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生眼中的台灣:友善環保
記者謝蕙蓮/台北報導
中國大學生眼中的台灣是什麼樣子?中國西安交通大學金禾經濟研究生,
透過兩岸學術交流每年有近20人來台一個月。這些第一次到台灣的菁英學生,印象最深刻的不是世界最高的101大樓、夜市美食,而是台灣民眾的友善禮貌、環保和井然有序的交通秩序。
中國西安交大金禾研究中心碩士生,今年連續第五年來台進行學術交流,
並搜集論文資料。在台灣生活一個月,他們眼中的台灣,交通忙而不亂,
民眾熱情有禮,政府和民眾對環保的重視和垃圾分類的仔細程度,
都讓他們印象深刻。
此外,台北故宮豐富的文物典藏,南投日月潭天成美景,
和第一次在台灣南部屏東墾丁看到大海的感動,
以及台北淡水夕照、高雄愛河夜景、台北陽明山豐富的自然生態,
都讓來自中國西安交大學生很難忘。
離台灣前,中國學生們寫下參訪心得。
有學生表示,「對台灣的第一印象就是親切」、
「總體感覺台灣人比較有文化、有教養、懂禮貌…」。
他們很意外,他們在台北街頭問路,人們都會熱情回答。
台北捷運的便捷,也讓許多西安交大學生贊許不已。
他們對台北人無論搭公交車或捷運,都會主動排隊,
不會爭相上車印象深刻。一名學生寫道,他在西安過馬路,
「從來只看車不看燈。但在台北,所有人與車都由紅綠燈來指揮,
沒有人因為自己事情急而亂竄馬路」。
台灣推行多年的垃圾分類,也讓西安交大的學生驚訝。
多名學生都在參訪心得中,稱贊台灣的垃圾分類,
認為台灣的環保經驗值得中國借鏡。
有中國學生特別提到,一次和中研院經濟所教授蕭代基吃飯時,
看到他自備筷子,不使用餐廳提供的免洗筷。
蕭代基告訴西安交大學生,「我少用一雙的話,
台灣的山就會多綠一點,水也會多清一些」,
讓在場學生感動不已。由於這緣故,今年學生回去後,
計劃從交大開始推動環保活動,並從推動使用環保筷開始。
而台灣電視節目的多元和自由,也讓中國西安交大學生大開眼界。
有學生對台灣的電視節目,可以任意辱罵官員、大肆評論政治,
認為是「一種社會進步的體現,可以讓社會更加透明化」,
因為「陽光才是防止腐敗的最好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