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大樓是湖北省政府駐京辦事處所在地,也是湖北要員來京下榻的地方。正門朝西面路,一走進那兩扇價格昂貴的德國進口“多瑪”轉門,就能看到十來米高的大堂裡,四壁和地面貼滿了意大利的名貴大理石“金花米黃”,大堂朝西是一整面9米多高的無框吊掛式玻璃幕牆,使整個大廳顯得氣派敞亮,挑廊的牆上刻著湖北的著名文物——編鐘的圖像。
在這種很湖北的氛圍裡吃湖北菜是一種享受,並且這裡連廚師帶服務小姐都是從湖北找來的,作為一個省政府機構,他們挑的這些工作人員當然都是湖北最好的,所以菜的質量和服務自然是沒的商量。
我沒有去過湖北,但很喜歡吃湖北菜,我覺得湖北菜的做法有著南方菜式普遍具有的那種精致,但又不象淮揚菜那麼甜,原料呢,又比廣東菜更家常,很平易,很解饞,這一點上有點兒象川菜,但遠比川菜高檔。這也許是因為我從來沒在四川駐京辦事處吃過飯的緣故,街上的川菜當然比不上星級酒店裡的高級廚師的手藝。
有一道菜是這裡廚師的絕活,端上來乍看只是一盤扣肉,一寸見方的小肉塊整整齊齊的擠在一起,嚴絲合縫,象一塊整的一樣。每塊肉方夾起來,才發現是薄薄的肉片卷成的,每塊抖開有一尺多長。色香味就不必說了,這道菜賣的是刀工,據說一份菜光切就得兩個多小時,當然沒事不能總擱在菜單上讓人隨便點了。
不常預備的還有面窩、豆皮、熱干面等湖北小吃,很費工,做得非常精致。聽湖北人說這在武漢街上不過是家家戶戶每天早上端著個鍋出去買的早點,在北京就特別稀罕。南方人在北方總覺得吃不好,這怎麼說呢,我倒覺得從街上賣的飯菜看,北方的確實不如南方的,但要是自己家裡做的話,那就不好這麼說了,你可千萬不要把速凍餃子和方便面等同於北方家庭的飯食,這兩樣東西在我那兒從來都不許進門的,它們根本就是在敗壞我最喜歡的兩種家鄉飯的名譽。
其實湖北大廈裡有幾道常備的特色菜也非常不錯,比如有好幾回和他們的工作人員一起吃便餐,上的那一缽海帶炖排骨味道就相當不錯,裡面加了切成小塊的臘肉,這是我平時在家不常吃的。還有就是那兒的幾道蒸菜,湖北菜以“沔陽三蒸”最為著名,湖北大廈的粉蒸肉味道真是一絕,片切得很大很薄,與我們平時的做法不同,不放醬油,呈很好看的粉紅色。那道裝在小籠屜裡擺上來、表面灑著碧綠蔥花的蒸白蘿卜絲更為誘人,真正的粗料細做,味調得讓我想不到的好。
往排骨湯裡加上臘肉和海帶這很好辦到,放砂鍋裡面耐心炖就是了,我現在也已經會這麼做。粉蒸肉我還是學不來,不擱醬油家裡有人不干。北方人不知為什麼很難接受色彩淺淡的葷菜,所以炖肉總願意炒一下糖色。至於蘿卜絲蒸的時候加的到底是米粉還是面我問來問去最後也沒問出個結果來,也就沒去試,面窩、豆皮什麼的工具不湊手也當不了飯當然就算了。所以盡管我喜歡吃湖北菜,可始終學不來,好在除了每年人大開會期間,湖北大廈的餐廳都大敞著門對外接待,實在想吃就去那兒好了,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