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台東市天後宮」位在台東市交通最繁忙的中華路上,同時所在地"寶桑裡"更是台東市發源的地方。「台東市天後宮」建造至今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是台東拓荒時期就存在的廟宇,目前廟宇裡保存了不少清朝時期的歷史文物,其中廟裡有一塊由"清光緒皇帝"所頒贈的「靈昭誠佑」匾額,更見證了漢人在台東拓荒的歷史。
「台東市天後宮」建廟的起源。是清廷當時(清光緒十五年)派駐卑南的"張兆連提督",為答謝『媽祖』於平亂時期的救助,慷慨捐出月俸並提意建廟感恩,在"地方仕紳"募捐與共襄盛舉下開始建造。廟宇內的『開基媽祖神尊』高約八寸八,是透過"請靈儀式"迎請大陸福建省莆田縣湄洲島"天後宮祖廟"的分身前來,也由於「台東市天後宮」相當的靈驗,因此一直以來都是台東縣轄內百姓的信仰中心。
目前的「台東市天後宮」是地上一層樓鋼筋溷凝土結構,外觀富有中國閩南地區傳統文化廟宇建築特色,相當的莊嚴肅穆。廟前的龍柱、石獅不但凋工細緻,同時也相當具有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特色,廟宇屋頂、正嵴、嵴堵、排頭也都裝飾剪黏著龍鳳、花鳥、演義人物,相當的古色古香。「台東市天後宮」的內部,左側附設"崇德廳",主要是供奉著觀世音菩薩,右側附設"昭忠祠"奉祀著文、武將軍,文將軍即是當時台灣知府袁聞柝先生,武將軍為當時的提督統領張兆連。
天後宮經常舉辦各種的慶典與民俗活動,每年農曆3月23日媽祖生、元宵節「諸神遶境」、「炮炸寒單爺」,還有每12年一次大型祈安清醮,都是「台東市天後宮」最重要祭典活動。其中又稱「走佛」的「炮炸寒單爺」尤為特殊,是早期台灣元宵夜特有的習俗活動,相傳"寒單爺"是職掌天上財庫的財神爺,而寒單爺比較怕冷,因此當寒單爺出巡時 信眾皆以火炮替財神爺暖身;目前許多地方都因過於暴力而停止舉辦,唯獨台東市的「炮炸寒單爺」活動一直延續至今,如今還被列入台東縣的全國文藝季活動中,可見其受到民眾喜愛的盛況。「台東市天後宮」周邊也有許多中、西餐廳林立,其中更有不少知名的小吃,相當值得一游。
建議:這裡是台東旅游的推薦去處,附近美食林立、特色商家聚集。
交通:搭乘台鼎東客運海線班車在天後宮站下車後步行前往
門票:0
時間:6:0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