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最熱鬧的地方便是前門,現在的北京最懷舊的地方,也是前門。
早在清朝中期,這裡便是商賈雲集之地,隨著時代的變遷,前門的市集范圍已經延伸到了今天的天橋一帶。然而隨著民國的到來,時局的動蕩。百姓連生存都無法保證,還哪裡有什麼心思講究吃喝穿戴,講究老字號。一時間大部分的門臉都在慘淡經營。慢慢的,前門大街的南端,也就是天橋一帶,成為小商販們的扎根之地。而今天已經休憩一新的前門大街,則成為老北京老字號老人們的懷舊之地,歷史在這裡不斷的積澱,讓前門無疑成為北京目前京味最濃的地方。
天安門廣場南端的正陽門城樓和前門大街最北端前門箭樓雖說都是一套城門防御系統,卻代表了兩個不同的世界,正陽門守衛著紫禁城內的皇族平安生活,也隨時恩澤著浩蕩的皇恩。箭樓永遠蔭蔽著一方商賈百姓,雖說大老板也有幾個,但是商業在古代的地位依舊也只能是平民,好比今天家產上億,生活奢侈,但是依然被大多數人看不起的農民富人一樣。箭樓也心安理得的享用著屬於它的子民給予它的犧牲,盡管那微薄之禮對它來說微不足道,但它還是大度的接受了。
繞過老正陽門火車站,便隔著逐漸增多的人海看到了擁擠在服裝店熟食攤裡的前門烤鴨店,到了烤鴨店,右手邊就是修葺一新的前門大街的牌坊。車流繁忙的穿梭於其中。往南看,便由這歷史的氤氲中曉得前門大街到了。一間間連成片的店鋪,一塊塊越安越高,越做越大的招牌,不時從中透出“興”,“茂”,“昌”字眼,一看便是老字號的代表了。
沿著熙來攘往的大街一直南走,不時間看到幾個金發碧眼的外國人,或者是笑容可拘的白胡子肯德基上校,得知這裡也在遭受著外來文化的沖擊了。好在中國的氣節壯大的很,到也不是舶來品一時間能夠摧毀得了的。
前門大街上最響亮的牌子,我認為當屬全聚德了。長久以焖爐烤鴨聞名於世的一百多年的老店屹立在前門大街,憑著精湛的技藝與知名度迎接了數不清的政要名人,以及天下游子。走進去,要一只剛出爐的鴨子,看著體態富貴的刀工師傅象制作工藝品那樣將鴨子用刀一片片的切好,然後象朵花一樣擺放在盤子裡,而那也的確象花,粉嫩的鴨肉,外邊是一層焦黃的外皮,整整一百零八片的在盤子裡堆起一座小型的富士山。待服務生把鴨肉,荷葉餅,雪白的蔥絲,脆嫩滴水黃瓜條,鮮靈的生菜葉以及上好的噴香的甜面醬端上來,口水已經禁不注流出來了。忙不迭的攤開一張透明的薄餅,象小孩子過家家那樣繞有興致的鋪上鴨肉,蔬菜,最後磨上一層面醬,而後卷好,然後用力的往嘴裡一塞,體會那咬破薄餅,鴨肉香混合著蔥的清香,黃瓜的清脆,生菜的清爽以及面醬的甜香一同湧入口中的無比快感!烤鴨是一定要大口吃的,我喜歡這味道,這感覺!但是也絕對不是想劉若英在天下無賊裡的那樣的吃法。否則,我以為烤鴨師傅會以為你暴殄天物,不細細體會他的勞苦而內心流淚的。雖說很多人說這裡的口味不如以前,可是就單憑門口買真空烤鴨絡繹不絕的人們以及滿街的“金聚德”,“全惠德”這些仿冒的牌子還是可以看到老店的魅力所在。全聚德的下手一家便是同樣以吃聞名的都一處燒賣。
