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被理解。這幾年的香港和上海卻似乎誰也離不開誰,兩個城市之間“從遠處的觀望”
已經變成鼻息相聞的“對視”,文學或影視作品中羞羞答答式的互看在《緣來一家人》
和《香港有個荷裡活》中以近乎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方式得以延續,但更多的已經是
兩個城市面對面的凝視,學者的交鋒、生意人的自問、政要的呼喊、百姓的議論等等片
段,已經拼接成一幅香港和上海之間“看”與“被看”的生動畫圖。
與早期的相互觀望相比,近年來香港和上海審視對方的角度有所改變,比較單一的文學
視角已經為全方位的細細觀照所取代,較少的城市文化符碼選讀已經演變為對雙方的社
會、經濟、文化、生活、歷史與未來的總體觀察,對對方的注視也已經與對自身的自覺
反思結合在一起。比如,王安憶講香港故事時只能“在實景處小著墨,在虛景處大發揮
”,而許紀霖看香港時已經領略過“棟笃笑”,留意過“校園競選”,深入過“Page
One”,思考過香港的“色情”。又比如,香港對上海的閱讀所選擇的文本這些年發生
了明顯的轉換,老上海漸漸歸隱,新上海悄然走上前台。
早期的相互觀望中,香港和上海雙方都還算心平氣和,張愛玲只是在影射香港急於做殖
民主子的“妓女”,不敢直說香港是“壞人”,香港人也主要只是在“老上海夢”中注
視上海,定義自己。這些年,情況則大不相同,香港和上海心中都充滿焦慮。先是許紀
霖在香港大談“香港人文明而不文化”,暴露出“吃不到葡萄”的憤懑,香港人則在上
海外灘隱隱約約地感覺到自己的“港燦”身份,後是上海人天天盤算“上海何時趕上香
港”,香港人則日日擔心“上海趕上香港還有多少年”。兩種算計,一樣心情。盡管它
決不是問題的全部,但它帶給上海和香港的那份焦慮,總是“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這種焦慮的出現,印證了克萊茵的學說,在6至18個月階段,嬰兒視自己看到的東西為
異己的客體,產生焦慮或恐懼,焦慮或恐懼使嬰兒對客體做出區分,自己能得到的就認
為是好的,自己得不到的就認為是壞的。當嬰兒超越這一目標,形成自我意識時,自我
與外部世界和內部世界之間又形成一種有憂慮成分的作用機制:
處在這個階段的嬰兒,仍然受無法控制的貪婪和施虐狂沖動的支配。在幻想中他所愛的
客體不斷在貪婪和憎恨中受到攻擊,被摧毀,被撕成碎片;受到攻擊的不僅有外部客體
而且有內部對象,繼而整個內部世界都感到被摧毀、被擊碎。(Peter Fuller, Art
and Psychoa-nalysis, London: The Hogarth Press, 1988, p.115.)
此時的上海和香港,就如那6至18個月的嬰兒。
早期的相互觀望中,上海和香港之間並不存在一種“她者”的輪回,盡管兩座城市在長
期發展過程中給人互為“她者”的印象,“看”與“被看”的關系也初步顯現,但“看
”與“被看”的激烈沖突只是到了這幾年才變得越來越明顯,因為此時的“看”已經是
一種典型的“她者”注視,或者是 Laura Mulvey所說的那種“將別人當作客體,使別
人遭受一種控制性的、好奇的凝視”;而此時的“被看”也已經有了福柯(Michel
Foucault)在談到“凝視”時所說的那種被別人看時的被客體化、被置於次要地位、被
威脅的感覺,甚至有了Laura Mulvey所說的女人被男人當做色情對象來看時的那種滋味
。
如同早期相互觀望中上海和香港之間的“她者”角色轉換與兩個城市不同的發展命運息
息相關一樣,這幾年香港和上海之間“看”與“被看”的交鋒背後,是兩個城市政治、
經濟、文化的大比拼,其中透射出實力的消長、地位的變遷和社會心態的調整。90年代
初,上海經過十幾年的恢復性發展,經濟建設才初見成效,香港的發展則氣勢如虹,因
而王安憶只能在香港故事中遙寄“上海夢”,黃碧雲則悠閒地解構香港人的“上海情結
”。1997年,香港經濟體會到顛峰時刻,其後亞洲金融風暴、“9·11”等等不測風雲
給香港帶來的是風雨飄搖,上海則在一個接一個的“大變樣”中脫胎換骨,2001年更是
挾APEC會議在上海舉行之勢,大張旗鼓地將自己介紹給世人。於是,有了香港“文明”
