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同時公布的蘇州拙政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名園。1998年12月2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也是首批國家AAAAA級景區。
頤和園,按其游覽路線,可以分為南湖島景區、文昌院景區、宮廷區、諧趣園、後溪河沿岸景區、後山景區、前山景區、萬字河沿岸景區和西堤景區等九大景區。
頤和園宮廷區景點大全
1、頤和園東宮門、仁壽殿一帶景點
東宮門、仁壽殿一帶是頤和園宮廷區的“外朝”部分,始建於乾隆年間,光緒時重修。由大殿、配殿、庭院、宮門、朝房、影壁、牌樓及石橋和廣場構成。建築群沿東西方向依次排列,按照皇家建築的統一模式,建築逐漸升高,空間層次由曠到聚,形成一組格局嚴謹、布列有序的東西軸線建築。
頤和園涵虛牌樓 涵虛牌樓聳立在東宮門外,是一座三門四柱七樓的木構大牌樓。牌樓東西向坐落,庑殿歇山頂,前後檐有龍鳳透雕花板。東面額曰“涵虛”,西面額曰“罨秀”,巧妙地點出了頤和園清幽恬靜、山青水秀的主題,可以視為是頤和園山水樂章的“序曲”。涵虛牌樓是從東面進入頤和園的第一座建築,從圓明園一路行來,遠遠就可看到它的形象,而當近到它的眼前,萬壽山佛香閣的景致正處在牌樓柱枋構成的畫框之內,頤和園這一精美絕倫的巨幅畫卷由此緩緩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頤和園涵虛牌樓
頤和園東宮門 東宮門在清漪園時名大宮門,重建後改稱東宮門。坐西朝東,面闊5間,歇山式頂,為三明兩暗式,柱高3.8米。明間面東額枋柱上懸掛光緒帝御書的“頤和園”金字大匾,裝修3間實塌大門,每扇門上橫豎各排列9顆鍍金園釘,有四個門簪。宮門前原為斜坡式台階,1937年5月24日,從圓明園安佑宮廢墟上移來一塊雕龍雲路陛石,安置在台階的中央。門前兩側,一對銅獅蹲踞在漢白玉石須彌座上,南雄北雌。宮門南、北兩側各有一座懸山頂罩門。清朝,帝後入園走中間的大門,其余的人員分別由兩邊的側門進入。
頤和園東宮門
頤和園內朝房 內朝房又稱南、北九卿房,位於東宮門內的小庭院兩側,南北各有9間房屋,中三間有廊,建築面積73平方米。因在清代是六部九卿值班的地方,故稱為南、北九卿房。
頤和園仁壽門 仁壽門在清漪園時稱二宮門,重建後稱仁壽門,是從東宮門入園的第二道宮門。仁壽門是牌樓門、衙署儀門與寺廟棂星門相結合的形式,柱高6.14米。牌樓為2柱一樓,庑殿式頂。門上懸滿漢文“仁壽門”額。仁壽門的左、右各有一個長7.2米青磚影壁,庑殿式頂,上有磚雕浮龍,是頤和園內惟一的一座磚雕影壁。影壁與紅牆連接,左右各有一個小隨牆門。
頤和園仁壽門
頤和園仁壽殿 始建於乾隆年間,原名勤政殿,光緒時重修,並引孔子《論語》中“仁者壽”的語意改為今名。仁壽殿在仁壽門內庭院的正中前面有一塊巨大的湖石作為屏障。兩側為面闊5間的南、北配殿,配殿後有後罩房。仁壽殿前的露台上,陳列著4只乾隆年間鑄造的銅鼎爐,及銅龍、銅鳳、銅缸各1對,上面有“天地一家春”的款識。院中還有一只造型怪異的銅麒麟。大殿面闊7間,進深5間,周圍有廊,柱高5.53米。歇山式屋頂,明間外檐柱間懸掛用滿、漢2種文字書寫的匾額“仁壽殿”。殿內明間正中有地平床,設象征封建皇權的九龍寶座,上方懸掛匾額“壽協仁符”,配以楹聯“星朗紫宸明輝騰北斗,日臨黃道暖景測南榮”,既是帝王自勉,也是歌頌帝業的輝煌。