“都一處”這個名字據說來源於清朝的乾隆爺除夕的時候意興大發,非要微服出宮去體會一下民間百姓過年的滋味,可不曾想所有的店鋪都早早打烊,只有這一家燒賣店還在開張,皇帝老子吃了一下覺得味道不錯,於是御賜牌匾“都一處”。意味著全京城獨此一家。於是這燒賣店的買賣便越做越紅。走進店堂,一流古董的紅木件擺設,正中是“都一處”的牌匾,據說就是乾隆爺時候傳下來的。店堂四周用國畫展示著小店發跡那天的場景,好象帶人們回到了過去的世界,在享受美食中也在回味著歷史,更加讓嘴裡吃的有物了。要一籠主打的三鮮燒賣,裡面包含著豬肉,蝦仁,海參,韭菜,藕片等等調料。咬一口香氣滿嘴。特別是富有彈性的蝦仁以及脆生的藕片結合在一起,燒賣的汁水也很濃,流到你的牙齒縫裡,便覺得滿嘴都是這樣的味道了。覺得有點膩,點一碗小米粥,黃澄澄的小米,谷物的清香把嘴裡的油膩全都除去,而後,再來一個!“都一處”可能是由於這裡的價格相對便宜,顧客也格外的多,大家拼桌吃飯十分常見!而大多數還是以中年人為主。更多的還是帶著孩子,也許是讓他們嘗嘗父母兒時的美味,也許是讓他們記住祖宗的傳統。這裡的吃客也不乏高手,我就有一次親見一位已經到了耄耋之年的老者來這裡一個一個燒賣細細品嘗,末了把大師傅叫來訓話。也許是提醒他哪裡要注意火候,或者是提醒餡料的比例了。我是真心希望這手藝會永遠的傳承下去。可惜在我剛剛走出大門的時候,肯德基迎接新年德“恭喜發財”歌就隔著老遠飄了過來。
街的對面,是賣著各種老北京的干果小吃的地方,從果脯到豌豆黃到我最喜歡吃的茯苓餅。北京的果脯,要以紅螺的為上品了。果子鮮,汁水足,口味多!而豌豆黃恐怕已經失去原有的口味了。過去的豌豆黃,是將豌豆去掉種皮,蒸爛搗碎拌上冰糖桂花,然後冷凝成塊,切了送到老佛爺的餐桌上的。而今吃到我嘴裡的,只是加了明膠的豌豆甜涼粉而已,我一直為沒有品嘗到真正的豌豆黃而惋惜了,我想象中的,應該和綠豆糕的材質差不多,而口味多了豌豆那一種別有的清香吧。茯苓餅到是真正的讓我對北京的小食感到了絕望。我在小時候,是最喜歡它的了。媽媽的同事到北京出差定要他們帶回來的。白白軟軟入口即化的外皮和充滿藥香的甜甜的餡經常讓我閉起眼睛去回味。可這次到了之後看見品種到是多了不少,水果味的五顏六色的擺放了一堆,可是吃起來裡面的餡和所謂的水果月餅一樣,又粘又甜,用東北的話來說“糊嗓子眼”!
以前的原味到也有,可是藥香已經完全品嘗不到了,悲哀!我真替這日趨暗淡的北京小食感到悲哀!
走進離都一處對面不遠的一條巷子,就到了前門地區的步行街,大柵欄了。這裡好比廣州的上下九,用簡潔的話說:老字號步行街!
