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一個中午,和zenki一起走過威海路近石門路,遙遙看到一幢古堡,遺世獨立地站在一大片工地廢墟裡,兩人立馬被震到。
且見它色調深沉,雕刻精美,風塵僕僕,破舊的厚長窗簾撲出窗子,人影憧憧,無限神秘。
兩人圍著巨大工地團團轉,想進去看仔細,沒找到入口。
驚鴻一瞥,銘刻在心。回去趕緊查資料,才知道這幢文物保護建築將要被平移到威海路口,作為一個娛樂購物新商圈的地標。
今年3月的一天,坐車經過威海路,猛然看到那幢古堡已經立在路口。
好像小時候玩的游戲:一二三回頭,本來遠遠的小朋友突然已經出現在你身後,嚇大跳。
說移就移,我還都沒來得及去拍Before和After的照片呢。好想看它一二三開步走的樣子!
趕緊給zenki發消息,回復“一定是自己戰戰兢兢走過去哒。代我向它問好!”
建築歷史
1920-1930年間為英租界開發商為上海顏料巨賈邱信山、邱渭卿弟兄所建,亦稱邱氏住宅。
1937年被炮火所毀的民立中學校捨在此租借。
1956年邱家將這幢樓房投入公私合營,其後由人民政府正式撥給民立中學作校捨用。
1993年9月28日列入第三批優秀近代建築保護名單,並一直為民立中學四號教學樓使用至2004年。
2010年隨大中裡舊城區改造項目,整幢建築乘上軌道後向東南方向移動至威海路路口。耗時半年,於2月9日12時28分成功完成。
建築風格
原有兩座相對稱建築,現存為東邊的一幢,建築面積1731平米。
歐洲城堡式花園住宅,正立面采用文藝復興時期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四層磚混結構,清水紅磚牆,人字形屋面,紅色平瓦鋪蓋。底樓中部為長方形中式大廳,兩側房間對稱。
外觀上南立面兩側塔樓呈H型對稱,二樓的柱外廊為愛奧尼克柱式倚牆組合,檐部山牆為巴洛克式,北立面有中國江南建築特色。平移工程
4000多噸重的建築物,每分鐘移動2厘米。從西北向東南方斜向(角度128.49度)共移動57.637米,移動過程中升高了40厘米。移動工程分5步:
第一步加固。移位前對建築物外牆、柱子、屋架、梁等關鍵部位進行加固保護。
第二步聯結。進行“上托盤”體系施工,建築物的牆、柱固的底部聯結到一起,將整個建築物變成一個整體。
第三步脫換。所謂脫換體系,將底基柱頭全部“連根切斷”,移動至新架設的軌道上,用千斤頂推動,實施平移。
第四步連接。移到指定位置後,與臨時底板進行技術連接,最後與該處規劃中的地下室頂板進行連接。
第五步修繕。移動完成後,再由相關保護部門進行修繕、保護的施工。
開發商花費2.4億元購買後投入了700萬平移費用和1300萬修繕費用。該地塊內還有一棵百年玉蘭樹,也將在原址保護。
民立中學校友的留言(大眾點評網果真強大!~)
“高中的三年在那裡度過,地段不是一般的好,吳江路啊,梅龍鎮啊~雖然不大,但空中花園很嗲~很稀飯那裡的英德圖書館~中午沒有什麼人的~很安靜~”
“偶的母校,呆了6年的地方。民立地段那麼好,怎麼能讀好書呢?學校對面的生煎還是讓我念念不忘 我覺得比小楊的還好吃 叫立聲快餐 好懷念~”
“當初第一志願是填市西的,結果麼考進- -|||落到民立,其實也很開心的,一是因為我家過去才5分鐘,二是因為這裡也是我爸的母校。現在我家也搬離那裡8年了,再去石門
一路威海路,老校捨獨剩一幢老房子了,孤單地矗立在那片空地上,很感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