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的眼裡似乎比我看到了更多的美女,可見即使“發現美是人生而具有的本領”,但是能力畢竟有高下之分。站在巴黎春天的門口,過往行人多半修飾妥帖,相見之下令人觸目驚心,再加上冷氣從美侖美奂的樓裡毫不猶豫地撲向馬路,宛如久違的情人投奔彼此,上海被形容為“中國最奢華的城市”自然有它的道理。
滬上的風光到底遠勝於此。最喜歡看鱗栉比次的殖民地風格的建築,半個世紀前的電車路線不緊不慢地駛到半個世紀以後,霓虹燈的樣子也是多年前的再現,上海的魅力確實象愛如潮水一般把你緊緊包圍。不用提虹口區那些弄堂的安詳,老石庫門的存在注定要和上海的活力形成對比;也不用提百年老宅如何煥發了阿拉革命的青春,外灘洋房的外表上就可以看到上海的起伏沉落。---附帶說一句,很奇怪,當年資本主義的最大象征外灘洋樓並沒有在文革中和廟宇遭到同樣的命運,這本身大概就說明了上海的本性,無論風雲際會怎樣變換,上海總是上海,變化的只有蘇州河和黃浦江,幾聲汽笛,些許輪船經過,從前的水鄉白浪變做“卷起千堆墨。”
變化大的還有憑空出世的上海博物館,這大概是全中國初級階段最好的博物館了。無論是外觀設計還是內部陳設,無不代表著文明在對博物館上的最高追求---能善待物事的人必定也能善待人事,同時讓來看的人和館藏的物彼此都能互相欣賞。博物館的氣氛老好的,除了團體女性觀眾永遠的討論不絕,嘈雜的聲浪裡穿透出來的高音多半是北方的口音。不過,外來的和尚念的都是鼓敲鑼鳴,鋪陳出博物館協奏曲主題的總是鳥語一般的上海話,上海人可能還沒有習慣悄聲看古物,雖然人們決不懷疑參觀的人沒准討論的是雞毛菜的價格。
被作為上海老樹發新芽標志的外灘實際上從浦東看過去更為精彩迷人,尤其是夜色裡的江水倒影,古怪的氣味裡看不出實際的醬油顏色,而頭頂的電視塔和亞洲最高的金茂大廈實在是放之四海皆美的真理。江邊公園的座椅居然免費,讓人誤以為上海人也變得北京人一般自以為很爽快,-----很快就會記起來,進門的時候門票很有幾個銅钿呢。
淮海路作為上海本地人逛的商業街,其意義遠不止買進賣出。上海生活的最佳描述就是淮海路。了解並能無比認同淮海路,等於接受了上海,以及上海所能體現的繁華和都市氣息。作為紛繁復雜充滿浪漫和文化多元的上海,其內涵的豐富程度和淮海路一樣,不僅僅意味著一兩家國際品質的商場和酒店。淮海路一圈的酒吧和飯店,以及國際名牌服飾的專營店,給人視覺和心理上帶來極大的舒適感,那種體會到物質生活對人的關懷是如此美好的感覺,讓人的尊嚴在物資充裕裡極大地得到烘托。上海不是從抽象的文化上進行時髦的“文化關懷”,不象北京,有幾個長頭發,長胡須的音樂家,畫家以及任何意義上自我認同的藝術家就感覺文化氣息重得不得了,上海的文化可能有點海派的花哨,但是從某種程度上說,更符合精神文明建設的“植根於群眾之間”。北京所謂主流文化同老百姓的生活是分離的,文化精英自己也願意把自己和平民分開。上海人是把對物質的享受和追求發揮到藝術的層面,所以本質上更質樸,更實在。除了收藏深刻的博物館,以及對有限的中式古建築和城隍廟豫園加以發揮,讓城市多一分中國文化的歷史感以外,相信全中國沒有哪個城市有如此名目繁多的西點,(當然香港另算),全中國也沒有哪個城市能把酒吧和咖啡屋弄到如此的精致。購物場所設計的水准,看看淮海路西頭靠近衡山路一帶的家具店,服裝店,以及沒准那條小街上的哪家小店就能覺得國際口味。錦江飯店後的一條小街,不經意就能找到專賣精致舶來品的小門面,老板娘對克林頓無比同情,認為他的風流官司實在是“追求個人幸福”。
上海值得回味的地方太多,比如說全國第一的高架路(橋),後續工程正緊鑼密鼓等著貫通,地鐵二期也快見天日,新的機場立志要成為全亞洲最現代化和風光的頭牌。上海人做事的風格踏實而不失靈活,頭腦清晰而目光遠大。有北京人憤憤不平地說,北京那個質量糟糕設計遭人非議的西客站,如果讓上海人來辦,估計不會象現在,每時每刻你都覺著不方便。就說上海的餐館吧,幾乎沒有象北京那樣,不是星級飯店就很難有沒有塑料布或尼龍蓋頭的餐桌。上海的餐廳,再小,桌面上都整潔地鋪著代表性的小格子布,雅致而舒適。上海菜談不上好吃,所謂本幫菜出人意料地有一點點鹹,近年來在全國居然越來越火,估摸著有人就是喜歡上海風味菜館的整齊和透出來的雅致。
說到上海的優點,眼光國際化,商業繁榮,服務周到等等之外,歸根結底是上海這種建立在實用的物質文明上的人文關懷。人的核心地位往往在經濟發達的國家或地區體認最為徹底就是同樣的道理。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上海的出租車司機可能不會象北京的“的哥”跟你談國家大事文化動態,但是他會經常告訴你,打車去哪裡消費合算,怎麼走可以讓乘客少花點錢。常聽到的士司機講,“你從這裡走進去劃算多了,我送進去的話貴了。”
這樣的上海人,雖然我們仍然可以認為他們普遍比較“小氣”,但是“小氣”的本身是對規則和秩序的高度認同。北方人的隨便和大大咧咧經常被以為是“大氣”或者“不拘小節”,但是,現代社會的根本立足點就是對公共准則的遵從。克林頓訪華期間,華盛頓郵報在介紹上海的時候稱,“中國20%的經濟增長都與這座城市有關”。旁觀者的看法不盡准確,但能說明問題。
上海這樣的城市,永遠是難以預測而因此更具激動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