街口的張一元茶莊以及我最愛的六必居醬菜已經是去的人不多,買的就更少。六必居近些年似乎沒有以前普及了,幸好我最愛的高醬八寶還有,媽媽也經常用這裡的干黃醬與上好的豬裡脊肉以及切成細絲的蔥白給我做正宗的京醬肉絲,現在回想起來依舊讓我回味垂涎。
大柵欄的老字號已經大多凋敝,馬聚源內聯升已經是別家占據了半壁江山,同仁堂也不得不為見效快,吃得簡便的西藥讓路,記得小時侯生眼病,那時打了很多針都沒有好,還是懂行的媽媽用了八寶眼膏,果然靜養了幾日便無恙了,同仁堂的牛黃安宮丸醫治高燒不退更是有著奇效,可是現在被充斥熒屏和廣告牌的感康,快克已經淹沒到白色的海洋最底部了。八大祥之首的瑞蚨祥成為我次行之中的重點,除了吃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穿了。媽媽以前一向是很喜歡絲綢的,這回帶了寶貝來,自然也少不了幾分逛上一回老北京最著名的時裝店的興致。瑞蚨祥裡的任人氣,顯然要比其他幾家興旺一些。中國傳統的絲綢受外來文化的沖擊不算大,再加上本身就具有的中國傳統古典美,所以至今依然受國人的喜愛。雕工精致,氣勢非凡的廊柱式門臉以及門口的一幅對聯的確吸引了我的目光,可是走進去的時候發現依舊是幾年前流行的唐裝占據了半壁江山。余下的一些面料也都是大紅大綠,龍鳳呈祥的老圖案。這樣下去,恐怕不多年這裡也要重蹈其他幾家的覆轍了吧!我們圍著店鋪走了幾圈,也根本沒有人招呼我們,我們選了最裡面的一個隔間走了進去,竟然沒有人,不過裡面的服裝到是讓我們大開眼界!真絲的肚兜,手工刺繡的絲帕,還有仿古人穿戴的衣服小樣,完全是工藝品了!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好的東西要擺放在裡面,難道是怕國寶外傳麼?臨別的時候買了一塊肚兜給寶貝,58元!幻想著晚上睡覺的時候穿著會很方便,而且還可以增加浪漫的氛圍!記得是我小學畢業的時候,媽媽買了一塊“五花磨砂真絲緞”,而從那以後那樣精美的面料我竟然再也無緣親見了,今天的北京沒有,遍布各地的滿是大路貨的“杭州絲綢展”更是沒有。國貨真的都走向末路了麼?
大柵欄的一些工藝品商場到真的是人頭攢動,,明亮的燈光將賣件照得金碧輝煌。十幾快的景泰藍镯子,幾十塊的中國手繪臉譜到是讓很多人青睐,我們自然也忍不住買了一些。可是這些和真正的中國傳統工藝相比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可是正是因為這些東西的便宜而造就了眾多的追逐者,其中自然不乏和我一樣的游人,買了權當紀念,但是又何嘗沒有一些貪圖利益的小販,轉手便將他們以幾十倍的高價賣給外國人,然後等他們回國的時候鄙夷的說“看,這就是中國!”國貨固然好,可惜價格高!平常市井無福享受,金領精英接觸的大多是西學,忘了本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國貨便在這矛盾中沉沒了,也沒什麼!反正外國的月亮總是圓一些!
我沒有再多看,默默的走,到了快到出口的時候,發現了一條與前門大街平行的小路,我們沿著它前行,這是浮華背後的簡樸了,賣蘇聯望遠鏡的,便宜的西服的,相機手表維修點,鐘點房小客房的。真不敢相信就在離前門大街不到30米的街背後也有這樣一片天地,這才更能接近古樸,真實的老北京了吧,雖說環境髒亂,雖說檔次低廉,可反映的卻是虛幻下的真實,這裡的東西是利潤小的,這裡的物品是成本低的,這裡的買主多是實打實,問價便買的,這裡的賣主也多是一口價,很少打折的。我看中了一個小孩子賣的紅木雕豬頭,憨態可掬的小豬笑臉後背上頂著一個“福”字,後面的小尾巴活潑的扭動著,我一下子要了4個,為的就是這份真實,這也是所謂的民間工藝吧,可是從那總共才10元的價格背後,以及臉上已經露出的黃色木頭原色來看,誰又敢說這是紅木了!
