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野柳游玩完畢已經是下午2點左右,我們便從那裡打車直奔九份,對於台北來說野柳和九份都在一個方向,所以一個白天可以都去到,晚上再返回台北市區即可。所以當天下午和黃昏時分,留給了九份。
九份的深處有個觀景台,可以看到那些老房子的全貌。
知道九份是因為陳绮貞的那首歌,所以來的路上一直在車裡用pad給大家放著那首陳绮貞的《九份的咖啡店》,搞得還挺煽情和文藝。豎崎路的兩旁盡是咖啡店和茶館,各具特色,露台向外看不單可看到海景,更可看到金礦的遺址和“升平戲院”,在這種古色古香的環境下喝一杯香濃的咖啡,會給你一種悠然自得,心曠神怡的感覺。
商業街門口的長椅上坐著各種游客,我喜歡的是那背景板。
有人說,來九份如果沒有走過豎崎路就不算來過九份。豎崎路是一條漫長的石階梯,是九份最具特色的“階道”,在早期是重要的交通與補給路線,石階、茶香、日式老房,勾勒出一幅懷古美景,也就是這種特殊的美,吸引著中外游客和攝影愛好者。
快樂的香腸大姐,注意看她身上的著裝細節,衣服上寫著自己的中學名字和學號,誰拍照都擺出這樣的姿勢,逗大家開心的同時,也開心了自己。她做的豬肉香腸確實很好吃。
九份是個已經被開發的景區型小鎮,它給我的感覺比較分裂,首先是那條又長又熱鬧的商業街,就像很多地方的很多古鎮一樣,游客和商品是主角;另一個感受是往山後行進,原始的狀態才顯現,當地居民和民宅,即使碰到游客,也都是形單影只的文藝青年們。
“望著朦胧的海岸線,是否還能回到從前”
九份位於台灣新北市瑞芳區,早期因為盛產金礦而興盛,礦藏挖掘殆盡後從而沒落。1990年後,因電影《悲情城市》在九份取景,九份的獨特舊式建築、坡地以及風情,透過此片而吸引國內外的注目,也為此小鎮重新帶來生機,目前已經成為一個很受歡迎的觀光景點。
根據《台北縣志》的記載,由於在清領時代初期的時候,這地方的村落住了9戶人家,每當外出到市集購物時都是每樣要“九份”,到了後來九份就成了這村落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另有當地義工李老師的說法,在當地土語中“有金子的地方”發音為goubenna,被後來的廣東移民誤作“九份”,而沿用至今。
由於九份依舊保留著日治時代的舊式建築,其主要的景觀聚集在基山街,是九份最熱鬧的街道,小吃芋仔番薯、九份第一家茶坊以及九份文史工作室都設置於此,還有觀景台可以看九份的海景;豎崎路是特殊的“豐”字道路,為九份的直向道路,絕無僅有的階梯路上有許多觀景茶館;輕便路上則是有許多九份民宿與九份金礦城懷舊壁畫。
往後山走,我們發現了一家二手書店,裡面很有感覺
現在回想,我覺得自己在九份逛得有些囫囵吞棗,可能與天色漸暗有關,但陰雲密布的黃昏,確實有一種如畫般的模樣,尤其是站在那個觀景台眺望時。如果有機會再去台灣,打算補上九份這一課。說九份文藝,不只是一首歌曲那麼簡單,還有90年代的《悲情城市》,以及宮崎駿作品中的街道原型,更多的是這裡依山而建的那些房子、那些顏色、那些久違的笑臉。
其實現在整理這些照片,我多少有些後悔,九份說大不大,但是說小真的不小,要看你打算怎麼轉。我覺得我去的地方比較有限,如果下次再去,我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後山那些民宅的區域,挖掘更多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