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一條橫貫東西的中橫公路,總長300公裡,一路在險峻峭壁上穿行,大部分為易崩地段,建時極其艱難,建好後又數通數斷,最近一次是1999年9·21”大地震,距離震中不遠的中橫公路西段全部中斷,至今12年了仍處於“封山”之中。
這條路1956年開建,1960年建成通車。當時蔣經國任“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委,正是這個機構承擔中橫公路的建設。蔣經國動員一萬多名退役老兵參加,這批老兵經過簡單輔導,就上山了。當時沒有大型施工機具,老兵們的工具只有錘子、鑿子和炸藥。他們用了近四年的時間修通了這條路,為此犧牲了212人,負傷700多人,通車後建有長春祠,安置亡靈,至今仍被封在斷路中,不得往看。
中橫公路是台灣十大建設期間建起來的,那時期台灣資金緊張,除美援之外,蔣經國還不得不向沙特借錢。
大陸客在台灣旅游,基本走一樣的路線,其中一項就是走太魯閣。太魯閣是條大峽谷,山腰上的公路是中橫公路東段,我們是沿著花蓮過來的支線進入中橫公路的。人們亂紛紛地下車,領了安全帽,步行游覽。太魯閣峽谷非常深邃,溝中有大量巨型滾石,往下看會頭暈。那裡的山都是立陡立崖的,青石嶙峋。公路修在半山腰上,因為山體陡峭而不能修明路,所以多是掛壁公路,所以是非常壯觀的。有人說,2010年就有一位沈陽女游客在這裡被滾落的石塊砸中,壯烈犧牲。那天一直下著雨,山間雲霧缭繞,我們的衣服都被淋濕了。出了太魯閣峽谷,才見到一座牌樓,上書“太魯閣國家公園”幾個字。我們在這裡倘佯了一陣兒,上車繼續行程。
我對這段路印象深刻,回來後查了一些資訊,得知中橫公路的一些密辛,使我很驚訝。有一份資訊分析,中橫公路的經濟、軍事意義並不是很大,當時為什麼要花4.3億新台幣,需要靠吊索、斧子、炸藥、人工來修這麼一條公路?資訊分析,是要解決大陸來台退役老兵就業、安置問題。又是老兵!看來在當時他們是個麻煩。在中橫公路沿線,還規劃了43個安置點,用於老兵及家屬居住。中橫公路建成以後,幾乎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因塌方而“封山”,因此裡面的居民也經常與外界隔絕。
有時想想,國民黨剛到台灣的那一二十年真是不易啊。
到達台北後,我們還去參觀了士林官邸,蔣先生抵達台北後不久就搬進了這裡,一直住到逝世,看著樹間那青色的樓房,心裡很是感慨。蔣先生就是在這裡策劃了人人有地種的土地改革,又策劃了十大建設,台灣經濟到六十年代就開始起飛了,成為亞洲四小龍。1978年蔣經國出任台灣第六任總統,到1987年7月14日,蔣經國發布命令,宣告台灣地區,包括台灣本島和澎湖地區,自15日零時起解除戒嚴,同時取消黨禁等。
那時有個錢復,時任台灣駐美聯絡處主任,後來曾任行政院院長,自稱在取消戒嚴中起過關鍵作用。錢復在回憶錄中稱,他在1986年3月返台後曾到中山樓和蔣經國談了一小時。他利用機會報告,美國政府將對台灣的人權狀況認真檢視,如不理想則不能獲得軍售。
他具體請求蔣經國結束“戒嚴時期”,以改善台灣在國際上的形象,他說:“這一段話,我說了約半小時,蔣‘總統’很慈祥地聽,沒有打斷我,等我結束以後他回答說:我曉得你在這個問題上受了許多委屈,我要告訴你,這個問題我也想了很久,不能做,做了會動搖‘國本’的。”
但幾個月以後,蔣經國改變了主意,是什麼使他改變了主意?原因可能很多,但美國政府對台灣人權的“關切”,不能獲得軍售等等的態度,不可能不影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