臨別這北京最懷舊的地方時候,我去了月盛齋,揀了些羊百葉,羊頭肉買了些帶回家,就在要走的時候,一個三十出頭的北京男人滿口京話的熟練的說“包點醬牛肉,回家下酒!”,這也是真正的普通生活了!這也許是北京人生的真實寫照,這話中也可以看到老字號還是有它的追隨者的,盡管數量微不足道,可是畢竟給人以希望,主席的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願可以在這裡體現。出門的時候,肯德基迎接新年的“新年歌依舊是整條前門大街上最刺耳的聲音,只不過歌詞已經換成“恭喜恭喜恭喜你呀”的了……
早在清朝中期,這裡便是商賈雲集之地,隨著時代的變遷,前門的市集范圍已經延伸到了今天的天橋一帶。然而隨著民國的到來,時局的動蕩。百姓連生存都無法保證,還哪裡有什麼心思講究吃喝穿戴,講究老字號。一時間大部分的門臉都在慘淡經營。慢慢的,前門大街的南端,也就是天橋一帶,成為小商販們的扎根之地。而今天已經休憩一新的前門大街,則成為老北京老字號老人們的懷舊之地,歷史在這裡不斷的積澱,讓前門無疑成為北京目前京味最濃的地方。
天安門廣場南端的正陽門城樓和前門大街最北端前門箭樓雖說都是一套城門防御系統,卻代表了兩個不同的世界,正陽門守衛著紫禁城內的皇族平安生活,也隨時恩澤著浩蕩的皇恩。箭樓永遠蔭蔽著一方商賈百姓,雖說大老板也有幾個,但是商業在古代的地位依舊也只能是平民,好比今天家產上億,生活奢侈,但是依然被大多數人看不起的農民富人一樣。箭樓也心安理得的享用著屬於它的子民給予它的犧牲,盡管那微薄之禮對它來說微不足道,但它還是大度的接受了。
繞過老正陽門火車站,便隔著逐漸增多的人海看到了擁擠在服裝店熟食攤裡的前門烤鴨店,到了烤鴨店,右手邊就是修葺一新的前門大街的牌坊。車流繁忙的穿梭於其中。往南看,便由這歷史的氤氲中曉得前門大街到了。一間間連成片的店鋪,一塊塊越安越高,越做越大的招牌,不時從中透出“興”,“茂”,“昌”字眼,一看便是老字號的代表了。
沿著熙來攘往的大街一直南走,不時間看到幾個金發碧眼的外國人,或者是笑容可拘的白胡子肯德基上校,得知這裡也在遭受著外來文化的沖擊了。好在中國的氣節壯大的很,到也不是舶來品一時間能夠摧毀得了的。
前門大街上最響亮的牌子,我認為當屬全聚德了。長久以焖爐烤鴨聞名於世的一百多年的老店屹立在前門大街,憑著精湛的技藝與知名度迎接了數不清的政要名人,以及天下游子。走進去,要一只剛出爐的鴨子,看著體態富貴的刀工師傅象制作工藝品那樣將鴨子用刀一片片的切好,然後象朵花一樣擺放在盤子裡,而那也的確象花,粉嫩的鴨肉,外邊是一層焦黃的外皮,整整一百零八片的在盤子裡堆起一座小型的富士山。待服務生把鴨肉,荷葉餅,雪白的蔥絲,脆嫩滴水黃瓜條,鮮靈的生菜葉以及上好的噴香的甜面醬端上來,口水已經禁不注流出來了。忙不迭的攤開一張透明的薄餅,象小孩子過家家那樣繞有興致的鋪上鴨肉,蔬菜,最後磨上一層面醬,而後卷好,然後用力的往嘴裡一塞,體會那咬破薄餅,鴨肉香混合著蔥的清香,黃瓜的清脆,生菜的清爽以及面醬的甜香一同湧入口中的無比快感!