟房屋被日軍炮火全部焚毀。1941年起,由覺蓮募資重新修建,至解放以後,基本保持原有規模。
下海廟位於虹口區商業鬧市提籃橋地區,當時夏海義王廟地處下海浦,長江船只入海處,現正對廟門的馬路就叫海門路,居民船民進廟燒香,常常提籃而過橋,故名提籃橋。夏海廟也訛名為下海廟,以後正式以“下海廟”為名。因廟宇近海,沿海百姓崇拜護海神媽祖,因此也以天妃娘娘及其它地方神一起奉神祀在廟中。
1990年,經市和虹口區宗教事務部門批准;由上海市佛教協會籌建恢復。1992年1月30日正式開放,恢復為佛教活動場所。 目前下海廟建築面積約為1800多平方米。環境清淨幽雅。有三殿,前殿、後殿和東殿。前殿的大雄寶殿,正中供一佛二弟子;正中供釋迦牟尼佛,東觀音,西地藏菩薩。 後殿供奉西方三聖,千手觀音等像。東殿奉有天妃娘娘等像,此外還有齋堂等附屬用房。有比丘尼16人,佳持為昌修法師。
一篇別人的文章:
上海,作為東方的國際大都會,不但在國內人所共知,在整個世界,了解的人恐怕也不少,但上海還有一個下海,大概即便是久居上海的土著“阿拉”,也可能只有少數人才知道了。
下海,最初我是從《上海灘》雜志上知道的,那一年,毛主席他老人家來上海視察,興致高時,向上海的陪同人員提一個問題:你們知道上海還有個下海麼?頓時舉座啞然。還是老人家自己提供了答案,他斬釘截鐵地說:有。老人家真是知識淵博,無人可及。
對老人家的話要舉一反三。為此,我特地查到了下海的確切地址。那是在虹口區海門路一帶。早年間,蘇州河(當時還叫吳淞江)兩岸有十八個浦。浦者,小河也。南岸有個浦,叫上海浦,後來建鎮,叫上海。北岸有個浦,叫下海浦,後來幾經變故,成了現在的海門路。
最近,我又了解到,下海這個地方,還有一座下海廟,這廟就在海門路一端。據史料記載,下海廟始創於清代乾隆年間。那時候,從現在的東大名路至商丘路一帶全是漁村。漁民出海打漁,需要祈求神的保佑,便有這座小廟應運而生。造神總是出於某種需要。後來,這一帶的地名也與此有關了。比如提籃橋就是漁民手提裝著香燭的籃子,過橋去下海廟燒香而得名。
但傳說中下海廟的起因並非如此。據說,早年間,洛陽的河水很急,有位姓蔡的書生中狀元後准備在河上造橋。但幾根橋樁怎麼也打不下去。仙人指示:去找夏海,把他綁在橋樁上一起打下。蔡狀元依法炮制,橋始建成。一日,一位上海商人在這裡乘船遇險,經祈禱後平安。晚上得一夢:夏海要其回鄉後為他建廟一座。商人就在下海建了座廟,叫下海廟。為此,下海廟又叫夏海廟,以我的看法,傳說畢竟是傳說,下海廟這個名字更切合實際。
下海廟建成後有過兩次興廢:抗戰初期,被日軍炮火焚毀後重建;“文革”中,廟產被占用,師太被氣死,直至改革開放後,重新整修,在1991年又恢復舊觀對外開放。現在,下海廟有前殿、後殿和東偏殿。前殿為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佛、觀音和地藏。後殿及東偏殿分別供奉西方三聖、千手觀音、天妃娘娘等。殿的規模都很小,是佛國中的小戶人家。特別是後殿,是從前殿上搭建出來的。說是滾地龍過分了,說棚戶區有點像,最合適的比喻是猶如居民新村裡的違章建築!
現在,這“違章建築”包括整座下海廟都要拆除重建了。新的下海廟將從現在的不到2000平方米擴建到近5000平方米。計劃建有三進,前進為天王殿,左右鐘鼓樓;後進為藏經生活綜合樓;中進為大雄寶殿。現在第一期工程已經建成。大雄寶殿高大莊嚴,綜合樓也十分氣派。第二期工程的圖紙也已出樣,看上去美奂美輪。待這期工程完工,下海廟就脫胎換骨氣象非凡了。
氣象非凡的下海廟不但是佛教的一個活動場所,也將是虹口區的一個重要旅游景點,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另外一篇文章:
下海廟俗稱“夏海廟”、“義王廟”,位於虹口區昆明路73號。據記載,始創於清代乾隆年間(l736~1795),當時僅有房屋九間,是當地漁民、居民為祈佑平安、奉祀海神的民間神廟。嘉慶中間(1796-1820)荒塌,由心意師太重修,此後作為一所臨濟宗的比丘尼道場。鹹豐四年(1854)又購地八畝一分七厘多,逐步擴建,相傳心意師太至98歲高齡時,交法成師太繼任主持,陸續增建前殿等二十余間房屋殿捨。光緒二十一年(l895),由法成的徒弟福星師太繼任,光緒二十五年(1899),又增建後殿等十余間房屋,至宣統三年,法成年87歲時尚在世。此後,先後由福根、覺蓮繼任。抗日戰爭初期,下海廟房屋被日軍炮火全部焚毀。1941年起,由覺蓮募資重新修建,至解放以後,基本保持原有規模。
下海廟位於虹口區商業鬧市提籃橋地區,當時夏海義王廟地處下海浦,長江船只入海處,現正對廟門的馬路就叫海門路,居民船民進廟燒香,常常提籃而過橋,故名提籃橋。夏海廟也訛名為下海廟,以後正式以“下海廟”為名。因廟宇近海,沿海百姓崇拜護海神媽祖,因此也以天妃娘娘及其它地方神一起奉神祀在廟中。
1990年,經市和虹口區宗教事務部門批准;由上海市佛教協會籌建恢復。1992年1月30日正式開放,恢復為佛教活動場所。 目前下海廟建築面積約為1800多平方米。環境清淨幽雅。有三殿,前殿、後殿和東殿。前殿的大雄寶殿,正中供一佛二弟子;正中供釋迦牟尼佛,東觀音,西地藏菩薩。 後殿供奉西方三聖,千手觀音等像。東殿奉有天妃娘娘等像,此外還有齋堂等附屬用房。有比丘尼16人,佳持為昌修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