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前,當納粹瘋狂迫害屠殺猶太人之時,不少國家都對急需救助的猶太難民關上了大門,而唯有中國上海成了全球唯一向猶太人敞開大門的城市。從1933年到1941年,上海先後接納了3萬多名來自歐洲的猶太難民。除數千人經上海去了第三國外,到1941年12月珍珠港事變發生時,仍有大約2.5萬猶太難民在上海棲身。上海一個城市所接納的猶太難民比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和印度所接納的猶太難民的總和還要多。
虹口區提籃橋一帶的舟山路、霍山路、長陽路,在那個紛亂的年代,對那群流離的人們來說,也許稱得上是全球最溫暖、最寬容的地方。當年就在這裡,在敞開胸懷的上海,接納了1933年至1941年蜂擁而至的近3萬歐洲猶太難民。上海,就像一艘狂風惡浪中的諾亞方舟,載著他們的安全與希望。目前能看到的“虹口的猶太避難所”遺跡,主要集中在提籃橋地區的長陽路、霍山路、舟山路,區域范圍是比較小的,形成了“工”字型,兩橫是“上一橫”是長陽路,“下一橫”是霍山路,“中間一豎”是舟山路。很便於游覽參觀,現在區域內已基本沒有猶太人了,但他們近半個世紀留下痕跡,依稀還能感受得到。
霍山路119號、121號,是一幢雙門面的3層建築,紅黑磚牆,扇形大窗,明顯的巴洛克式風格的西洋建築。這裡當年是美猶聯合救濟委員會(簡稱JDC)駐滬分支機構所在地。JDC的資助,曾給一無所有的難民帶來不少希望。
舟山路上的建築建於1910年左右,建築特色是上海近代時期的外廊式建築,具有英國安妮女王時期建築風格特征,每個門牌號的建築平面為“間半”開間,外牆主立面設連續的清水紅磚券式外廊,采用弧形券和半圓形券,局部使用采用簡化的古典式清水紅磚柱,背面為青磚清水牆,紅磚清水腰線,檐口天溝采用線條外挑,不設封檐板,屋頂原為鐵皮瓦楞板,建築物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該處為猶太人的居住地,是當時非常熱鬧的商業中心。
這一大片有著紅紅的屋頂和磚牆的三層樓房,密密地門連著門,窗連著窗,這就是猶太難民的臨時隔離區,也來到這片房子前,拼命想尋到一塊能說明此地所在的銅牌什麼的,但什麼也沒有。
60多年過去了,昔日的特殊客人早已離去,但他們給這座國際城市留下的教堂還在,他們生活過的那些弄堂還在——發生在兩個民族之間的動人故事永遠附著在這些無言的老建築裡,一切仿佛就在眼前。
隨著歷史的變遷,霍山路一帶的大片猶太建築已成為民居,青磚、牆面油漆等或多或少開始剝落和脫蝕。
在那個年代裡,苦難和絕望是猶太人的唯一名詞,但上海卻成了他們的諾亞方舟,使他們躲過了納粹的屠殺。
弄堂裡尋常人家的平淡生活,這是最真實的上海。
最後想說的就是一組數據,當第二次世界大戰中600萬猶太人在歐洲慘遭殺害的時候,遷移和逃亡來到上海的2.5萬猶太人,除了病老死亡之外,都奇跡般地生存下來了,而且還出生了408人。1945年以後,在國際猶大人遣返委員會的幫助下,他們離開上海回到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