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報》原是延安時期的中共中央機關報。1947年3月27日停刊。1949年4月24日復刊時,黨中央決定把解放日報的報名交給上海,作為中共中央華東局機關報和中共上海市委機關報,現為中共上海市委機關報。報頭為毛澤東同志親筆題寫。
昨天,2008年12月20日的《解放日報》提到了朱家角,提到了《民國時光》。雖然不是專版,但我們也很開心,開心於民國時光茶館伴隨著朱家角的一個時代特點出現在這個報紙上。
下面是該文:
“國際花園城市”,古鎮朱家角上個月榮獲了這個新稱號。
這個獎項由聯合國環境保護署頒發,一年評一次,是目前世界城市建設與社區管理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有“綠色奧斯卡”之稱。獎項創立12年來,朱家角是中國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小城鎮。
這也是一個實打實的獎項,評選過程歷時近一年,經預選、決賽、現場答辯多個階段。全球有上百個城市報名參賽,朱家角為何能脫穎而出?朱家角投資公司的負責人這樣總結———“用世界語言說中國故事。”
“世界語言”,是指全世界都聽得懂的語言、看得懂的文字、講得通的規則。比如走進古鎮,百年銀杏樹旁的噪聲顯示屏就格外引人矚目,似乎每時每刻它都在對古鎮的“幽靜”作出最科學的監測;比如,把現代化的高科技運用到古鎮保護中去,為歷史文物建立電子檔案,將架空線全部入地,對周邊水系進行清淤淨水;再比如,這裡舉行了兩次“水鄉音樂節”,藝術家來自加拿大、格魯吉亞、日本、韓國等地,音樂節的口號就是“聽世界,樂天下”……
“中國故事”,則是朱家角安身立命的價值與溫情。台灣藝術家鄭仲凱在朱家角呆了兩年,他說,第一次到朱家角,在廊橋上的一瞥,十分相似童年時代的夢境,那是中國人才能理解的一份“鄉愁”。走進鄭仲凱的“凱創工坊”,斑駁的土牆配上中國古典的紅門綠窗,用竹子搭建的展示台,既簡單、又古樸。這樣中國氣息濃厚的展館或者工作室,在朱家角俯拾皆是。而穿梭於小巷,偶爾遇到一兩處打開門的民宅,端著青花瓷碗吃飯的當地居民,也依然保持著最原生態的生活方式。
“用世界語言說中國故事”,清代民居式樣的王昶紀念館中設立了“世界音樂會館”,在會館工作的加拿大音樂家莫傑明身上,體現著朱家角追求的融合氣質,他拉起二胡像模像樣,但用電子設備做流行音樂;他喜歡街聲相聞的傳統生活,因此把家搬到了古鎮,但也有一群住在古鎮邊上高檔別墅區的朋友……
與老外共同生活,這對三十年前的古鎮居民來說是不可想象的,朱家角面臨的沖突與融合,正是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遭遇的某種縮影。文化的沖突和融合中,朱家角希望跟上全球化的腳步,也努力保持著溫潤優美的傳統光澤:漕港河邊,來自意大利的連鎖咖啡店“意利”,或許會讓人恍惚覺得來到了意大利的某個城市,使異國的游客也能“客捨似家家似寄”,在另一家叫“民國時光”的茶館,翻開桌上的留言本,竟然讀到了這樣中國化的留言:“秋月斜照,半橋銀輝,夜夜寫清霜。輕舟靜泊,卷不盡西風涼……”
“國際花園城市”評比有六項指標,幾乎每一項都要求用數字說話,與進入決賽的瑞士、英國、新西蘭、波蘭等國城市相比,朱家角不是空氣最干淨的,也不是綠化覆蓋率最高的,更不是居民教育程度最優的,它能夠力壓群芳,是因為所有技術性的要求,最終還是要回到根本,回到文化、歷史和信仰中去。“用世界語言說中國故事”,朱家角的成功之處,在於牢牢抓住根本的立足點,那是幾千年的槳聲燈影,幾千年的春花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