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北京美食,你可能立馬就想到了最有名的北京烤鴨了。北京作為六朝古都,吸收了滿漢飲食文化精粹,皇家與市井味在此共存。絕對是地道北京人推薦,趕緊去看看吧!
爆肚
爆肚是北京風味小吃中的名吃,多為回族同胞經營。爆肚早在清乾隆年代就有記載。過去和現時,每當秋末冬初,北京的清真餐館和攤販就經營爆肚。北京天橋有“爆肚石”,門框胡同有“爆肚楊”,還有“爆肚馮”、“爆肚滿”等。
地址:豐台區蒲黃榆路9號
人均:59元
油茶
油茶是北京地區漢族傳統小吃中的滋補佳品,它是用面粉放入鍋內炒到顏色發黃,麻仁也炒至焦黃,另加桂花和牛骨髓油,拌搓均勻,然後將搓得均勻的面茶放在碗內,加上白糖,用開水沖成漿糊狀即可。
錦芳小吃
食物豐富,味道好,人也多,價格不貴。有時候要等位子。老字號了有時候吃的是回憶。
地址:東城區磁器口大都市街南一樓大中電器1樓
人均:17元
京式果脯
果脯,也稱蜜餞,是以桃、杏、李、棗或冬瓜、生姜等果蔬為原料,用糖或蜂蜜腌制後而加工成的食品。除了作為小吃或零食直接食用外,蜜餞也可以用來放於蛋糕、餅干等點心上作為點綴。果脯是明朝時期的御膳房發明的。
炸灌腸
炸灌腸是一種北京特有的風味小吃,早在明劉若愚所著《明宮史》中就有記載。清光緒年間福興居的灌腸在京城小有名氣,福興居的掌櫃被稱為為"灌腸普",傳說其制作的灌腸為慈禧所喜。老北京的灌腸以長安街聚仙居的最好。
北京烤鴨
烤鴨是具有世界聲譽的北京著名特產,由中國漢族人研制於明朝,在當時是宮廷食品。用料為優質肉食鴨北京鴨,果木炭火烤制,色澤紅潤,肉質肥而不膩。北京烤鴨分為兩大流派,而北京最著名的烤鴨店也即是兩派的代表。
豆汁兒
豆汁兒是老北京獨特的漢族小吃,根據文字記載有300年的歷史。豆汁是以綠豆為原料,將澱粉濾出制作粉條等食品後,剩余殘渣進行發酵產生的,具有養胃、解毒、清火的功效。提起北京小吃,首先讓人想起豆汁。
小街鹵煮
店雖小,名氣可不小,進門眼鏡就被熱騰騰的蒸汽蓋住啥也看不見了有木有。鹵煮大碗18小碗17,可以單加錢加吃的。大鍋,老湯,味濃,自己加調料。服務熱情,價格實惠,味道正宗。
地址:東城區朝陽門南小街233號
人均:24元
老北京炸醬面
炸醬面是漢族面食,老北京炸醬面在北京十分流行,而上海、廣東、東北也有不同制法的炸醬面。韓國亦有炸醬面,是由華僑帶入韓國,以春醬(黑豆醬)為調味料,加上洋蔥、蝦、肉類等。
鹵煮火燒
鹵煮火燒是北京漢族特色小吃,起源於北京城南的南橫街。據說光緒年間因為用五花肉煮制的蘇造肉價格昂貴,所以人們就用豬頭肉和豬下水代替,經過民間烹饪高手的傳播,久而久之,造就了鹵煮火燒。
爆肚馮
吃得太爽了,百葉、散旦、肚領、羊肚仁、牛肚仁都特別好吃。火候掌握的剛剛好,口感都特別棒,蘸上小料,再咬一口酥酥的燒餅,哇塞,太地道了,超好吃,絕對不比大餐差呀。羊雜湯也愛喝,沒有任何怪味道什麼的,芫爆肚絲炒的也好吃。對了,他家的辣椒油炸的也不錯,香而不辣,辣椒吃起來會有小小的酥脆感。
地址:西城區前門大街門框胡同廊坊二條56號
人均:46元
豌豆黃兒
豌豆黃兒是北京春夏季節一種應時佳品。原為民間小吃,後傳入宮廷。清代宮廷的豌豆黃兒,用上等白豌豆為原料,做出成品色澤淺黃、細膩、純淨,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涼爽口。按北京習俗,農歷三月初三要吃豌豆黃。
炒肝兒
炒肝兒是北京地區著名的漢族傳統小吃之一,清末由前門外鮮魚口“會仙居”的“白水雜碎”改進而成。名炒肝兒,其實以豬肥腸為主,豬肝只占1/3。制作方法是先將豬腸用鹼、鹽浸泡揉搓,用清水加醋洗淨後再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