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攝影基礎知識
焦距——透鏡中心到其焦點的距離。焦距的單位通常用mm(毫米)來表示,一個鏡頭的焦距一般都標在鏡頭的前面,如f=50mm(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標准鏡頭”),28-70mm(我們最常用的鏡頭)、70-210mm(長焦鏡頭)等。
光圈——用於控制鏡頭通光量大小的裝置。
快門——用於控制曝光時間長短的裝置。快門一般可分為簾幕式快門和鏡間葉片式快門以及鋼片快門三種。其中簾幕式快門又可分為縱走式簾幕快門、橫走式簾幕快門。鋼片快門可以達到更高的速度(目前最高快門速度可達1/12000秒以上)。鏡間葉片式快門的最高速度一般不超過1/500秒,但鏡間葉片式快門的最大優點是拍攝時產生的噪音極低,極利於偷拍,並可以實現全速度范圍內同步閃光。
快門速度——快門開啟的時間。它是指光線掃過膠片的時間(曝光時間)。例如,“1/30”是指曝光時間為1/30秒,同樣,“1/60”是指曝光時間為1/60秒,1/60秒的快門是1/30秒快門速度的兩倍。其余以此類推。
說明:有些資料把快門速度稱為快門時間,二者名稱不同,但含義相同,均指快門打開的時間。
景深——影像相對清晰的范圍。景深的長短取決於三個因素:鏡頭焦距、與拍攝對象的距離、所用的光圈。景深與以上三者的關系是:⑴焦距越長,景深越短;焦距越短,景深越長(例:在同樣的光圈、距離的情況下,28mm的鏡頭的景深要遠遠大於70mm鏡頭的景深);⑵距離越近,景深越短,距離越遠,景深越長(例:在同樣的焦距、光圈的情況下,拍攝對象在10米時的景深要遠遠大於拍攝對象在1米時的景深);⑶光圈越大,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長(例:在相同的焦距、距離的情況下,光圈為F16時的景深要遠遠大於光圈為F4時的景深)。
感光度——表示感光材料感光的快慢程度。感光度的單位用“度”或“定”來表示,如“ISO100/21”表示感光度為100度/21定的膠卷。感光度越高,膠片越靈敏(就是在同樣的拍攝環境下正常拍攝同一張照片所需要的光線越少,其表現為能用更高的快門或更小的光圈)。200度的膠卷感光的靈敏度是100度膠卷的2倍,400度的膠卷的靈敏度是200度膠卷的2倍,其余以此類推。
色溫——各種不同的光所含的不同色素稱為“色溫”。色溫的單位為“K”(開爾文)。我們通常所用的日光型彩色負片所能適應的色溫為5400K-5600K;燈光型A型、B型所能適應的色溫分別為3400K和3200K。所以,我們要根據拍攝對象、環境來選擇不同類型的膠卷,否則就會出現偏色現象(除非用濾色鏡校正色溫)。
附:色溫的定義“假設有一種黑色金屬,使之處於零下273度(絕對零度)的環境中,隨著溫度的升高,該黑色金屬就會發出不同波長的光,由該色光所對應金屬的溫度再加上273就是該種光的色溫”。例如,將該金屬加熱至2500攝氏度,該金屬就已發出紅光,這種紅光的色溫就是“2500+273”K,也就是說這種紅光的色溫就是2773K。色溫越低,長波長的光(紅、橙色光)的百分含量越高;色溫越高,短波長的光(藍、紫色光)的百分含量越高。例如:中午的日光的色溫大約是5500K;閃光燈的色溫約為5600K;蔚藍的天空的色溫大約為20000K;100瓦普通燈泡的光的色溫大約為2600K。
白平衡——由於不同的光照條件的光譜特性不同,拍出的照片常常會偏色,例如,在日光燈下會偏藍、在白熾燈下會偏黃等。為了消除或減輕這種色偏,數碼相機和攝象機可根據不同的光線條件調節色彩設置,以使照片顏色盡量不失真,使顏色還原正常。因為這種調節常常以白色為基准,故稱白平衡。
曝光——光到達膠片表面使膠片感光的過程。需注意的是,我們說的曝光是指膠片感光,這是我們要得到照片所必需經過的一個過程。這和非專業人士所說的“曝光”大不相同,他們所說的“曝光”是指因相機漏光導致膠卷作廢的意外事故。
相對孔徑——鏡頭有效通光口徑(光束直徑)與焦距的比值。相對孔徑越大,鏡頭就越“快”。如1:2.8、1:3.5-4.5等。在變焦鏡頭中,一般把相對孔徑固定的鏡頭稱為專業鏡頭,把相對孔徑不固定、但相對孔徑在1:2.8-1:4之間的鏡頭稱為准專業鏡頭,其余則稱為普及型鏡頭。
曝光組合——是指在同一拍攝環境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光圈和快門的組合。比如,用測光表測得快門為1/30秒時,光圈應用5.6,這樣,F5.6、1/30秒就是一個曝光組合。我們也可用F4和1/60秒的曝光組合代替(二者等效),也可用F2.8和1/125秒的曝光組合代替。也就是說,這幾個組合是等效的。但我們特別要注意的是,雖然這幾個曝光組合是等效的,也就是說曝光是准確的,但不同組合所獲得的景深和效果是不同的。
來自旅行吧博文:http://u.cncn.com/space-25648-do-blog-id-235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