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胡同,我想和大家聊聊歷史,可我不是史學家,但我知道打元世祖將定為大都起,這裡便有了“胡同”的稱謂,並且它已有730歲之巨,比如磚塔胡同、黃米胡同;我想贊美它,可惜我也不是文學家,所以我也無法用曼妙華麗的辭藻來贊揚胡同,但我有一顆真誠而客觀的心;我想告訴您胡同的起源,遺憾的是咱還達不到考古專家的水平,但我知道“胡同”二字確確實實源於蒙古語“水井”之意。
我想,一直以來我被這個默默沉寂在身邊的“家伙”所感動著,所以,我要把我心中的胡同告訴您。思前想後,我還是覺得用講解照片的方式來介紹一下我的胡同,以及胡同裡的風物,以及那些人和事,這樣,或許更真實一些。這樣,也可以讓我更輕松的向您介紹我身邊、我眼中的胡同。咱們聊到哪兒算哪,如果說錯了、說得不到位的,您多擔待,下面有我MSN,咱們可以私下探討,但您可千萬別在這兒留言寒碜我,揚子這兒先謝您了!
第一幕 那些“京爺”
聊起胡同,首先要說的是胡同裡的精神——人,也就是那些“京爺”們。在這裡,京爺泛指住在胡同裡的那些人(並不特指男人)。 “京爺”的稱呼最早也是出現在清晚期,普遍是外地人對旗人(男)的稱呼,這與滿清文化大有關聯,旗人好客、熱情、謙遜,講話禮貌,對稱呼特講究。滿人與滿人在胡同裡照面兒,一定稱呼一聲“爺”(此爺非爺孫之爺,而是先生之尊稱),啧——透著那麼客氣,露著那麼親切,這是父一輩、子一輩沿襲下來的傳統禮儀文化。
封建社會,尤其是清朝時期,貴族官宦子弟擁有極高的社會地位,根本用不著工作,也不用做事。八旗軍民入駐以後,分房分田,拿著朝廷俸祿,做閒差,優越感十足,就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在旗人當中產生了大批的文人雅士(如納蘭性德)、業蟲和行業玩家(京話稱為頑主兒)(但這也導致其後人游手好閒,身無技能的現狀)。要講到玩兒,動腦和動手能力方面,那叫一個強,比如眾所周知的斗蛐蛐的、玩古董的、熬鷹的、玩鳴蟲、聽京劇當票友的等等高雅休閒方式,凡在街上看著的那些個提龍架鳥兒者,十有八九是旗人,多是纨绔子弟。但有一點,早先的旗人不會把養狗當做樂子事看待,狗是滿族文化中朋友的象征,養狗=養朋友?不合適!所以大多數情況下漢人才養狗,滿人對此嗤之以鼻(時代不同了,現在不會了)。
想要概括地了解北京胡同文化,我給您推薦個地兒——老北京老物件家庭博物館(鈴铛胡同4號),在那裡您可以看到胡同百姓的衣食住方方面面的陳列品,還能跟家博館宋老師、王老師了解到老北京胡同生活的點點滴滴,以及關於北京城的正史、野史,目前是免費參觀,免費體驗。
動手能力強的也可以去南官房胡同拜訪一下中國風筝傳人王赤峰,他在風筝制作方面有獨到建樹,並且其巧奪天工的技藝確實讓每一個來訪者大感驚訝,你見過無風無動力就可放飛的風筝嗎?這有,人家心情好的話,說不定還會在風筝之作方面給你指點一二。
還有,前門商業街的老北京皮影劇團(路家班皮影劇團)也漸在皮影文化和演藝方面迷翻了大批老外,親手耍耍皮影,能夠15個人屁顛屁顛地樂上半拉月。
如果你對演藝文化沒興趣,去後海轉轉不反對吧?金錠橋畔、銀錠橋畔可是京爺扎堆兒的地方,每到傍晚時分,沿河沿兒都會有喜歡釣魚的附近百姓相約而至,甭管有魚沒魚,先把魚竿支它倆鐘點,不圖別的,就是個找樂,一邊漁著一邊娛著一邊聊著。
如果你帶外國朋友串胡同的話,還有好地方可去。京劇臉譜知道吧?反正老外有興趣。給您推薦一個專門畫京劇臉譜的人家——南官房胡同佟老師的臉譜繪畫工作室。可以看,可以聊,可以學,還可以捎帶手買上幾個做紀念。去一趟,保證你和你的朋友不會既空手又空腦的離開。對了,那條街裡還有個毛猴制作的工作室,也不錯。