烤鴨是一定要大口吃的,我喜歡這味道,這感覺!但是也絕對不是想劉若英在天下無賊裡的那樣的吃法。否則,我以為烤鴨師傅會以為你暴殄天物,不細細體會他的勞苦而內心流淚的。雖說很多人說這裡的口味不如以前,可是就單憑門口買真空烤鴨絡繹不絕的人們以及滿街的“金聚德”,“全惠德”這些仿冒的牌子還是可以看到老店的魅力所在。全聚德的下手一家便是同樣以吃聞名的都一處燒賣。
“都一處”這個名字據說來源於清朝的乾隆爺除夕的時候意興大發,非要微服出宮去體會一下民間百姓過年的滋味,可不曾想所有的店鋪都早早打烊,只有這一家燒賣店還在開張,皇帝老子吃了一下覺得味道不錯,於是御賜牌匾“都一處”。意味著全京城獨此一家。於是這燒賣店的買賣便越做越紅。走進店堂,一流古董的紅木件擺設,正中是“都一處”的牌匾,據說就是乾隆爺時候傳下來的。店堂四周用國畫展示著小店發跡那天的場景,好象帶人們回到了過去的世界,在享受美食中也在回味著歷史,更加讓嘴裡吃的有物了。要一籠主打的三鮮燒賣,裡面包含著豬肉,蝦仁,海參,韭菜,藕片等等調料。咬一口香氣滿嘴。特別是富有彈性的蝦仁以及脆生的藕片結合在一起,燒賣的汁水也很濃,流到你的牙齒縫裡,便覺得滿嘴都是這樣的味道了。覺得有點膩,點一碗小米粥,黃澄澄的小米,谷物的清香把嘴裡的油膩全都除去,而後,再來一個!“都一處”可能是由於這裡的價格相對便宜,顧客也格外的多,大家拼桌吃飯十分常見!而大多數還是以中年人為主。更多的還是帶著孩子,也許是讓他們嘗嘗父母兒時的美味,也許是讓他們記住祖宗的傳統。這裡的吃客也不乏高手,我就有一次親見一位已經到了耄耋之年的老者來這裡一個一個燒賣細細品嘗,末了把大師傅叫來訓話。也許是提醒他哪裡要注意火候,或者是提醒餡料的比例了。我是真心希望這手藝會永遠的傳承下去。可惜在我剛剛走出大門的時候,肯德基迎接新年德“恭喜發財”歌就隔著老遠飄了過來。
街的對面,是賣著各種老北京的干果小吃的地方,從果脯到豌豆黃到我最喜歡吃的茯苓餅。北京的果脯,要以紅螺的為上品了。果子鮮,汁水足,口味多!而豌豆黃恐怕已經失去原有的口味了。過去的豌豆黃,是將豌豆去掉種皮,蒸爛搗碎拌上冰糖桂花,然後冷凝成塊,切了送到老佛爺的餐桌上的。而今吃到我嘴裡的,只是加了明膠的豌豆甜涼粉而已,我一直為沒有品嘗到真正的豌豆黃而惋惜了,我想象中的,應該和綠豆糕的材質差不多,而口味多了豌豆那一種別有的清香吧。茯苓餅到是真正的讓我對北京的小食感到了絕望。我在小時候,是最喜歡它的了。媽媽的同事到北京出差定要他們帶回來的。白白軟軟入口即化的外皮和充滿藥香的甜甜的餡經常讓我閉起眼睛去回味。可這次到了之後看見品種到是多了不少,水果味的五顏六色的擺放了一堆,可是吃起來裡面的餡和所謂的水果月餅一樣,又粘又甜,用東北的話來說“糊嗓子眼”!
以前的原味到也有,可是藥香已經完全品嘗不到了,悲哀!我真替這日趨暗淡的北京小食感到悲哀!
走進離都一處對面不遠的一條巷子,就到了前門地區的步行街,大柵欄了。這裡好比廣州的上下九,用簡潔的話說:老字號步行街!
