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在科學會堂思南樓學習一天。中午吃完飯,還有一小時休息,就帶了相機出去了。 本來是想拍科學會堂老房子的,可是正在整修,綠罩子下面啥也看不出。為了找它,我前前後後轉了個遍,就在想也沒有聽說拆除啊,怎麼找也找不到了呀。搞了半天,原來是在修啊。 心裡有一點小小的失望。 三年前,跟著文毅來過這兒。那天,很大很大的雨,走過木質的地板和欄桿,身後留下“邦邦響”的腳步聲,模糊地記得有黃道婆的陳列室和畫像。好像本來是不允許參觀的,我們悄悄溜進去後,最後離開的時候是從虛掩的後門走的,工作人員神秘地出現,又神秘地把我們兩小鬼放行了,像地下黨接頭一樣。嘿嘿…… 沒有辦法,又不高興窩在沙發椅裡孵空調,只好沿著思南路走走,消化消化。 逐漸,我發現,路邊的一幢幢小洋房,掩在茂盛的梧桐後,安靜地等候我的到訪。 再往前,驚喜越來越大:孫中山故居,梅蘭芳故居,周恩來故居,郭沫若故居,國共第一次合作國民黨駐上海執行處,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世紀出版社…… 漂亮幽靜的小洋房,藏著多多少少令人遐思的故事啊。 周公館裡就我和兩法國人,工作人員比寥寥的游客還多。大大的草坪空閒著,插著請勿入內的牌子,草皮養得再好,難免也有些寂寞吧。 董必武曾經住在朝北的三樓臥室,當初很多同志勸董老搬到朝南的屋子去,居住環境會舒適點,他堅持不肯接受這樣的照顧,堅持把好的房間留給其他同志。 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設立於1946年,由於當時國民黨的限制,辦事處對外稱周恩來將軍寓所,簡稱周公館,每間臥室兼書房都非常簡樸,當時周恩來和董必武等人在這兒辦公,多次會見各界人士,商討中國的解放事業。 十二歲時,外公送我一本權延赤的《走下聖壇的周恩來》,曾經讓我讀一遍哭一遍。似曾相識的一幕幕在我眼前飛快地掠過,隔了十多年,似乎老電影又一幕幕重現在長大了的小姑娘面前,那些周日早晨趴在小床上看書流淚的日子啊。 思南路在淮海路商區真是鬧中取靜,還有很多這樣的馬路:武康路,巨鹿路,左家宅,復興中路……靜谧的午後,走一走,安撫了浮躁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