在胡同裡晃,除了和人聊天外,還可以和鳥兒聊天逗悶子,去大翔鳳胡同找劉大爺,您就找著“組織”了。他的三個寶貝(鹩哥和八哥)個個“能說會道”,見了生人就打招呼,漸漸成了胡同一個免費景點,走到這兒的路人、街坊都願意和劉大爺家伶牙俐齒的仨寶貝兒聊一會兒,雖然劉大爺耳朵背點兒,可他的鳥兒耳朵可好,而且嘴甜,讓叫“奶奶”絕不喊“叔叔”。
(玩兒,永遠是“老北京”亘古不變的生活主題)
第二幕 今日胡同
北京的胡同不同於上海的弄堂,第一有樹,不禿,環境好,天熱還有實用價值;二是有門墩,凡在胡同裡被稱作“宅院”的院落門前都有門墩分列兩旁,這也是沿襲了千百年的傳統門第等級觀念,這一特征在北京特別突出。明白人走在胡同裡,路過四合院時,瞅一眼門墩基本就可以斷定當初此院主人的身份地位。圓門墩叫抱鼓石,是大戶人家和官宦人家特有的;方的、長方的門墩是小戶人家普通百姓家門口擺的;王府大院門口的呢,有方有圓,但號碼奇大,並一般配有上下馬石,要不怎麼有個“門擋戶墩”的說法呢(現改為門當戶對了)?這其實都是在論的。家家戶戶不管什麼門第身份,門墩上面的石刻都非常精美,而且寓意美滿,常見的有福祿壽喜、平安富貴、蟹甲傳蘆、蓮生桂子等等石刻圖案。北京胡同裡的門墩雖說只是塊石頭,但經過藝術工匠這麼一雕琢就不同了,用現在的話說,這叫門墩藝術雕刻。這要不是戰爭損毀、要不是舊城改造,說不定門墩也不會太值錢,仍舊只是個京爺們的“臉面”而已,但現在不同了,好看的門墩都跑潘家園舊貨市場裡戳著去了(當然假的不算)。要我說,盧溝橋的獅子還有數完的時候,我看北京胡同裡的門墩卻是沒法統計喽,海了去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後孫公園胡同看看北京城最獨特的石獸形門墩。
和門墩一樣,北京胡同院落的宅院門兒,也是極有講究的一種民俗文化。除了紫禁城的宮門不說,單皇上家以外的官、商、民宅院門就分為四種:廣亮大門、金柱大門、蠻子門和如意門。如果說皇宮是身材魁梧、方正的“大哥”,王府便是錦衣玉食、華貴有余的“老二”。與皇宮相比,王府的規模要小得多,宅門就得叫府門。“老三”官宅和“老四”商宅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宅門。官宅雖在級別上低前兩者一等,但也是內有城府,深不可測。官宅宅門一般分為金柱大門和廣亮大門,門庑深廣,但只能有一間,遠少於王府的三間或五間門。門前不能象皇宮、王府一樣立獅子,門墩上也不能設獅,否則一定會招來殺身之禍。
豪商和鄉紳雖然頗有些家資,但社會地位與朝臣相比畢竟不可同日而語。商宅就不能使用金柱大門和廣亮大門,只能使用規模更小的蠻子門。因為沒有了深宏的門庑,門的上方也沒有任何裝飾,其中尤為顯著的是不設雀替。因為在封建社會,譽替是官職的象征。這些建築上種種帶有歧視意味的嚴格限制,或許也促使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傳統理念的延續,並敦促無數年輕人前赴後繼地投身於科考。
要說還是這“老麼”——市井人家最“寒碜”,門戶是窄小的如意門或牆垣門;院內沒有高貴的海棠,只有樸素的石榴;沒有仿真的池塘,只有金魚缸,更別提層巒疊嶂的跨院和後罩樓了。但老百姓的清貧小家自有它的溫馨,特別是天氣暖和後,一家人聚在露天的大起居室裡享一方天地及草木,寧靜而貼近自然,親切又有凝聚力。老北京不是一直傳唱著一句俚語嘛:“天棚、魚缸、石榴樹,先生、肥狗、胖丫頭”(這是清代俗語,形容北京四合院人家的生活:先生:家庭教師 丫頭:丫鬟、保姆、傭人 天棚:夏天乘涼用 金魚缸:寓意年年有魚、日進斗金 石榴樹:多子多福、日子紅紅火火 肥狗、胖丫頭:下人跟看門狗都生活好,表示主人家富裕)殊不知,這就是傳統老北京的幸福生活,相對於侯門似海深的權貴人家而言,卻也多了幾分真實和浪漫。
