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逛在金街的東方廣場,看眩目的鑽石、看落地玻璃櫥窗中的名牌服裝;坐在三環的公交車上,看擁擠的車流、看窗外掠過的林立高樓;走在國子監前的聚賢街,看濃密的樹蔭、看古香古色的牌樓;穿梭在大柵欄的胡同裡,看斑駁的門墩、看老字號的門臉……行在北京,你看到了什麼?
曾在夏日的凌晨四點經過西單,繁華都還未醒來,街邊有兩位老人悠閒的打著太極拳,零星跑過幾名晨練的人……可否見過如此寧靜與平和的西單?曾在冬日的深夜路過國貿,無數霓虹不甘寂寞地閃爍著,映紅了城市上空,密密的路燈向不同的方向延伸,漸漸沒入黛黑的天際……車行漸遠,夜色漸濃,城市的燈火於瞬間印在腦海,和著寒夜中突如其來的孤單……
北京,總給我太復雜的感受,古老而年輕的,傳統又現代的、博大且深厚的……它交錯著、融合著,把眾多側面豐富地呈現在每個人面前。因為想更真切的感受它、了解它,我試著變換角度去體會這個城市,於是觀景點、游胡同、看展館……一路上總有些多多少少的感悟留在心底,在此摘幾個知者不多的片斷,與共同生活在這個城市的朋友們分享:
鬧市中的院落
在繁華異常的王府井大街旁,隱藏著一處小小的院落:從新東安商場向西北方步行不到十分鐘,拐進一個不起眼的胡同,你會看到一個簡樸的門牌,上面刻著——老捨故居。
是的,這就是老捨先生居住過的地方,典型的北京民居四合院風格。小小的院子,簡潔而干靜,屋裡陳列著主人生平的圖片和資料,還有一間是先生的書房,房中一切都保留著昔日的模樣;院中先生當年種下的樹木依舊生機勃勃,而先生已逝,只留下這個小小的院落靜默在鬧市旁。
翻看留言,有一位外地的中學老師來京出差,僅有的一日閒暇用來尋訪先生的遺風,留言中真摯的懷念與敬意溢於言表。而我,倒不知該說些什麼,那就安靜地離開吧。
院落外咫尺之地就是聞名的商業區,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誰會留意它呢?觀光購物的游客不會知道它的存在,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們也會漸漸將它遺忘,就讓它靜默吧,先生有知,也應不喜人去打擾他的清修。
穿越時光的胡同
你知道袁崇煥嗎?看過金庸《碧血劍》的朋友都會一笑:“那不是袁承志的父親嗎?”
你知道他手下一位姓佘的義士嗎?當年崇祯皇帝指忠為奸,令袁督師慘死街頭,他不是那位冒死偷出督師頭顱的謀士嗎?
你知道他所發的佘家世代要為督師守墓的誓言嗎?知道,為“忠義”二字,令人敬佩!
你知道這個誓言可以恪守多久嗎?……都幾百年了,早就是歷史掌故了吧?
不!這些不是掌故,它就在我們身邊真真切切的存在!佘家後代恪守諾言至今!經歷了十七代人,370多年啊!
一起去尋訪現在的情景吧:從崇文門繁華的新世界商場往東,沿小街道步行兩站地,就來到東花市斜街52號,門口的標識依稀可辨——這就是袁將軍祠——佘家世代居住守護的地方。破舊的祠堂從文革起早已成為十幾家居民的住所,院內雜亂不堪;其中狹窄昏暗的兩個小屋就住佘家後代,小屋內異常簡陋,真懷疑自己來錯了地方。
一位60多歲的老太太出來問我們找誰,當得知我們是特意來尋訪將軍的,她略帶高興地說前不久幾個清華的學生也來過。原來她就是佘幼芝老人——佘家第十七代守墓人,也是唯一的女守墓人。就這麼找到了?所有的傳聞、野史、還有那一份誓言,都真真切切的擺在了眼前!總有些難以置信的恍惚,懷著一份敬意望著老人,就好像貼近了一段歷史,是從未有過的那般真實!
