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環球旅遊網 >> 環球旅遊 >  >> 大陸游 >> 北京游 >> 北京游記

景山依舊 

     編輯:北京游記
所屬景區:北京

在筒子河邊欣賞了角樓余晖,我決定爬上景山繼續欣賞日落景象。在奔跑過程中,呼吸倉促之間,我忽然想起了一個人。

1644年三月十八日,北京籠罩在一片滾滾硝煙之中,面對農民軍潮水般的凶猛攻擊,大明守軍作著最後的頑抗。與城牆上喊殺整天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紫禁城裡死一般靜寂,平日裡成群結隊的太監宮女早已逃得不知去向。忽然,響起了一陣清脆而又急促的腳步聲,“嗒嗒嗒…..”,向坤寧宮奔去。

安靜片刻,腳步聲再度響起,先進了寧壽宮,又去了昭仁殿。每當他闖入一座宮殿,裡面都會發出一聲撕心裂肺的尖叫;每當他跨出殿門,他手中的尚方寶劍更顯得鮮血淋淋。

他披頭散發,面目猙獰,就像一個來自地獄的魔鬼,但是一身金黃色的龍袍顯示了他那至高無上的身份,他不是別人,正是大明王朝的崇祯皇帝朱由檢,同時他也是一個絕望的丈夫,絕望的父親。留在寶劍上的,是他那兩個未成年女兒的鮮血。絕望使人瘋狂,國,已經沒有了,大順軍馬上就能打進紫禁城,推翻大明的統治,我有何面目去見辛辛苦苦打下這座江山的列祖列宗;家,也沒有了,李自成即將成為這裡的新主人,這個草寇,我和我的家人落在此人手裡,會有什麼樣的下場?只能作個了斷。

在坤寧宮,面對相伴十八年的周皇後,他下不了手,令她自盡。在寧壽宮,長平公主怎麼也想不到平日裡最疼愛她的父皇竟然揮舞著寶劍向自己劈去,本能地用左臂抵擋,望著倒在血泊中呻吟的女兒,承受巨大痛苦的朱由檢再也無力發出致命一擊,“虎毒尚不食子,奈何汝生在帝王之家!”緊接著在昭仁殿砍死幼女後,由檢忽然感到一下子卸掉了扛在身上十八年的重擔,他意識到,接下來需要解決的人就剩他自己了。他不再奔跑了,而是恍恍惚惚地走著,不知道自己會走到哪裡,最終,來到景山腳下的一棵老槐樹下,系了一根白绫…..

“後面的朋友請跟上,大家來看,這裡就是三百多年前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的上吊自盡之處。和他一起自盡的,還有一個名叫王承恩的忠心太監…..”在導游滔滔不絕地介紹下,數十位戴著紅帽子的游客把視線聚焦在景山腳下的那棵槐樹上,仿佛樹干上真吊著這麼一個人。我也瞪大著眼睛,我想,或許朱由檢的歷史形象就這樣被定格了吧。苛捐雜稅搞得民不聊生,猜忌心重殺袁崇煥自毀長城,洪承疇明明是投降給清朝了,朱由檢卻以為是為國捐軀,還為他舉行隆重的喪儀…..多少年了,在很多人眼裡,他是一個昏庸無道的皇帝,死有余辜,沒有什麼好可惜的。連那棵槐樹,也因他遭了殃,清朝順治皇帝為此槐量身定做了一個巨大的鐵鎖,將它捆綁起來,稱之為“罪槐”,以警世後人不要學朱由檢的亡國之道。後來老槐樹枯死了,也有傳聞說是文化大革命時為“破四舊”而砍掉的。今天的這棵槐樹是後來補栽的,好像在人們的思維裡,這棵樹是這個園子裡必不可少的一件物事。去景山公園游玩的人,大多會去這棵樹下看看。

最近,圍繞著袁崇煥該不該殺的問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為崇祯翻案了。真相大白的那一天,你會知道他是到底是一個昏君還是一個明君。但至少,現在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一位有膽識,願意承擔責任的國家元首。在老槐樹下,他留下了一生中的最後一道聖旨:“朕涼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賊直逼京師,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說得好!試問周秦漢唐宋元,到底有多少亡國之君可以做到以身殉國?沒人願意赴死,都是很不情願地被別人殺掉的吧!要麼就是苟且偷生。反倒是數不清的將軍和將士們,象三國蜀的諸葛瞻,出於所謂的忠心,拼盡了最後一滴血,如果看到劉禅輕松地向敵人屈膝一跪,投降了,他在九泉下豈能瞑目!而早在李自成打到北京之前,朱由檢就對群臣們說:“國君死社稷,朕將焉往。”他已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國家是他的,他會承擔一切責任。