北京的胡同千奇百怪,有記載的有六千多條,並且叫什麼名子的都有:屎殼郎胡同(現為時刻亮胡同)、百花深處胡同、錢市胡同、江米巷胡同(現為東、西交民巷胡同)……每條胡同的命名多數都與舊時生產生活緊密關聯的,如騾馬市,聽名子就知道是騾馬交易的集市,再如高坡胡同,地勢高啊。考考您,您知道八大胡同是怎麼回事嗎?其實,八大胡同可不是一條胡同,是由八條胡同組成的,曾是舊時的聲色場所,也成為了煙花柳巷的代名詞。“八大胡同”在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鐵樹斜街以南,由西往東依次為:百順胡同、胭脂胡同、韓家潭、陝西巷、石頭胡同、王廣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紗帽胡同。其實,老北京所說的“八大胡同”,並不專指這八條街巷,而是泛指前門外大柵欄一帶,因為在這八條街巷之外的胡同裡,還分布著近百家大小妓院。只不過當年,這八條胡同的妓院多是一等二等,妓女的“檔次”也比較高,所以才如此知名。老北京城的妓院分若干等級,最早的妓院分布在內城,多是官妓。慢慢的,行情漸好,市場也跟著發展起來,蔓延到了前門外的南城一帶,才有了這著名的“八大胡同”。如今,煙花柳巷不在,百姓生活依舊,卻也只把過去當作笑談,間或聊聊而已。
在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胡同中,坐落著許多由東、南、西、北四面房屋圍合起來的院落式宅院,這就是傳統北京四合院,目前比較完好的多被國家機關單位使用,或者被機關幼兒園和旅游景點占著。普通的四合院還是被普通百姓使用著。
北京四合院的大門一般開在東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才是正房,正房建在磚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規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兩邊一般建有東西廂房,是晚輩們居住的地方。在正房和廂房之間還有走廊相連,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四合院的圍牆和臨街的房屋一般不對外開窗,院中的環境封閉而幽靜。北京胡同裡有各種規模的四合院,但不論大小,都是由一個個四面房屋圍合的庭院組成的。最簡單的四合院只有一個院子,比較復雜的有兩三個院子,富貴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好幾座四合院並列組成,典型特征是外觀規矩,中線對稱。四合院的大體布局為:大門、第一進院、大堂、第二進院、書屋、住宅等,兩側有廂房,各房有走廊,隔扇門相連接。喜歡北京四合院的朋友在北京老城區的胡同裡隨便轉轉,就能看到不少。目前據我所知,北京最昂貴的四合院在後海,被一外籍華人購得,價位是3800W人民幣。
(興華胡同蠻子門)
第三幕 胡同百態
時常為一件事感到困惑,同樣是在居家生活當中,南方人總在琢磨做點什麼能賺錢,賺了大錢後改善家裡的生活條件,其中尤以浙江溫州人為代表,在老北京(人)的眼裡"浙皮子”(帶有偏見的稱謂)特能闖,特能干,特能琢磨賺錢的事;而在同樣的生活狀態下,北方人就不同了,多數守家待地的土著則想著怎麼玩,如何享受,期望能夠通過聰明才智來把現有的生活環境調節得更好更有味兒,讓休閒方式更具體,其中北京胡同裡的京爺為典型,且具有代表性。“不求富貴,但求安逸”的心態不是一般城市的百姓能夠掌握,這也是我這個站在二者之間的偽土著所費解的。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諾大的北京城和這裡的原住民便是如此。雖然同屬天子腳下皇城根,但不同的老城區居民也有不同的生活態度。就拿東城、西城和南城(宣武區和崇文區)等幾個老城區的風物和人文來說就有一些“性格”差異,這與舊時居住在這裡的先人極度相關。