街口的張一元茶莊以及我最愛的六必居醬菜已經是去的人不多,買的就更少。六必居近些年似乎沒有以前普及了,幸好我最愛的高醬八寶還有,媽媽也經常用這裡的干黃醬與上好的豬裡脊肉以及切成細絲的蔥白給我做正宗的京醬肉絲,現在回想起來依舊讓我回味垂涎。
大柵欄的老字號已經大多凋敝,馬聚源內聯升已經是別家占據了半壁江山,同仁堂也不得不為見效快,吃得簡便的西藥讓路,記得小時侯生眼病,那時打了很多針都沒有好,還是懂行的媽媽用了八寶眼膏,果然靜養了幾日便無恙了,同仁堂的牛黃安宮丸醫治高燒不退更是有著奇效,可是現在被充斥熒屏和廣告牌的感康,快克已經淹沒到白色的海洋最底部了。八大祥之首的瑞蚨祥成為我次行之中的重點,除了吃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穿了。媽媽以前一向是很喜歡絲綢的,這回帶了寶貝來,自然也少不了幾分逛上一回老北京最著名的時裝店的興致。瑞蚨祥裡的任人氣,顯然要比其他幾家興旺一些。中國傳統的絲綢受外來文化的沖擊不算大,再加上本身就具有的中國傳統古典美,所以至今依然受國人的喜愛。雕工精致,氣勢非凡的廊柱式門臉以及門口的一幅對聯的確吸引了我的目光,可是走進去的時候發現依舊是幾年前流行的唐裝占據了半壁江山。余下的一些面料也都是大紅大綠,龍鳳呈祥的老圖案。這樣下去,恐怕不多年這裡也要重蹈其他幾家的覆轍了吧!我們圍著店鋪走了幾圈,也根本沒有人招呼我們,我們選了最裡面的一個隔間走了進去,竟然沒有人,不過裡面的服裝到是讓我們大開眼界!真絲的肚兜,手工刺繡的絲帕,還有仿古人穿戴的衣服小樣,完全是工藝品了!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好的東西要擺放在裡面,難道是怕國寶外傳麼?臨別的時候買了一塊肚兜給寶貝,58元!幻想著晚上睡覺的時候穿著會很方便,而且還可以增加浪漫的氛圍!記得是我小學畢業的時候,媽媽買了一塊“五花磨砂真絲緞”,而從那以後那樣精美的面料我竟然再也無緣親見了,今天的北京沒有,遍布各地的滿是大路貨的“杭州絲綢展”更是沒有。國貨真的都走向末路了麼?
大柵欄的一些工藝品商場到真的是人頭攢動,,明亮的燈光將賣件照得金碧輝煌。十幾快的景泰藍镯子,幾十塊的中國手繪臉譜到是讓很多人青睐,我們自然也忍不住買了一些。可是這些和真正的中國傳統工藝相比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可是正是因為這些東西的便宜而造就了眾多的追逐者,其中自然不乏和我一樣的游人,買了權當紀念,但是又何嘗沒有一些貪圖利益的小販,轉手便將他們以幾十倍的高價賣給外國人,然後等他們回國的時候鄙夷的說“看,這就是中國!”國貨固然好,可惜價格高!平常市井無福享受,金領精英接觸的大多是西學,忘了本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國貨便在這矛盾中沉沒了,也沒什麼!反正外國的月亮總是圓一些!
我沒有再多看,默默的走,到了快到出口的時候,發現了一條與前門大街平行的小路,我們沿著它前行,這是浮華背後的簡樸了,賣蘇聯望遠鏡的,便宜的西服的,相機手表維修點,鐘點房小客房的。真不敢相信就在離前門大街不到30米的街背後也有這樣一片天地,這才更能接近古樸,真實的老北京了吧,雖說環境髒亂,雖說檔次低廉,可反映的卻是虛幻下的真實,這裡的東西是利潤小的,這裡的物品是成本低的,這裡的買主多是實打實,問價便買的,這裡的賣主也多是一口價,很少打折的。我看中了一個小孩子賣的紅木雕豬頭,憨態可掬的小豬笑臉後背上頂著一個“福”字,後面的小尾巴活潑的扭動著,我一下子要了4個,為的就是這份真實,這也是所謂的民間工藝吧,可是從那總共才10元的價格背後,以及臉上已經露出的黃色木頭原色來看,誰又敢說這是紅木了!
臨別這北京最懷舊的地方時候,我去了月盛齋,揀了些羊百葉,羊頭肉買了些帶回家,就在要走的時候,一個三十出頭的北京男人滿口京話的熟練的說“包點醬牛肉,回家下酒!”,這也是真正的普通生活了!這也許是北京人生的真實寫照,這話中也可以看到老字號還是有它的追隨者的,盡管數量微不足道,可是畢竟給人以希望,主席的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願可以在這裡體現。出門的時候,肯德基迎接新年的“新年歌依舊是整條前門大街上最刺耳的聲音,只不過歌詞已經換成“恭喜恭喜恭喜你呀”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