另外,殿內還有10余塊單匾,其內容有稱頌帝業的,象“大圓寶鏡”“景星朗耀”“海涵春育”“濊澤旁敷”“德風惠露”“春晖承暄”;有帝王自勉的,如“無暑清涼”;有吉祥祝福的,“安樂延年”“壽恺禔康”;有贊美景色的“碧岫晴煙”等等。原勤政殿內還有兩幅表明帝王理政准則和方針的楹聯,“念切者豐年為瑞賢臣為寶,心游乎道德之淵仁義之林”和“義制事禮制心檢身若不及,德懋官功懋賞立政惟其人”,這兩聯與原殿名是非常契合的。
仁壽殿南北配殿均面闊5間帶後罩房,柱高4.11米。
仁壽殿迤西,玉瀾堂迤東的地段在清漪園時期是宮廷區與苑林區的交接處,按皇家規制必須加以屏障以嚴內外之別,故用假山、疊石、花木來代替牆垣和圍廊,使得空間既隔又透,不失園林的氣氛。從仁壽殿南側穿過一帶土崗曲徑進至玉瀾堂前,景色豁然開朗,一派湖光山色於不經意間呈現眼前,此為中國古代建築“欲放先收”、“欲揚先抑”造景手法的典型運用。www.lvyougl.com
頤和園仁壽殿
2、頤和園玉瀾堂、樂壽堂、德和園一帶景點
頤和園宮庭區的“內寢”部分以樂壽堂為中心,包括玉瀾堂、宜雲館等幾組大型四合院建築群和德和園、壽膳房等娛樂及生活輔助建築,是帝後起居活動的區域。乾隆時期,這裡僅為帝後游園時休息飲宴的場所,屬於苑林區的一部分。重修頤和園後,玉瀾堂改為皇帝的寢宮,宜芸館改為皇後的寢宮,樂壽堂改為慈禧太後的寢宮,此處成為宮廷區的“內寢”了。“內寢”部分屬居住建築,故采用北京傳統四合院住宅的修建形式,各個院落按帝、後的禮制級別,在建築布局和尺度設計上不相雷同。全部建築用游廊聯接成為一個整體。
頤和園玉瀾堂 始建於乾隆年間,光緒時重修。玉瀾堂在清漪園時是乾隆帝的書堂,頤和園時被作為光緒帝的寢宮。正門玉瀾門,采用了中國傳統四合院住宅建築中王府大門的形式(殿式門),面闊3間,坐北朝南,柱高3.47米。正殿玉瀾堂,面闊3間,外帶東、西耳房各2間。明間外檐匾額“玉瀾堂”,語出晉代詩人陸機的詩句“玉泉湧微瀾”。殿內外的2副楹聯“渚香細裛蓮須雨,曉色輕團竹嶺煙”及“曙光漸分雙阙下,漏聲遙在百花中”,形象地點染出玉瀾堂煙雨朦朦、荷香細細、水光浸曉、曙色映階的迷人景觀。
玉瀾堂的東配殿霞芬室、西配殿藕香榭均為面闊5間的硬山頂穿堂殿,霞芬室前後檐“障殿簾垂花外雨,埽廊帚借竹梢風”和“窗竹影搖書案上,山泉聲入硯池中”的楹聯,展現的是一派簾外細雨潤花、和風拂竹、室內泉聲竹影、墨香滿案的美景。藕香榭前後檐“玉瑟瑤琴倚天半,金鐘大镛和雲門”“台榭參差金碧裡,煙霞舒卷畫圖中”的楹聯,則將玉瑟瑤琴、金鐘大镛共鳴的天外之音,與煙雲缭繞、金磚碧瓦的如畫仙境,共同呈現在世人眼前。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光緒帝囚居於此,2座穿堂配殿內橫砌一道磚牆,封閉了東、西出口,清雅宜人的書堂從此變為淒苦寂寥的牢籠。
頤和園玉瀾堂
頤和園夕佳樓 玉瀾堂後面的庭院正中,是用北太湖石疊起的2座假山,院西臨湖建有夕佳樓,其名出自陶淵明《飲酒》詩中“山氣日夕佳”句,意為觀賞夕陽佳景之樓。夕佳樓坐西朝東,為2層硬山頂。檐、柱間的幾副匾聯“隔葉晚莺藏谷口,唼花雛鴨聚塘坳”“錦繡春明花富貴,琅玕畫靜竹平安”“鳳生闾阖春來早,月到蓬萊夜未中”“雨晴九陌鋪江練,岚嫩千峰疊海濤”,生動地描繪了此處當時莺啼鴨鳴、花竹扶搖、水澄山清、皓月當空的迷人晚景。夕佳樓樓式的建築在平面上突出於院牆之外,立面上高出於平房之上,既便於遠眺,又打破了沿湖建築群體的平板單調感,突出了萬壽山東部建築群體輪廓線的起伏。