比如,西城最早是正黃旗、正紅旗駐區,而正黃旗是純粹的皇親國戚,官職官品比別區要高很多,所以享受到的文藝待遇也遠遠高於其他老城區,沿襲下來的結果就是西城胡同出“玩家”,胡同裡的民間玩家多如牛毛,不信的話可以專門走一走有著滿清王府背景文化的胡同,訪一訪那些胡同裡的京爺們就知道了,比如南官房胡同、比如興華胡同。
再說東城區,由於清兵入關開進北京以後,多爾衮的正白旗與皇太極所屬的正黃旗、正紅旗格格不入,脾氣不對,為了避免擦槍走火,所以被派駐進了東城區,於是勢力略遜於黃旗的正白旗、正藍旗就成了這裡的主人,胡同裡的王府自沒有西城多,但一般來說官職地位也還不錯,於是次高雅的文化就堂而皇之地走進了古都北京老城區的東部。既然“玩”不過西城,那就把生活環境做出層次。在東城胡同裡,人文環境極具畫面感。在這兒你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登著單車欣賞它,用你的眼睛和耳朵體味它,你會得到極大的感官享受,深藏於北京百姓生活中的人文風情,比如禮士胡同,比如成賢街,比如南鑼鼓巷,比如婉蓉故居。
在北京老城區當中,最不矜持的要數宣武區和崇文區的胡同了,個性稜角比起東、西城來就弱了不少。由於早先住的就是漢人,滿人進京以後,京城住民雖重組洗牌,但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這個南城仍舊以漢人為主,並收納了全國各地進京趕考的局子以及賣藝謀生的藝人和雲游天下的仁人志士,於是造成了南城文化雜糅、藝術百態、思想前衛的現代市井形態,而今這裡的胡同裡依然洋溢著最真實的居民生活情景,仿佛仍就在你我身邊。
(京爺的玩意)
第四幕 生活哲學
和同事討論北京人的性格,雖說他也是三代以上的北京人,但其對老北京的評價卻不是那麼招大多數人待見——假大空,他給出的主要論據是北京的“的哥”能侃,這反映了北京人的主要特征,一個普通的出租師傅就敢逮誰跟誰侃俄美新冷戰、分析駐伊美軍撤軍表、點評國內災害預警和救援……不一而論。對此,我不置可否;另有兩個朋友扯淡時說起了北京人,甲:我來北京工作三年換了4個公司,可你才是我第一個北京籍同事,真不知道偌大的北京城,小伙姑娘都在哪兒發財呢?!乙:去哪兒了,你不逛街吧?沒看見西單、王府井商街上各個專賣店門口拍巴掌招徕顧客的帥哥靓女嘛,那就是咱北京孩子……其實,北京人的生活態度很單純,有些時候單純得有些可愛。多數老北京固執、包容、安於現狀、享受,想問題喜歡天馬行空、偶爾還有那麼一點貪圖小利,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分析和處理問題喜歡感情化,柔性心裡大於鋼性心理。比如“老北京”見鄰居發財了,但並不會因此而主動接近對方;對方落魄了,卻一天到晚地琢磨著怎麼幫扶人家,實際上自己可能還正吃著“低保”呢。再比如,你初次來北京,跟街口的北京大媽問路去某地,大媽一定會熱情地拉著你的手告訴你:“孩子你去XX干嗎呀?那兒的東西可不能買,齁(hoū)兒貴的,你不如去XX買,那兒的好、還便宜……哦 你不是去買東西啊!呵呵,那我告訴你怎麼走啊——往前兩個紅綠燈,左轉,別逆著走(逆行),危險!再走300來米就得過人行橫道,哎,對面有一大樓,大樓後面就是……要不我干脆帶你過去得了,怕你不認識……”
