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人說:廈門金門門對門,當我有機會到對岸的金門“串串門”,才真實地感覺到一水之隔的金門有多麼近、多麼親。
初踏上金門的水頭碼頭,心裡多少有些“異樣”的感覺,通關手續很順利,碼頭工作人員親切地微笑問好讓你一下子釋然了,都一樣嘛。站在碼頭的停車場邊上等車,我又感覺到了“不一樣”:雖然身在公共場所,這裡很寧靜,只有海風的呼呼聲,空氣格外新鮮,環境也很潔淨,包括海水。
上了車,車窗外一路草木蔥茏,低矮的民房成片湮沒在樹林裡,多少讓人感慨:金門綠化真好!剛想著,導游解說金門島自然植被達到90%以上,看來不僅是綠化,更重要的是保護得很好。在這個島上坐車真是享受,目所及處皆是綠色,山丘、果林、稻田……,有種綠野仙蹤的興奮。島上路並不寬,我看到的至多四車道,但很齊整,遠看像根素雅的帶子蜿蜒在這個島上。
金門不大,十五個大小島嶼加起來,才150平方公裡。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淵源,這個島從自然到人文風景都保存得相當好,旅游資源也成了這個島最重要的經濟來源,聽導游說盡管旅游手續繁雜,近年大陸觀光客還是像潮水一樣湧來,成倍增長。
除去軍事要地的神秘面紗,在這個島旅游,其實有更多的選擇。金門舊名浯洲,明朝時因海防“固若金湯、雄鎮海門”而得名金門,喜歡歷史文化的可以尋幽唐朝以來的史跡遺脈;島上的生態環境很好,沙灘潔白,海水清澈,特別是鳥類繁多,喜歡風光的可以回歸自然,享受野生之美;金門與廈門相似,擁有獨特的閩南文化,喜歡民俗的可以在金門感受到保存更完好的閩南民風,包括古厝、風獅爺和各種宗廟活動等;當然,最有名的還是戰地史跡,撫昔追今,讓人幾多感慨。
金門雖是一個小島,導游安排購物的花樣不少,體驗起來卻是出乎意料的愉快,其中原因至少有三點,一是金門的旅游產品質量良好,有口碑;二是服務到位,買的東西可以按離島時間直接配送到碼頭,不需要游客拎著到處逛;三是產品與當地文化結合在一起,讓游客購物的同時還可得到文化的體驗。從物質到精神都照顧到了,怎麼能不讓游客高興地大包小包帶東西?就這麼一個小島,除了有名的鋼刀、貢糖、高粱酒之外,還推出了面線、高粱醋、瓷器、藥品等特產,讓人目不暇接。更有甚者,我的同伴在離開的當天特別訂制了珍珠奶茶,帶上這個地道的口味回廈門。
除了購物,金門在其他旅游細節上同樣做得很好,例如游客可以在碼頭免費拿到裝幀精美的旅游系列指南,天氣熱的正午可以在森林公園裡觀看金門鳥類記錄片,孩子們喜歡的動植物還可以通過拓片免費得到……,金門人能把旅游資源開發得如此之好,翻出這麼多討喜的花樣,值得同業學習。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們參觀了一個鄉鎮上的民俗博物館,走進去時裡面的管理人員正在電腦上整理文物檔案,和她交談後我才知道,她屬於義工,館裡的文物或是鄉民捐贈或是免費借展,不由讓我想起錢穆先生的觀點:一個國民應當對已往歷史略有所知,尤必附隨一種對以往歷史之溫情和敬意。在這個小小的博物館裡,我感受到的恰恰是這種溫情和敬意。
夜色下,金門的街景並不繁華,道路兩邊的建築普遍比較破舊,沒有流光溢彩的霓虹燈,沒有光鮮林立的時尚店鋪,沒有車水馬龍的都市喧囂,最繁華的街道可以用腳丈量,路邊老人們搖著蒲扇納涼,小孩們仨倆嬉鬧,我直覺年輕人比較少,一問才知道,許多年輕人在這個安靜的島上呆不住,喜歡出外去打拼,等到老了反而願意回到這裡頤享天年。走在這樣的街道上,我恍然有種時光倒流的錯覺,一種熟悉的小時候的感覺。走累了,在路邊攤坐下來叫一碗有名的海蛎面線,海蛎新鮮,面線滑嫩,果然好吃,老板微笑著問:廈門來的?我們笑著答:廈門來的。
月光皎皎,海風涼涼,一切那麼寧靜,那麼祥和,這樣的感覺,我相信在場的每個人都很舒心。
關於金門
金門島位於福建九龍江口,與廈門島比鄰,除本島外,尚有烈嶼、大旦及周圍大小島嶼15個,總面積約為150平方公裡,島的東西兩端寬,中央窄,形如金錠狀。金門舊名浯洲,又名仙洲、浯江、滄浯等。唐德宗貞元年間,泉州置牧馬區五處,浯為其一;宋朝時開發山海之利,設堰築埭,劃金門屬同安縣轄;1915年,金門始設縣治。
更多游記分享:http://blog.sina.com.cn/lixiaoxing
(金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