頤和園夕佳樓
頤和園宜芸館 始建於乾隆年間,光緒時重修。宜芸館在清漪園時為乾隆帝的書庫,頤和園時為光緒皇後隆裕的寢宮。它與玉瀾堂建築群相連,按布局可視為玉瀾堂的後院。由宜芸門、宜芸館、近西軒、道存齋及游廊組成,庭院稍小於玉瀾堂。宜芸門位於玉瀾堂北側,是宜芸館建築群的入口,為垂花門形式。正殿宜芸館坐北朝南,面闊5間,明間懸有“宜芸館”蝙蝠式匾,勾連搭式屋頂,前面硬山後面懸山。東配殿道存齋與西配殿近西軒均面闊5間,均為硬山頂。院內南側廊後檐白粉牆上,東、西各嵌有5塊乾隆帝所臨名家墨刻石。1979年,因為游人擁擠,正殿中間拆成通道,門窗改為大槅扇門可隨時摘下安上。
頤和園宜芸館
頤和園樂壽堂 始建於乾隆年間,光緒時重修,清漪園時是一座佛堂,頤和園時是慈禧太後的寢宮。樂壽堂在宜芸館的西北面,是“內寢”建築的主體,為一組前後2進,左右各有跨院的大型四合院落,院中以低矮的游廊聯接各建築物,分劃庭院空間。整個院落由水木自親宮門、樂壽堂、後罩殿、東西配殿、東西跨院、游廊及值房等組成。
頤和園樂壽堂的宮門曰水木自親門,緊靠昆明湖,為5間穿堂殿門前有1座石造雕欄碼頭,是慈禧太後從水路出入頤和園上下船的地方。碼頭上2根高達丈余,頂部呈半圓形的燈桿,屹然挺立,每夕燈亮時,照耀水面,宛如皓魄當空。殿的兩側各有一條長長的白粉牆,牆上裝飾著形狀各異的什錦玻璃燈窗,透過各式窗框南望,是一幅幅各具風致的湖景畫面。臨湖駁岸裝有漢白玉雕欄,雕欄粉牆弄影於碧波之上,與山影相襯,明淨妩媚,別具風情。
從水木自親宮門進入,就到達了樂壽堂前開闊豁達的主庭院,院中點綴著一塊巨大的山石青芝岫,很自然的成為宮門內的照壁。堂前對稱地排列銅鹿、銅鶴、銅瓶等宮廷小品,庭院內栽植玉蘭、海棠、牡丹等花卉品種,顯得開朗、清麗、典雅而又有濃重的生活氣息。
頤和園樂壽堂正殿,依山傍水,坐北朝南,面闊5間,殿前檐明間懸掛“樂壽堂”匾,堂內是一副自噓德政的楹聯“億載诒謀德超千古,兩朝敷政澤洽九垠”。樂壽堂內共懸有10余塊匾,多為祝福取吉之意,如“慈晖懿祉”“畫圖金碧”“雲榭風廊”“阆風凌霄”“太液雲凝”“春波畫舫”“煙霞舒卷”“萬壽無疆”“宜芬散馥”“三島風和”“惠藹和風”“三秀華芙”等等。清漪園時樂壽堂原為2層,面闊7間,明間向南凸出5間,朝北凸出3間,以加大進深。內部兩旁作成仙樓,樓下是書齋,樓上供佛,形制與紫禁城內寧壽宮的樂壽堂相同。光緒十二年重建之後,改為現在平面呈“十”字型的單層建築,屋頂采用了前後勾連搭的處理,使整個建築並不顯得體量過巨。www.lvyougl.com
頤和園樂壽堂正殿前東、西側各有配殿5間,懸掛蝙蝠式匾,東配殿東曰“潤壁懷山”、西曰“舒華布實”,西配殿東曰“仁以山悅”、西曰“景福來並”。2配殿北面各有耳房2間。正殿東西各有3間硬山頂值房。殿後還有9間罩房(後九間),坐北朝南,硬山頂。
頤和園樂壽堂 慈禧太後的寢宮
頤和園永壽齋 永壽齋位於樂壽堂的東跨院,慈禧太後寵信的太監李蓮英曾在此居住,故俗稱總管院。建築為一獨立院落,由永壽齋正殿、前殿、東配殿、耳房及東面跨院組成。院西牆有垂花門與樂壽堂院相通。這組建築修建於光緒十七年,為樂壽堂主體建築的輔助生活用房。院南面有八角屏門,迎面為永壽齋前殿,前殿後是永壽齋正殿。正殿坐北朝南,勾連搭雙卷硬山屋頂。正殿東側有一座硬山頂配殿,配殿前有一眼水井。殿東另有一小跨院,內建硬山頂正殿5間,坐東朝西。殿南、北各有耳房2間。