北京人就是這樣,愛憎分明,熱情勁頭上來讓人怕怕滴。
老北京們的日常生活就如同這座城市的文化一樣深、一樣“海納百川”,並充滿戲劇性。剛剛還在社保中心領取生活費,轉眼就奔寵物市場給鹩哥買食兒了;昨天還埋怨著胡同口烤羊肉串的外地人污染環境,今天就張羅著幫人家孩子打聽“外地小孩本地入托”的事。
經過十年來的建設,北京市的“菜籃子工程”大大為胡同居民解決了大問題,隨著蔬菜供應量的增加、社區菜市場、便民小菜攤兒的推出,緩解了北京人的買菜難問題。北京百姓再也不用備戰式地儲存生活蔬菜了,“現吃現買,不吃不買”成為了日常生活中早已習慣了的方式,這是大爺大媽們最樂於看到的。
不斷規范的寵物市場、古玩市場、文化市場、演藝商圈也在北京城遍地開花,這使胡同裡街坊們的業余生活也上到了台面上,成為了大俗大雅的社區文化,土著滿意,做相關生意的商販就更加得意,買賣也越做越紅火。比如以前每周都會坐火車來北京只交易一天就匆匆返回的山西古玩販子,現在也因為生意源源不斷而改為留下來做固定攤位的生意,話說起來,這還確實得益於北京“下家”熟客的照顧,他們不會因為你的生意規模變化而影響交易情緒。
要說,老北京退休、買斷工齡在家待業的老百姓也不少,但真能“拿得起放得下”拉下臉出門做小生意的卻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寧可月月吃低保也愣要拔著“份兒”裝充實,種個花兒、養個鳥兒、吊個嗓子當票友,誰講話了,這叫層次,其實我看不如說是圖個窮開心而已。偶爾個把有手藝,又豁得出去、敢走出胡同口的主兒多半也都會躲得離家遠遠的做點事兒,比如從東城跑去西城當個小木匠,給工地干個巡檢員,給寫字樓管理一下停車位……哎,要不說咱北京人“愛面兒”呢。
(禮士胡同四合院裡,年近花甲的閨女給滿頭銀發的老媽媽精心理發)
第五幕 老人的後海
北京的老人有點意思,退休前工作是第一位,退了休以後休閒就成為了第一要事。養鳥兒、遛狗的都屬於普遍現象,更有甚者總是玩一般老人玩不了的。比如,抖空竹能抖到國外去,當京劇票友能做到和專業演員過場子搭戲,游泳專門選冬天的室外河裡鑿冰道游冬泳、花樣滑冰,不信秋後上凍時你來北京有水的公園轉轉,一准能找到冰、泳方面的老老師。
北京的老人一般不依賴兒女,因為後面有國家罩著,拿著不菲的退休金,生活保障不是問題,於是即便上了年歲也不大會給兒女添麻煩,生怕小輩嫌棄,如果自己有套房子,絕不會賴在兒女身邊,哪怕房子再簡陋也得分家單住單過,這實際上促進了老人的自主和自助精神,如能忽略傳統觀念的束縛,這是件好事。
如果我問您,北京的後海,聽說過吧?您或許能毫不遲疑地告訴我,後海之夜是多麼迷人多麼有味兒,甚至能數出從荷花市場到後海北沿的所有特色酒吧的名子,但您是否看過後海的清晨呢?
黎明時分的後海,告別了夜的喧囂和浮躁,取而代之的是老人的天下。從什剎海到後海的每一個角落都會有附近胡同來健身老人的身影,腿腳好的在圍著公園慢跑、踢毽子,體質好的在游泳,講究點的練氣功、打太極拳,有功底的在寫生畫畫,嗓子好的唱幾段,不能唱的就抱著二胡拉一段,或者干脆什麼也不干,吃過早點來到後海遛一圈兒、坐著發呆的也不少。
在清晨後海公園最活躍的要數遛鳥兒的大爺們,七點半剛過,就如同與心髒相連接的人體脈絡一樣,每一條通向後海的胡同口中都有手提鳥籠、腳踩四方步的大爺們過來遛鳥:畫眉、百靈、鹦鹉、鹩哥以及叫不上名子的七七八八的山鳥無奇不有。後海鳥客們在領地劃分方面相當講究,畫眉客找畫眉客,鹩哥客找客,玩百靈的主兒絕不會與提鹩哥的主兒無事搭讪,即便是同條胡同的鄰居在遛鳥時“狹路相逢”也照樣會奪路而走,時刻擔心鳥兒壞了口,就連各項指標都相近的畫眉和百靈也很少“撞車”,鳥客們講究的就是一個干淨地道、不“髒口”(壞了叫口,指鳥聽到不該模仿的聲音而降低名鳥的品質)。遛鳥的京爺們在後海的不同角落,各擁一隅,相安無事,這裡的清晨是少數人的天下,是95%的游客們所不曾光顧過的精彩演出,這是京城的一道旅游新風景。
