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 水稻歷史
《周禮》記:“東北曰幽州……其谷宜三種。”“鄭玄注三種,黍、稷、稻。”北京地區古稱幽州,2300年前就有種稻的了。
順義魯各莊文革前曾有一座張堪廟,紀念的是東漢初年的漁陽太守張堪,廟裡壁畫上描繪了水稻植播的全過程。這是北京地區較早的種稻記載,史料《東觀漢記·張堪傳》記載他:“開治稻田八千余頃。教民種作。”位於“狐奴”(今懷柔)的八千余頃稻田就是見證。
此後,北京地區的稻作從未停止。三國時征北將軍劉靖率部下,截引永定河水,修戾陵堰,使水東入高梁河,“水灌溉薊城南北,三更種稻,邊民利之。”北齊“開督亢舊陵,設置屯田”,直到現在房山區長溝一帶與相鄰的涿縣“稻地八村”仍是一片老稻區。根據賈思勰《齊民要術》內容,當時的水稻已有旱稻、香稻、糯稻等品種,還有選種、浸種催芽、播種時節、插秧期、除草、灌溉、收割、輪作等一系列規律性總結。
北京地區的水稻發展隨著漕運的興衰而變化。元代,南糧北運多依賴大運河漕運。郭守敬開通惠河,使海澱一帶稻田大有發展。此後,開發畿輔水利,明清兩代,不僅招募南人開墾京西水田,據傳康熙還引進南方稻種,親自試種,選育了新品種“御稻米”,乾隆也引進南方稻種,育成“紫金箍”,明清時期形成諸如京西稻、玉堂稻、清水稻等優質品種。
玉泉山下試驗出京西稻
“京西稻米香,炊味人知晌,平餐勿需菜,可口又清香”。
——老北京民謠
位於六郎莊村附近的海澱公園游人稀少。一塊標有英文“paddy field”的指示牌,引導人來到稻田風景區。上一年割剩的枯黃的稻茬,像修刮後的胡茬,矗立在干涸的黃土地上,路人甲在旁哼唱周傑倫的《稻香》。
據公園保安介紹,公園管理處正准備將這裡封起來,等待五月的播種儀式。民間傳統是“冬至後一百一十日可播種”,每年的五月和十月,公園都舉行播種節和收割節。因此稻田旁放著碾米磨、實心水井、石牛石娃等用以營造“稻香小院”的擺設。
海澱公園緊鄰頤和園,大門內掛著“暢春園”等招牌暗示它與皇家園林的遺址的淵源。六郎莊曾是清代京西稻試驗田的代表。
“北京地區的水稻種植基本都是傍著河流走的,比如白河、永定河,即所謂‘龍王地’,六郎莊的京西稻用的是玉泉山和西山的泉水灌溉。在上世紀50年代,地下水資源豐富,海澱還有不少自然噴泉。”中國農業大學農業史專家楊直民說。
“小時候聽老人說,慈禧太後就很愛吃京西稻。”六郎莊的高姓老人說。史料記載,慈禧太後每次傳膳都要128道菜肴,京西稻、南苑稻等則是她指定的白米飯。早年這裡的主婦做飯時,會將一點精貴的京西稻混合在小米中一起蒸,噴香,叫作“二米子飯”,熬出的粥,則頃刻間上面就會結一層米皮。
“京西稻,是指北京西郊萬壽山、玉泉山周邊地帶生產的優質粳型稻米。米粒圓潤,晶瑩明亮,富有油性。”在海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申報表上,專家這樣定義京西稻。
京西稻不僅是稻種,還作為清代帝王體恤民情、重視農耕的歷史代表存在著,“是我國農業歷史上唯一由皇帝親手種植的糧食作物。備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重視。”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農業生物技術研究中心專家李增高介紹,他畢業後分配到北郊農場,研究水稻40余年。據他研究:“現存的《清高宗(乾隆)御制詩文全集》中以京西稻風光為題材的即景詩,就有百首。”
在《幾暇格物編·御稻米》篇中,康熙記載了自己的實踐。他將南巡帶回來的稻種試種在玉泉山下,這種在南方可以一畝收三四石的稻種,到了玉泉山下一畝只收了一石,這是京西稻的開始。後來,他到福建巡視,發現福建用雞毛等能使“禾苗茂盛,亦得早熟”。康熙受此啟發,回到北京後也依照此法在玉泉山泉水灌溉稻田時用豬毛、雞毛,果然早熟豐收。
中南海裡培養御田胭脂米
黑山村烏莊頭交租,在上繳的賬單上,僅稻米一項就分了4個等級,常用大米1000石,“御田胭脂米兩石”。
——摘自《紅樓夢》第五十三回“寧國府除夕祭宗祠”
從數量上看,一年才得御田胭脂米兩石,可見極為珍貴。而《紅樓夢》七十五回中,尤氏捧過一碗“紅稻米粥”,也是指御田胭脂米。即御稻米,這種米煮熟後,呈胭脂紅色,又稱紅米。曹雪芹之所以知道“御田胭脂米”,主要是他的父親為江南織造曹頫,其祖母為李煦的妹妹,而康熙在江南推廣御稻米時,把這個任務交給了蘇州織造李煦,曹頫也從李煦那裡領得稻種,在江寧推行雙季稻同時,也在自家稻田裡種植。
中南海豐澤園內,康熙曾治田數畦,這裡成為皇帝的小規模試驗田。一次他“忽見一科高出眾稻之上,實已堅好。因收藏其種,待來年驗其成熟之早否,明歲六月時,此種果先熟,從此生生不已,歲取千百,四十余年以來,內膳所進皆此米也。”用單株選擇的方法,用十年時間一穗單傳,培育了一個御稻的新品種。這就是《紅樓夢》裡的“御田胭脂米”。
“這是北京地區有早稻之始。”李增高說。“隨後康熙不僅在京西名園推廣種植御稻,還賦詩以表深情,並將此御稻往長城以北的承德地區推移試種成功,從此長城以北始飄稻香。往南,他在蘇州設試點,並將這項任務教給蘇州織造李煦,將此稻種推廣到江西、安徽、浙江等省,均獲成功,促進了江南雙季稻的發展,增加了稻谷產量。”康熙被譽為唯一一位育種家皇帝。
此後的雍正進行水利營田,乾隆在疏浚昆明湖、擴建皇家園林的同時,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水庫以滿足各大名園用水和灌溉。
19世紀時,英國的來訪者拍下了頤和園佛香閣下的千頃稻田,這是古代中國水稻種植的巅峰期。在房山南尚樂鄉高莊、石窩一帶盛產“石窩稻”,在北小營鄉東府一帶盛產成熟後呈淡藍色的“清水稻”等優良稻種。京西稻因皇族培育而興盛,水稻種植也隨著帝國的瓦解而跌入低谷。雖然在西直門外的樂善園舊址上的農事試驗場裡引進過意大利、日本、朝鮮、荷蘭等稻種進行試種,得到“北京白馬尾”、“江蘇鐵粳”和“香糯稻”等優良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