老人招呼我們進屋,在那個老屋,在那日下午,我們聽老人講述將軍的事跡、講述他的忠烈、他的冤屈……後來又跟著她去拜谒將軍(她只稱呼袁大將軍)的墓碑,墓不大,老人每天來為其清掃;墓旁邊有一個更小的碑,老人說那是佘家祖先的,要生生死死守護將軍。當年佘家祖先冒著滿門抄斬的危險偷出將軍首級,埋葬在袁將軍曾血戰過的廣渠門旁,守護至死;遺訓後代不許回廣東老家,世代就在此居住,為將軍守墓;在乾隆皇帝之前,為掩人耳目,對外則稱是守的祖墓,從而得以保全。
時光荏苒,彈指間已過無數春秋;為了祖先的遺訓,為了“忠義”二字,佘家就這樣默默守護著一位異姓的將軍,一守就是370多年!其間歷經清軍入關、八國聯軍侵華、民國時期、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一任祠外朝代更替、時局變遷,佘家一直恪守著自己的誓言!370多年的光陰啊,我無法想象一代又一代的人以怎樣的心情傳遞著這份誓言!從眼前老人執著的神情上依然能感到這誓言還那麼有力地存在。真的不敢在這裡呆太久,怕自己承受不起歲月中太深的悲怆,淚,就要下來了……
老人絮絮的給我們講看護生活的點滴:因為沒有資金保障,連給墓地樹木澆水的水費都要她自己掏,這對清貧的老人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墓旁邊中學裡的小孩淘氣,總是扔垃圾石頭進來,交涉多次了也沒辦法……但最困擾老人的還是兩件事:一是當今都二十一世紀了,觀念也在變,老人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是最後一代守墓人,以後會怎麼辦?二是袁將軍墓至今仍未修復,有生之年可能償願?臨走,老人拿出一張電視海報,滿懷希望地說有一家香港影視公司來找她搜集資料,要為袁將軍拍電視,到時候了解的人多了,也許對修復將軍墓會有幫助。
告別老人,從祠堂出來已近黃昏,心中交織的感受難以言喻,是敬佩?悲涼?感動?滄桑?無力?茫然?……無法給自己答案。走不遠就到了車水馬龍的崇文門大街,正值華燈初上,夜色北京分外美麗,忽然間竟有種恍若隔世的幻覺:菜市口百姓分食將軍肉的慘狀、景山上崇祯上吊的古樹、佘家祖先的墓碑、胡同裡破敗的兩間小屋……那麼鮮活地在眼前浮動。佘老太太啊,真不忍心告訴你香港讓張衛健出演的那部電視劇是十足的古裝搞笑片,愧對將軍滿腔忠烈!
此番行程,就像穿越了一條時光的胡同,從明末緩緩走來,不覺已是現代。將軍的事跡必會在史冊上寫下了光亮又沉重的一筆,而佘家的忠義更讓生活在這個躁動世界裡的人們知道:有一個誓言已經恪守370多年!到今日仍在繼續……
旁記:今年六月,聽說過廣安大街擴建,要住戶搬遷,老人哭別佘家世代從未離開過的祖屋;值得慶幸的是政府終於決定在原址修復將軍祠,將作為文化景點向世人開放,老人終於得償宿願,還能作為工作人員回來繼續守護在祠堂。
寂寞法源寺
初知北京法源寺,是源於李敖的一本同名歷史小說,書中講到寺裡的歷代的碑文,講到這兒發生的眾多史事,講到距湖廣會館很近,從而和康有為、梁啟超、大刀王五等結下的若干關系,仿佛是近代一段歷史的見證縮影。但這裡又是一個凝結了太多血淚冤魂的地方,讀書當日,心中就陡生幾絲寒意:法源寺坐落在宣武區牛街附近的偏僻胡同裡,因為離菜市口不遠,行刑後收放的棺木常停放於此,當年佘義士偷得袁崇煥首級,也曾在此藏匿。
很想去看看沉澱了那麼多歷史的地方,可總覺身後有森森的寒氣。特意在一個天高雲淡的秋日,約上一位剛勇健壯的小伙陪我前往。打聽了N次路,還在胡同裡足足轉悠了大半個小時,終於找到了法源寺——附近居民口中的“大廟”,門口立著一塊牌子——中國佛學院。寺門洞開,不見人影;剛向裡走,迎面來人,先說不許進,後說要買票。在得知我們來意後,他笑了笑,向裡揮揮手:“進去吧,隨便看。”
法源寺不是景點,多少有些破敗,毫無雍和宮那樣旺盛的香火和如織的游人,甚至只有一個大殿可以看見佛像,別的緊閉殿門或已改作僧房,實在沒有什麼可尋。只是寺院出乎意料的大,三重大殿,三個進次,朝裡走還有後院,院內有古樹、亭台、假山……自成一方天地。僧人正巧都在大殿頌經做功課,這裡格外的清靜。偌大的寺院內只有我倆走動,古樹上烏鴉時起時落,不時發出鳴叫;腳邊草地上一只大的出奇的白兔懶懶的吃著菜葉,跟本無視我們的存在。
這就是今日的法源寺,昔日腥風血雨,都已是過眼煙雲,除了那幾塊殘碑依然在證明著什麼。在寺內伫立良久,寂寞的法源寺啊,或許佛家本意就是如此——脫身紅塵、與世無爭、包容人間苦難和世上艱辛。
返回大殿,近百名僧人們在殿前慢步繞行,朗聲頌經,沒有人看我們一眼,這是他們的世界,他們的生活吧?我,當就此離開。
紫檀的盛殿
看過不少大大小小的展館,萬壽寺的首都博物館不錯,白石橋附近的古生物館也頗為有趣,但唯有一家私人展館能讓我驚歎不已,那就是——紫檀博物館。它由陳麗華女士出資修建,展出的紫檀木制品有很多是她的作品,堪稱經典。
當日本沒報太大希望,只是手中博物館通票上有它的名字,於是前往。坐地鐵到四惠東,再往東步行15分鐘,就可以看見路北一處規模宏大的仿古建築,上書“紫檀宮”。入得館來,不由倒吸一口涼氣:明亮寬闊的三層展廳,數間展室,上千件展品,這簡直就是一個紫檀藝術品宮殿!
