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正逢周末,大家終於在深更半夜將所有投標資料做好打包,第二天補足了睡眠,但離下午的飛機還有很長時間,是否趁此機會哪裡去轉下呢?冥思苦想,終於鎖定目標:鳥巢、水立方和北京大學,感受下北京的文化氣息。
一定有人奇怪,我去了那麼多次北京,竟然沒去看過鳥巢。的確,每次匆忙來回,連路過都說不上。北大倒是一直想去的地方,我的大學日語老師就是北大畢業的。十幾年前有機會去清華逛了圈,感受下名校的氛圍,而就在旁邊的北大卻事隔十幾年才有了這次機會。
短短的半天,路上也遇到了些有趣新奇的事情和大家分享:
1、 公共交通:
地鐵:十幾年前,當上海剛出現地鐵一號線的時候,游覽了北京,也有機會體驗了北京的地鐵。那時覺得北京的地鐵雖然通車得早,但和當時的上海比起來太陳舊了。如今踏上北京的新建軌道交通,發現站台的柱子有很多中國元素以外,還有了很多人性化設計。如在站台有過濾水供飲用、固定式洗手間清潔明亮,這都是我們所羨慕的。只是可能為了容納更多的乘車人群,站台沒有候車座位供休憩。最令人驚訝的是票價,自動售票機中一開始覺得奇怪,只有選擇張數,沒有票價,原來北京地鐵均一價都是2元,普通公交卡和學生公交卡更能便宜到1元。這真令我們羨慕啊,不虧是首都啊,如是上海最低3元,高的時候5-7元,簡直無法比擬。
公交:大多數公交都是非空調,票價最有意思。站牌上標
2、 盲人聲音信號燈
坐地鐵出站後,往鳥巢和水立方的路上,發現了附近的紅綠燈有些不尋常。紅綠燈交替出現時,伴有哒哒聲。趁等候紅燈之際,驚奇發現東西向的和南北向的信號燈聲音時間間隔還有不同,分別是半秒間隔和1秒間隔。這樣盲人可以根據聲音判斷哪邊綠燈可以過了,估計這是專為北京迎奧運的時候設計的個性化裝置。這不禁讓我想起日本北海道的信號燈,一邊是布谷鳥叫(布谷~布谷~),另一邊是烏鴉叫(啊~啊~,要說明下烏鴉是日本的吉祥鳥),也別有一番風趣。
3、 北大漫步
體驗了公交車後,便直接到達了北大西門。由於打扮得學生模樣還背個雙肩包,沒被查學生證。而我旁邊進來的一位中年阿姨則被要求登記身份證,看來還是有一定管理制度的。一進校門就是一座橋,旁邊被湖包圍著,正當過橋後正不知所措時,看到一位老阿姨在賣北大地圖。北大被當作一個旅游景點,編寫成了地圖,標明了燕園校區的每個角落,其中“未名湖景區”被標注為旅游景點。有了地圖還怕什麼,圍著未名湖景區大大地逛了一大圈,走累了,找個陰涼的長椅休息休息。老實說,這樣的長椅雖在景區附近有山有水的地方很多,但是幾乎都被喜愛學習和來采風的游客占滿,最後終於在圖書館附近找了塊安靜的地方坐下,嘗嘗剛才在校門口買的新鮮荔枝解解渴。
經過第一教學樓,裡面學生在自習,有的帶著MP3,有的帶著筆記本電腦,看書、自習。教室的設備和學生們的武裝比我們那時先進多了。其實在大學校園漫步也好,學習也好,哪怕是嘗嘗食堂的大鍋飯都是我的最愛,讓我不禁想起我的大學生活。
3個小時過去了,走累了,竟然只逛了一個無名湖景區及附近小路。被北大的校園所吸引,這簡直就是個公園嘛!無名湖邊,有人釣魚,有情侶互相依偎著看夕陽,有孩子們嬉戲(可能是周末,家屬的孩子),有學生帶著書和字典學習~贊歎北京的大學之大,感受真正意義上的大學校園。
當經過其中一個運動場時,被眼前的一幕所吸引。一項是棒球運動,另一項是攀巖運動。這兩項運動被引入大學校園屬於比較新奇吧。棒球運動還有女生參與,有戴頭盔的、有戴護膝和護腕的、甚至還有接壘者穿戴防護馬甲的,真是裝備齊全。想不到在日本流行的棒球在我們的高校也流行起來。一般只有在電視上看到的極限運動攀巖,在這裡也有機會親眼目睹了。整個攀巖牆三、四十米高(實在不能估量),其中有倒坡兩處,五位愛好攀巖的學生輪流上陣。安全帶的防護是必須的,身上帶著個小桶,別以為是喝水用的,裡面放的是滑石粉,防止手上出汗,抓力不牢。旁邊的人看著心驚膽跳的,好像他們隨時有可能有掉下來的危險。
由於時間的原因,不得不離開校園,有點未盡興。否則還想逛下學生們的主要學習和生活區域,哪怕嘗嘗他們的食堂大鍋飯菜肴也好。
4、 鳥巢和水立方
此次在門口經過,感受下國家體育中心周圍的奧運氣氛。08年奧運開幕就在這裡舉行,重大賽事也在附近區域。可惜此行沒帶上我心愛的相機,直射的太陽只能感受到場館外圍氛圍,但無法體現場館的色彩和立體感。期待下次有機會在黃昏之際再度親臨場館,體驗被夕陽照得反光的鋼結構,以及剛亮燈的水立方。
北京比起上海來,其實除了大景點以外,能逛的地方很多。北京胡同、798藝術中心、滑雪場、甚至現在剛建的奧運場館。能體驗北京文娛氣息的地方很多。北京的老外多得就象上海的外地人,雖然有點誇張,但的確來京城工作、學習、生活的老外都慢慢地溶入京城文化中。有機會真要慢慢體驗下這個充滿歷史和文化的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