頤和園永壽齋 李蓮英居住的永壽齋
頤和園揚仁風 位於樂壽堂西跨院中。西跨院是一座非常幽雅的小庭院,院門形似滿月,院內有一“凹”形的荷池,朱欄沿池曲折,粉牆依山宛轉,隨山勢起伏布置假山疊石,酷似江南園林景色。小院南面入口鄰邀月門,院東牆有垂花門與樂壽堂相通。院中北端最高處坐落著一座小殿——揚仁風。殿名出自《晉書.袁宏傳》:袁宏被派往某地作官,謝安贈扇送別,袁宏機敏地表示自當奉揚仁風,撫慰百姓,不負厚望。揚仁風坐北朝南,歇山頂,柱高2.99米。小殿建築形制為扇面形,被稱為扇面殿,其漏窗以及殿內的寶座、香幾、宮燈等均為扇面形,殿前地面也用漢白玉嵌砌成扇骨形,極為別致。遠遠望去,揚仁風就好似一把似開欲合的折扇,妙趣橫生。清漪園時,院中水池北面還有一座大殿——樂安和。樂安和面闊5間,後出抱廈,兩側和後部有夾層的仙樓,道光年間被拆毀後迄未恢復。
頤和園揚仁風
頤和園德和園 位於仁壽殿的西北側,始建於光緒十七年(1891年),是一組大型的戲園建築,前後4進院落,以3層的大戲樓為主體,包括園門、大戲樓、看戲廊、頤樂殿、後罩殿、配殿、後垂花門等建築物,依次排列成為一條南北的軸線,這條軸線與萬壽山東麓山脊上的景福閣的中軸線對位重合,樓閣相望,互為輝映。
頤和園德和園
頤和園德和園的大門面闊1間,硬山頂,坐北朝南。門內為建築群的第一進院落,東南和西南面各有群房12間,修建成“L”形狀,硬山式屋頂。
大戲樓在第二進院落內,是德和園的主體建築。戲樓高21米,分3層,卷棚歇山頂,坐南朝北。下層戲台寬17米,進深16米,檐柱高4.48米。中層戲台寬12米,上層戲台略小一點。戲台的台明高1.2米,東西各有3個漢白玉通氣孔。在下層戲台的後面有1座3間的仙樓,仙樓與戲台台面之間連接著4座仙橋。為表演大切末戲的需要和增強演唱效果,在下層戲台底部開挖了1口深10.1米、上口徑1.1米、下口徑2.8米的磚井。磚井的東、西、北三面還開挖了5個見方約1米、深1.28米的水池,既可供演出時制造噴水效果,又可以借水音增加演唱的共鳴效果。與這5個水池相對應,在中、上層戲樓上面建有5部滑車。演戲時可以上下配合,同時表演有水法、戲法的大切末戲。戲台上的匾聯非常有特色,下層匾額“驩胪榮曝”喻示為帝王獻藝榮耀快樂,所配楹聯“山水協清音龍會八風鳳調九奏,宮商諧法曲象德流韻燕樂養和”,更是充滿了對這座皇家戲台的贊歎。中層匾額“承平豫泰”和楹聯“七政衍玑衡珠聯璧合,四時調律呂玉節金和”,為人們描繪了一幅太平盛世、人才濟濟、歌舞升平的景象。上層匾額“慶演昌辰”以及楹聯“八方開域皆為壽,兆姓登台總是春”則指出了戲台承擔的一項重要而榮耀的任務——為帝王祝壽。戲台後部毗連2層的扮戲樓,扮戲樓面闊5間,後出抱廈3間,柱高12米,與戲台勾心斗角,緊密相連。www.lvyougl.com
頤和園德和園大戲樓
頤和園頤樂殿 頤樂殿與大戲樓相對,又稱看戲殿。殿前後出廊、面闊7間,坐北朝南。歇山式屋頂前檐外金柱間額枋上皮懸掛滿漢文“頤樂殿”匾額。從北京圖書館輿圖組珍藏的一份德和園地盤圖樣上可以見到這座大殿最初的設計為2層,實際修建時改建為現在的1層,但為了奉迎慈禧太後的興趣和需要,建築並沒有縮減原設計的尺度,反而更加高大、華麗。看戲廊在頤樂殿的東、西兩廂,共38間。廊為硬山頂,1950年,在廊子的基礎上加門窗改為房屋。現為展室。
頤和園頤樂殿
頤和園頤樂殿內慈禧太後看戲的寶座
北京旅游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