館內有工作人員陪同參觀、全程講解。展品都由紫檀制成,工藝精巧、氣勢宏大:數套仿制的皇家龍椅、屏風都是原物大小;按一比四制作的清代官家四合院,大的可以容納數人;另有數間展室按照舊時書房、閨房、洞房等原狀布置,裡面配套的家具應有盡有;還有一人來高的各式亭子、牌樓,都按原物形狀作的惟妙惟肖;展廳的懸梁、門柱無處不是紫檀雕花……走在偌大的展館裡,就如同置身於紫檀的盛殿!
眾多展品中,對兩件印象尤深:一件是“水簾洞”,根據一段檀木形狀在上面镂空雕刻了數十個西游記的故事,從四周不同的角度可以觀賞不同的場景,其做工精湛,構思奇巧,令人歎為觀止;另一件是鎮殿之寶——清明上河圖,全圖被放大數倍,分刻在十二塊屏風上,人物栩栩如生,屏風延綿十幾米,蔚為壯觀。
紫檀不僅名貴,其制作也耗時極長,完成一件稍具規模的藝術品常常要花費三年以上。觀看如此精美的紫檀宮殿,便知此間眾物,無不凝結著主人的心血,敬意油然而生。
其後經過一間展室,看見裡面陳設的家具並非紫檀,十分簡樸。好奇地看了看介紹,大感意外:這套家具竟然是李瑞環早年制作的,後贈與紫檀宮收藏。後來得知這裡還制作國禮,時常迎接國賓到此參觀,難怪有此番氣魄。
那日在紫檀的盛殿流連忘返,直至閉館,那些美侖美奂的展品所散發出來的藝術魅力至今仍萦繞在記憶中,長留心間。
尋古爨底下
陸續到過京郊的一些村寨,印象最深最美的當數爨底下村(網上也有簡稱“川底下”)。這座依山而建的古老山莊曾經是古棧道上的一個重要歇腳點,至今保留著明清時期的建築群、壁畫、文革時期的標語……還有難得的純樸民風。
偶然的機會,有友人驅車前往,我也隨之走進這個村莊。從京城往西沿109國道行駛約90公裡,就來到門頭溝區的齋堂水庫,再右轉穿行一段盤山路,便可以看見村口石頭上大大的“爨”字了。雖然大山裡的村民辦起了特色旅游,但是一來知者不多,二來交通不便,所以游人甚少。村口售票的村民笑笑說:“買不買票都可以,進去隨便看看吧,沒關系。”見我們買票,便送給我們一盤介紹爨底下的VCD,說:“讓沒來過的也看看。”頓覺心情很好。
走進村來,深深吸一口山裡清新的空氣——天,格外的藍。沿著已快磨平的石階而上,開始在小村莊裡閒逛:看牆上學大寨的標語、看古老的宅門、看笨重的石碾、看依舊出水的古井……猶如時光倒流,空氣中張揚著明風清韻,一切那麼古樸、閒適。
村裡多是青瓦石屋,老牆上常可以看見“爨”字,石階邊的縫隙都長滿了野花。一道破舊的木門前盛開著金色的野菊,夾在高高低低的雜草中,尤顯得的生氣盎然。正想拍張照片,門忽然開了——原來裡面是一戶人家!一位村民友好地沖我們笑笑,然後熟練地邁過野花出門了——與自然的相處竟然可以如此和諧!蓦然間,就想輕唱樸樹的《那些花兒》:“它們都老了嗎?它們還在等嗎?等著我回來啊,陪它們開放……”你也想嗎?想在門前擁有一片野花嗎?……爨底下的村民這般幸運而淳樸——他們的門前開滿野花,他們在珍惜那些花兒!
經常會誤走入人家,村民只是笑笑,絲毫沒有責怪,還熱情的指點你看看這,看看那。村裡各家都編號,最值得看的是16號,格局極有特色,現在無人居住。從院內窄窄的邊道爬上二樓,舉目四顧,群山起伏,這裡原是小姐的閣樓,果真清幽。
雖然村民都開辦起家庭旅館,但商業氣息極淡,決不會纏著拉你去吃飯、住宿,只是任你自由地走走看看,一切都由你自己決定。如此恬淡的生活、如此平和的方式,頗有世外桃源之意。
當日返城,在國道邊的清水河畔歇息:吹著清涼的和風,看著散滿卵石的河灘,聽著淙淙的水聲……總想起王維的詩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下次若有緣再來,一定要在村莊住一晚,好在清早看古老的山寨從晨霧中緩緩醒來……
後記:在老捨故居、在爨底下村、在智化寺、在許多不經意的地方都曾碰見老外,他們在如此熱情地探訪中國的文化,我總在想我是不是該比他們知道得更多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