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小籠包,走過九曲橋,來到豫園的入口,同半年未見的小妮子同游,心情暢快的很。7月初,正是淡季門票的開始,又有一種撿到錢的快感。天氣雖很炎熱,但進的園來,怡紅快綠,頓感清涼。
豫園是老城廂僅存的明代園林,又鄰城隍廟,游客不少,在如此古香古色之所,聽到的卻多為外語,如我般中國人,看倦了上海的高樓大廈,到此處閒庭信步,另有一番滋味。
查看歷史,豫園原系潘氏私園。距今已有四百余年歷史。建造過程頗為曲折,之後數年,豫園時廢時興,幾度易主,曾為書塾,又作兵營,現如今,部分景觀如清芬堂、綠波廊等已變成民房、菜館、茶樓,劃入豫園外景,倒是方便了游客,不入豫園亦可賞豫園之景。真進入園內,又是另一番景致,沒了各類小吃,沒了各色工藝品,只有亭台樓閣,只有曲徑游廊,只有花樹古木……
堂:三穗堂、點春堂、和煦堂、可以觀等,屋宇宏敞,雕梁畫棟,堂前有紅色圍欄讓游客止步,廳堂內,梁上宮燈,主座客座,安靜且肅穆;聽了旁邊導游解說的一耳朵,堂上擺放著一瓶一鏡,取“平平靜靜”之意,不錯的寓意,我甚想弄上一對擺在家裡。和煦堂中,包括桌、椅、幾和裝飾用的鳳凰、麒麟,都用榕樹根制作,工藝精巧,造型別致,相當有錢。
台:豫園內有幾處戲台,可見當時戲曲很是受追捧的娛樂活動,有古戲台建在內園,戲台對面設貴賓嘉座,兩邊有雙層看廊,安放著紅木靠椅和條桌,環境典雅,古趣盎然。
石:記得兩處,其一,名“美人腰”,在游廊初始處,廊間設方亭,匾下有一太湖石, 狀似美女柔腰顧盼,此處為游覽的開始,證如匾額所書“漸入佳景”。其二,名“玉玲珑”,為江南三大名石之一,高約1丈余,玲珑剔透,周身多孔,具有皺漏瘦透之美,為石中甲品,游人憑欄相望,是豫園的鎮園之寶。
廊:有積玉水廊、復廊、魚樂榭等,跨於溪流之上, 迂回復折,傍山臨水,憑欄可觀賞水中游魚。在豫園的圍廊上一條龍貫穿始末,題“穿雲”二字,某人念成了“雲穿”,被我說道了好一陣子,園內多用“浣雲、還雲”做名字,不解為何敢用龍做裝飾,不怕砍頭?
橋:有三曲橋、環龍橋等,因園中開鑿了大片的水渠,斷不可少銜接用的橋,園中的橋一般小而精,青石建造,單孔拱形,式樣古樸。
整個豫園游覽進2個小時,我算是知道大家閨秀何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宅園中有如此亭台樓閣,自賞尚且不暇,何必出門。也算明白紅樓夢中怎會以一家之力建有閣樓參差、湖光潋滟的大觀園了。
因當時自為游玩,沒有細看匾額與游牌,歸家後照片中雖有景色卻無任何題解之語,查了資料,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便有了以上不明白裝明白的游記。若常住上海,以後還有機會來游,或同父母,或同親屬,或同異性的小妮子們,到時候在細分下這兒是這個堂,那兒是那個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