(漁者獨釣,喜樂自知)
第六幕 胡同的記憶
一直以來,對於北京胡同和胡同裡的人文,我時常擔心它會在社會發展中變質甚至消亡。而今,正如我擔心和你看到的一樣,北京胡同生態在經濟和城市變遷當中正在一步步離我們而去。就如同中法混血兒、北京古城保護者華新民所言:“有一天我突然發現,連推土機都開到城裡來了,那是1994、1995年開始舊城拆遷開發,到1997年就比較明顯了。從1998年開始,我為胡同四處呼告,目睹了一片片完好的胡同區以城區改造的名義,在一夜之間消失。”
幾年來,北京胡同裡的老百姓經常能看到一個騎著自行車挨家挨戶轉悠的“女老外”華新民,她決心用自行車——這種最普通的交通工具來實現她保護北京古城、北京胡同、四合院的願望。經過她的不屑努力,奔走動員,新鮮胡同的好幾座完整的四合院被保留下來,西城文華胡同、文昌胡同等一片胡同也保留下來了,但她仍然痛心地說:“已經拆得太多太多了,快拆完了。”
我突然發現,就在你我身邊極度缺少“華新民”,一條條美麗而充滿人情世故的胡同才如此迅速的從我們視線當中消失。
當北京胡同拆毀殆盡時,你還能認得這裡是北京嗎?當北京胡同成為文物保護單位時,你還能看到街坊大爺大媽搖著扇子跟你侃大山嗎?當胡同裡京爺的家都搬進高樓大廈時,北京民俗體驗旅游也將不知何處去尋?但願我的這篇文章不會成為北京胡同最後的祭文,但願更多的“華新民”湧現出來,敢於保護我們身邊的每一條生態胡同、關注活著的四合院、結識更多的胡同京爺。
京城的胡同裡大有乾坤,體味北京不僅僅要看故宮、天壇等六大景點,更要走進北京胡同,只有那裡才有北京的真,生態的相。最後,我想以京籍歌手——張伯宏和他的那首《北京土著》來結束這篇《京爺的胡同》,並感謝他,是這首歌曲讓我重溫了老北京的胡同印象。
那麼,就讓我們再來靜靜地體會一下《北京土著》:
“切一片西瓜四五兩,真正的薄皮脆沙瓤,當四合院的茶房飄著茉莉花兒香,夏天的炎熱全部被遺忘掉。
酌一杯佳釀漂遠方,胡同裡酒香醉人腸,當老城角的夕陽回蕩撥浪鼓兒響,北京的土著有一點點感傷。我一個人蹲在牆根兒沒人der,眼睛愣著神兒心中納著悶兒,怎麼今天的我這麼沒有精氣神兒,好像干什麼事丟了魂兒。
大清早路邊的馄饨攤兒,一個板兒農騎著板兒車拉著板兒磚上班。豆腐腦一塊錢一碗,風聲中飄著京韻大鼓的形,喝一碗豆汁就一個焦圈,青花瓷罐滾著麥芽香的油渣。胡同口的蟹串著冰糖葫蘆串,旁邊的茶館擺著一張馬三立的相片。缸比盆深盆比碗深碗比碟子深,一放好多年它還是這麼哏兒。
站累了蹲著蹲累了坐著,坐累了躺著躺累了趴著,趴累了睡著睡不著瞇著。養一只八哥是倍有面子,做人要厚道要知道禮貌,見人要問好千萬不要遲到,斤斤計較只會自尋煩惱。
公園裡老頭牽著他的老伴,七八十歲走起路來還是那麼有范兒,含一根冰棍穿一件背心,周口店的血統是非常的純正。就在那右安門的旁邊,有一家狗不理的包子,切糕買了半斤,逛一個天橋好似神仙……”(歌曲可見我Blog音樂的《復生彌撒》專輯)。
揚揚子 2008年9月
這裡限制只能發5張圖片,要看更完整的文章和圖片,請訪問我的個人游博:http://blog.163.com/c_3000/
除了胡同主題旅行,我想再給朋友們一些主題深度旅行建議:http://www.90percenttravel.com/cn/apps/index.php
歡迎對於北京胡同有興趣的朋友加我MSN交流:[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