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商業游
所謂商業游,對我而言,就是逛街,沒有什麼購物計劃。計劃是到王府井、西單、前門大街走走,其中前門大街是首選,主要是想看看老北京那些老字號商店。
兩次去了前門大街,第一次是從天安門廣場轉到前門時時間有富余,走走逛逛,第二次是回上海前想買全聚德烤鴨。前門大街不屬於王府井、西單那樣的現代商業街,是條百年老街,即大柵欄。大柵欄出名的原因是,街內有許多歷久不衰的北京老字號。然而當我們穿過前門,看到的卻是一條古色古香卻又是嶄新的商業街,原來這是條新街,原來北京市政府規劃將老北京知名的老字號店都納入這條街,想突出中華老字號一條街的特色。而此時,新街剛完工不久,少數商戶才開始裝修,絕大多數還沒見動靜。大柵欄商業街在前門大街的西側,街面不寬,在大柵欄口,就呼吸到了它那濃濃的商業氣息。
舊日北京的豪門巨賈,顯貴要人中流傳著:“頭頂馬聚源,腳踩內聯陛,身穿瑞蚨祥”的說法,所有名牌都來自大柵欄,此外,如“同仁堂”、“宜城厚”、“張一元”等老字號及“全聚德”、“狗不理”、“都一處”都在前門商業街內。這些老字號都以質量優、品種全、服務好見稱,以民族文化、特色見長,有的還頗有些傳奇故事。我主要是慕名而來。轉轉看看,看人家大包小包,不知為什麼卻不太動心。過後想想,也許是現今商品太多,名牌各異,可供選擇的很多,而且新品種現代型的東西層出不窮。老字號、老傳統,新東西卻不多的緣故吧。
現在聽到比較多,但已不時髦的倡導詞:文化、特色。做什麼都強調自己的文化、特色。然而我卻不敢苟同。我以為,凡文化色彩濃烈的東西,一定有它的區域性,民族的文化群體形成了一個閉環。過份強調特色,便會忽視基本色,色彩的本源淡化了,特色就成了單色。日本的和服民族文化色彩很濃,但僅生存在日本,而且連日本人自己平日裡也不太穿,只是節日、重要場合穿。中國的中秋月餅也附著較多的中國文化,也很有特色,但中秋節剛過,那些前一天還擺在顯眼位置的各種中秋月餅,一夜之間幾乎都不知去向。滿清的辯子應該最具民族特色的了。現今只有在博物館或戲劇裡能見到它,代之而起的是無處不在的美發屋所梳理出來的形式各異的發型。我想,文化應該兼容,講特色更應該講基本色。看看大柵欄,再看看王府井,西單的商場,那些文化異類、款式多樣的櫃台前,擠滿的是穿著前衛、發型不一,膚色不同的多樣人。而大柵欄老字號,到者多是中國自己的中老年人。中國的商號,應該從“沃爾瑪”“家樂福”“麥當勞”“肯德雞”這些商號中學點什麼?我不敢班門弄斧,當然,也不希望東施效颦。
王府井步行街,西單商場,我們只走了幾家,這類商場因上海見多了,差不了太多,又沒想買什麼,很快就乏味了。只是在王府井大街看到不少游客席地而坐休息,心想北京的逛街購物環境與上海比,“休閒”二字差距比較大。
五、隨談雜記
衣、食、住、行,前面已談過衣、住。行、食往往是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也談談。
北京的市區交通網分地面與地下兩大部分。先談談地面交通網。北京的地面交通網的最大特點是“環”,以紫禁城為中心,象衛星環繞太陽一樣,2至6環,環至紫禁城的距離,只要在同一環,都差不多遠,環的作用相當突出。上海則不然,以上海政府所在的人民廣場為中心,內、中、外環,則象慧星環繞太陽,環的一端貼近中心,另一端則遠離中心區,而且內環由很多不同的路組成,使人摸不著頭腦;中環是個開環,使人不知所措;外環在浦東側遠在郊區,區域功能如按環來劃分,有些環外比環內還繁華熱鬧很多,所以北京環上的車輛很多,上海則相反,環的作用沒有實質意義。