只是那一句“皆諸臣誤朕”,把責任完全推卸到大臣們的身上,朱由檢是有點不夠意思。但當時明朝的人才確實鳳毛麟角少得可憐。袁崇煥和洪承疇是晚明少有的傑出將領,但袁以“擅主和議,專戮大帥”為由被朱由檢所殺,洪承疇不敵皇太極,孫傳庭又敗於李自成,朝廷已到了無人可用的境地,由檢恨不得親自披上戰袍去打仗。每到升朝議事,諸臣無不搔頭弄耳,惶惶不知所對,由檢無計,竟向群臣作揖行禮,說:“自古君臣志同道合,天下未有不平者”,幾乎是一種懇求的口氣,誰能想象這是封建社會裡皇帝對臣下說的話。文武百官無人能分君之憂,更令人心寒的是,不論國庫再怎麼空虛,也無人願意出一點家私捐助朝廷。由檢已然成了一個光桿司令,但他並沒有氣餒,城破之時,他還奮力敲響大鐘,企圖糾集一些有志之士與敵軍展開巷戰;城破前一日,他讓三個年幼的兒子逃出紫禁城,流淚叮囑他們在民間“見老者稱之曰翁,少者稱之曰伯叔,幸而不死,為父母報仇”。在他看來,大明還有一絲希望,江南大片土地還在大明手裡,只要兒子們順利到達江南,那麼就有東山再起的可能。很可惜,他的兒子不是被清軍抓住後殺死就是一生隱姓埋名碌碌無為,而控制江南大片土地的南明政權也沒有南宋那麼耐打,很快被清軍一一消滅。

景山不高,也就四五十米吧,但我氣喘吁吁一個勁地往上爬,心想咋還沒到頂呢。好容易登上了萬春亭,已經有好多專業級的“炮手”恭候我多時,一起欣賞那一輪火紅的夕陽,漸漸淹沒在高樓之後。古時候不存在高樓,那麼可以看到日落西山的景象了吧。這萬春亭當初是北京的制高點,我想朱棣老人家是不是也是一位喜歡看日出日落的人,否則造起這麼大個山包干嘛。關於今天的景山是如何形成的,大致有兩種說法,一是這裡在元朝時就是一個小土山,後來朱棣把拆毀的元朝宮殿廢墟堆在土山上,使之增高,再廣植樹木,變成了今天的高度;二是景山的原址是元朝的大殿,朱棣將其拆毀並堆上土石,寓意將元朝的王氣鎮住,使之永不能翻身。如果後一種說法是真的,那麼朱棣怎麼也不會想到,這座山不但鎮住了元朝的王氣,還把自己的王氣終結在這裡。後來乾隆皇帝在景山上依山勢修建了五座亭子,又在每座亭子裡安放了菩薩的銅像,作為鎮山之寶。隱約覺得,在乾隆皇帝的潛意識裡,有意無意地把景山看作了整座江山的縮影,費盡心機把它打造好。

終於,經過了兩個王朝的風雨,這個天下還是要由天下人來管理,不再屬於某個人。景山也不再是只有皇帝皇親才能爬的禁山,誰都能爬上這座普通的小山。晚上20點,夜風習習,有兩三人坐在萬春亭邊閒扯,也有人舉著相機對著燈火通明下的彩繪“卡擦卡擦”照個不停。我舉目四顧,白塔和中央電視台遙遙相望,天安門方向華燈輝煌,鼓樓大街車流滾滾,北京城日新月異,唯獨景山依舊!



(老槐樹)


(景山眺望)


(夜色中的萬春亭)


(夜色中的白塔和中央電視塔)

  1. 上一篇文章:
  2. 下一篇文章:
【春天來了】北海春色(下)
【春天來了】北海春色(下)

【春天來了】北海春色(下 ) 標題中的北海不是廣西的北海,而是北京城市中心的北海公園,北

《初一游中央電視塔實錄》(共20張照片)
《初一游中央電視塔實錄》(共20張照片)

用百度搜了搜“北京好玩的地方”,顯示結果不少,感興趣的不多,除了遠郊區的禿山野嶺,就是明清 兩代留

中俄帝都之旅:北京、莫斯科、聖彼得堡【三十一】
中俄帝都之旅:北京、莫斯科、聖彼得堡【三十一】

2015年6月11日早晨起來,在酒店附近吃過早餐,乘697路公交車前往 圓明園 和 頤和園 。 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