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股子裡面是很重洋媚外的,因為上海人自己以為“最有味道”的地方大多數都是以前外國人的租界,包括外灘、淮海路、新天地、徐家匯、衡山路、以及衡山路南面的一些小路,在這些地方,除了外灘以外都屬於法租界,而外灘屬於英租界。我不知道上海人為什麼對原來的法租界如此迷戀,上海確實被叫過“東方的巴黎”,但是在上海真的找不出什麼和巴黎有關的東西,就連法租界,其實並不是由法國人,而是由白俄國人打造出來的。
而像城隍廟這種以中國文化為占主體的地方,卻被上海人不屑一顧,被認為是騙騙外國人的地方。而像南京東路這個原本也屬於“租界”的地方,也許因為入駐的商家基本上都是一些國產品牌,所以常常被上海人貶低為“90%是外地人”的地方了,弄得好象上海人不是中國人一樣。千萬不要把西方外來文化等同於“高雅”,中國本土文化等同於“庸俗”,“騙外國人和外地人的地方”,拜托。
還有就是上海真的過高的估計了自己了,其市上海是一個很普通的城市,並不比全國其他幾個大城市好,甚至在全國特大城市中還處於種下等水平,這是真的。同時,上海和很多中小城市沒有可比性,其實論居民生活質量很多中小城市要比上海好。上海號稱GDP達到7000美元,但是這裡面水分很多,因為這個數字是(外地人在上海創造的GDP+外國人在上海創造的GDP+上海本地人創造的GDP)
除以上海人的數量而達到的,如果把前兩項去掉,上海的人均GDP一定遠低於浙江、江蘇和廣東吧。千萬不要把別人恩賜給自己東東西當作是自己創造的東西,上海的絕大多數都是由全國人民甚至世界人民恩賜的啊。
即便如此,上海也不怎麼樣,這一點其實挺讓我失望的。我不否認上海的生活要好於邊遠地區,但是同其他沿海城市比起來就。。。感覺上海人的生活太累,而且上海物價過高,寧波的平均工資要比上海高不少,但是物價水平最多是上海的三分之二,可見上海人的物質生活要比寧波人清貧很多。而且,像同處於沿海的北京、天津、大連、青島、杭州、廈門、福州等,甚至內地城市如西安、武漢、成都、昆明等等雖然人均工資可能比上海少一點,但是他們的人均購買力卻比上海強很多,他們所允許占有的社會物質資源就比上海人多,生活自然比上海人好。雖然講出來不好聽,但是我真正的感覺是,上海的生活水平大概和烏魯木齊這類城市差不多。比如房價吧,上海市區房價動辄上萬,是內地城市的3、4倍左右,就算內地城市的收入只有上海的一半,他們在住房上的購買力就強於上海人,而住房又是衡量生活水平的重中之重。
再說一下上海的城市建設,平心而論高樓大廈真的不少,但是很多都空關著賣不出去,其實有一點我挺自豪的,那就是上海的頂級住宅的買主基本上都是我們浙江人,其中尤以寧波溫州為多。還有就是上海人引以為豪的夜景,其實比重慶廣州北京都要差一截。上海人非常喜歡的淮海路,衡山路和南京西路也是一些非常普通的街道,並不見得比其他大中城市的商業街或酒吧街好。尤其是淮海路,給我的第一感覺是:似乎不如西安的東大街。
最後還要提一下上海人的素質,精明小氣排外都是老說法了,不提也罷,其實說起著幾點來很多城市特別是南方城市並不比上海好多少,但在日常生活上,上海人有很多地方真的表現得很“搶眼”比如:
亂吐痰、亂扔東西的陋習沒有絲毫改進,常常看到有人往車窗外吐痰,甚至有些上海出租車司機在街頭巷尾隨便小便,不顧旁人;
喜歡貪小便宜,有一次看到一家商店開張,門口放了不少裝飾用的塑料花,但很短時間內就被路人一一搬走了。。。;
。。。。。。
其實太多了,說也說不完,比較值得一提的還有一件事情:有一次我和一個同學在麥當勞吃飯,這是我第一次進上海的麥當勞,我和我的老鄉吃完後順手拿起塑料盤自己將垃圾處理掉了,然後再拿出餐巾紙將桌子擦干淨——這都是在家鄉養成的習慣了,但是卻發現很多上海人都像看動物一樣看著我們,後來我們才發現,上海人吃完後都是往桌上一攤就走人的,怪不的上海麥當勞裡的服務員比其他地方的多。。。
我就說到這裡吧,衷心希望上海人能夠奮起直追,靠自己來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趕超中國的一流城市:北京、深圳、大連、香港等,同時在個人素質、個人衛生上多注意一點,不論是經濟還是人文都不要給中國拖後腿,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