北京的地鐵相對上海而言,也較方便,原因也是環線多。北京坐地鐵出行,從此地至彼地再到此地,可以少跑很多回頭路。所以北京坐地鐵的人似乎比上海的人更多,高峰期都人滿為患,所幸正、反方向都可達目的地,所以多了一些選擇。而且價格一律2元,比上海人性多了,每每想到這點,就想上海市財政不比北京差,難道不能象北京一樣,多回饋一點給百姓?在北京十天,發現只要與政府有關的公共費用支出,上海的居民都得比北京的居民多掏錢,比如公交、公共活動場所、景點門票價格、公廁等等。例舉公廁,北京確實使人感到方便真方便,而上海似乎方便是應該由商家負責,政府沒這個義務。對外地游客來說,在上海想方便,恐怕先要經培訓方可上崗。
然而食在北京,恐怕就不如上海方便,且單調得多。我們的居住地北京安貞西裡,是一個很大的居民區,說說這裡的一些所見,也可見北京與上海或沿海省份如廣東、福建的差異。
首先,諾大的一個居民區,找不到幾家商店,商品也相對匮乏。水果攤、菜攤大都是地攤,菜場、水果集中售區,被圍得象棚戶區一樣躲在社區的邊緣,商店也象怕東西被搶一樣深入店區內部,與上海或更甚的南方沿海省城市商家無處不在,商家恨不得把商品擺到店門口路中央相比,北京的商業氣息差多了。但也有好的地方,價格比較實在。向北京的商人買東西,一般不需要講價(旅游景點區除外),如果對商品挑點剔,也不太煩,多半對你的還價挑剔感到驚訝,上海則需要講點價,但你向上海人的老板挑剔商品時,可得有點好脾氣,回應你的很可能是被教訓,好象他的商品絕對碧玉無瑕,是你無知。到福建、廣東的商店,買東西則需先學砍價的技巧,不少商家巧舌如簧,誇他的商品時有時還不忘誇你有眼光,似乎他的商品是專門為你制造的,當你在劫難逃買好東西離開商店時,你會懷疑商品的品質、價格,懷疑自己是否被騙了。
第一天剛到,就近找了一家餐館,昏暗、簡陋,有重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感覺,這種餐館,南方城市裡已經絕跡了。首先點了炸醬面,想檢驗一下北方面與南方面的不同,看到有醬、鹵肉蛋賣,及問,是分類論份按盤賣,想嘗幾味卻不願多花錢搞個拼盤,老板竟然不知所措。當我分類取樣按比例算總價後,老板似乎才明白她的東西竟然可以這樣賣法,欣然同意還給了一個笑臉,大概她是第一個遇到我這種顧客。
隔天想另找一家餐館,東找西尋,卻不知“灑家何處有”,未遇“牧童遙指杏花村”,卻有熱心人見狀主動前來詢問,指點迷津。與上海問路先遭警惕眼光的待遇相比,有了一份溫馨。小區深處一大雜院內,有一家東北餐館,欣然入內,原因是兒媳是東北人,想品味一下東北飲食,收獲一些知識。餐館比前一家象樣些,但老板赤著膊,光著上身,老板娘似乎居家一般穿著睡衣張羅著生意,這有點使我不太習慣。當我們習慣性地點了兩菜一湯,端上來的卻是需四、五個人才能吃完的東西,我們只好把剩下的打包回旅社,當晚宵夜加次晨早餐,還略有所余。此後幾天,晚餐都在這家餐館,與老板娘也熟了。但後面的幾餐,點菜遞減直至不點菜只點各種蓋澆飯,以品不同的東北菜。量多且鹹,不尚喝湯,價格適合工薪階層,我以為應該是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東北菜了。然而回到上海,向兒媳描繪一番後,兒媳卻不以為然,認為不可能正宗,菜不是原產地,味也一定不同。後來特地帶我們去上海一家東北菜館品嘗,然而價錢、味道都使我們更想念北京那家東北小餐館。
我曾多次聽去過北京的南方人說:北京很好玩,但吃很差。想起廣為流傳的“吃在廣東”的說法,再比較老家福建的閩南菜,北京的餐飲食品確實可以被認為“差”,然而仔細想一下,似乎又不能這麼說。南方氣候適合各種的植物生長,自然物產比較豐富,廣東人沒有什麼不敢吃,沒有什麼不會吃的飲食特點,自然使“吃在廣東”成為流傳。在上海居住期間,兒媳在驚異我們“什麼都可以煮湯”之後,還是為難地向我們提出她“可以不可以不喝湯”的想法,她很懷念東北的蔬菜,西瓜,說南方的魚沒有東北的好吃。在上海她說怕胖,但在她回東北的文章裡卻看到她狂吃的記錄。我想也有她很可以理直氣壯的地方,那就是北方的氣候低溫期長,動植物生長期長,口感質地比南方現在餐桌上盡是搞不清有什麼添加劑,激素的各種速生、反季節食品要好許多。況且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當我們在上海品嘗過當今新新一族熱衷的、價格不菲的半生不熟的法國牛排,味道混雜的意大利比薩餅、正宗西式水果、蔬菜沙拉等食品後,想到各地家長必帶自己的寶貝兒女去享用的現被廣泛認定為垃圾食品的“麥當勞”、“肯德雞”食品時,對比北京炸醬面、爆羊肚、東北“殺豬菜”的原汁原味食品後,對這些味道都不太適合自己的食品增加的是一份理解。沒有不好吃的東西,只有不好吃不同風味食物的人。君不見南方現很風靡的“麻辣燙”,由游牧民族軍人用頭盔倒過來煮食演變過來的火鍋涮食,都不是南方人的發明,但南方人的喜愛卻使南方人忘記了自己曾經的對北方菜的批評。我認為,南北菜的兼容才有了“滿漢全席”。到北京,我專找北方菜,尋求的就是這種理解與包容的感覺。
六、尾聲
兒媳曾對我們說過:“你們如果去了北京,就會喜歡北京”。現在去了,喜歡了嗎?想一下:喜歡,再問自己:真喜歡嗎?靜心想一下,真喜歡。但喜歡她什麼呢?認真想一下:人文。是北京的人與文化。
首先是人,聽到的都是普通話,親切,沒有異地感。人也好接近。不象上海,開口先講上海話,好像上海只有上海人。而且仔細聽,多半“阿拉”在先“侬”在後。或者一連串“阿拉”後偶爾聽到“侬”,使人感到排他性很強。2010年上海就要舉辦世博會,上海意欲成為世界的上海,但我想上海首先必須是中國的上海,現在流傳著“環內講外語,內外環之間講普通話,外環以外講上海話”的雖有點誇張,但並不是毫無根據的現狀,會不會發展成為在市區上海話變成少數民族語言?市場經濟會使城市人員大洗牌,老上海人、新上海人將重組成中國上海人,那時,世界的上海就不遠了。
北京的文化積澱很深,社會文化氣氛也很濃,但商品社會的金錢氣息也在不斷地改變著這座城市。社會上傳說著富人最多的城市是北京,北京商品房特別是高檔商品房價高與上海比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恐怕不是文化的產物。未來的北京還會是現在我所喜歡的北京嗎?看看北京的一些被極力喧染的新建築,我感到疑惑。
總感到北京缺點什麼,是什麼呢?好象什麼都不缺,缺什麼呢?哦,是水!這就是我看到國家大劇院的水域時眼前一亮的緣故。北京是個缺水的城市,沒有江南水鄉那種柔情,更沒有沿海城市給人那種波瀾壯闊的感受。北京給我的感覺是宜生活卻不太宜久居的城市,瞧!南方人不爽快的毛病又出現了,前面剛說喜歡,又挑剔了,真讓你見笑了。說了這麼多啰啰嗦嗦的話,最後,還是沒在北京繼續往下去。坐輕軌,乘飛機,最終還是離開了北京。
還會再來北京嗎?不知道。
/*我的後記*/
公公的這篇游記被我催了很久,因為他從北京回來之後說起某些景點和感受總是滔滔不絕,我勸他何不記錄下來作為一個紀念。幾個月之後他終於提筆。
對於六十多歲的他來說,長時間寫作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是這麼長的長篇。拿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和老公都吃了一驚,居然有近兩萬字。讀過之後更是感受到他這個年齡的長輩對於首都,對於祖國,對於歷史,對於新生活的一種特別感情和感慨。
也許對於習慣快餐文化的今天,並不會有多少人會像我們作為家人一樣去認真的讀這篇文章,不過如果有人能夠從頭看到這裡,我還是非常感謝您。因為我想您也會覺得不枉花費了那麼長的時間和耐心,對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