與上海“文化”的分野,有了“上海大哥徐輝”和“落難的香港弟弟徐明”的悲情,有
了“香港,你要活下去”的呼喊,有了仰視浦東的“港燦”,當然還有荷裡活廣場邊那
可愛又可恨的女神。時至今日,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香港都仍然遙
遙領先於上海,但上海目前的經濟發展速度顯示出強勁的勢頭,而香港還在經濟衰退和
經濟轉型的苦痛中掙扎。此種情境,“看”也好,“被看”也好,空中回蕩著狄更斯的
聲音:
這是最好的時代,亦是最壞的時代……這是陽光燦爛的季節,亦是長夜漫漫的季節,這
是充滿希望的春天,亦是充滿失落的冬天……
百年來,香港和上海之間由“觀望”到“對視”,形成了中國城市發展史上一道亮麗的
風景線。究其因由,既有歷史的緣分,也有現實的根基,人們對此可以做出或復雜或簡
單的解釋,比如經濟上的交往與沖突,資本與人才的流動與遷徙,文化的互動與混雜等
等。但我以為,“看”與“被看”的沖突之所以如此持久、如此激烈,與上海和香港這
兩座城市都有強烈的身份認同意識直接相關。奇怪得很,上海人和香港人在相當長的時
間裡都不是自己城市的主人,但就是在這樣兩座城市裡,先後出現了身份認同意識特別
強的上海人和香港人。上海和香港都是移民城市,一般來說,移民城市的身份認同意識
會來得較晚,但上海人卻特別早熟,不知從何時起,上海人就已經陷入了余秋雨所描述
的那種“無法自拔的尴尬”:
真正地道的上海人就是上海郊區的農民,而上海人又瞧不起“鄉下人”。
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則姗姗來遲,直到1960年代才出現明晰的“香港人”意識。而一個身
份認同意識很強的人,必定總是喜歡對別人看來看去,以求從“她者”的鏡像中認同自
己,將自己與別人分別開來,並透過對這種差異的彰顯,構建自我認同。正因為這樣,
上海和香港之間的“觀望”與“對視”勢成必然;也正是因為上海人的身份認同在先,
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在後,所以早早就有了張愛玲“試著用上海人的觀點來察看香港”,
而直到80年代香港才開始在“懷鄉”中將上海作為自己的“她者”。與上海和香港各自
的身份認同意識共在的,是上海人的“外地人”觀念和香港人的“大陸人”觀念。在很
多時候,上海人大約並沒有將香港人視為一般的“外地人”,特別是當上海人蟄伏在計
劃經濟的老繭裡處於“有點自慚形穢,又沒有完全失卻自尊”狀態時;香港人也沒有將
上海人視為一般的“大陸人”。但是,根深蒂固的“外地人”觀念和“大陸人”觀念,
一有機會就會自覺或不自覺地表現出來,即使是在香港和上海之間,“看”與“被看”
的沖突背後,也常常晃動著它們的身影。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意識在“九七回歸”前後空
前強烈,上海人的身份認同意識則在上海近些年來的強勢反彈中再次勃興。一個身份認
同意識極強的人碰上另一個身份認同意識極強的人,結果可想而知。
“看”與“被看”的沖突表明,香港和上海都還處在鏡像階段。在前鏡像階段,上海和
香港都沒有形成獨立的個性和主體性認知,卻已形成自我認知的零碎幻象。在隨後的日
子裡,香港和上海從對方身上,觀察到自己的鏡像,昔日破碎的斷片漸漸連綴成一個完
整的自我形象。這是一種既新鮮又痛楚的經驗,在鏡像階段的這種經驗中,上海和香港
的自我得到了確認,“她者”得到了區分。“她者”讓上海和香港經驗到自身的匮乏,
激起了上海和香港對完整自我的渴望,更導致了上海和香港在“她者”注視中對對方的
“阿燦”式或色情式等各種各樣的想象。
“看”與“被看”的沖突也表明,香港和上海正為一種強烈的視覺文化所主導,“看”
與“被看”作為一種權力關系牢牢地制約著兩個城市的思維,誰都希望掌握“看”的主
動,誰都希望成為福柯所說的“環形監獄”(Panopticon)中央的眼睛,成為一切形相的
主人。殊不知:
視覺將事物放在一定的距離之外,並讓它們在自己的位置上固定不變。對象化的意識永
遠不變。在視覺中,世界凝固成一個個對象。每一眼都有一種看美杜沙的意味:它凝固
對象,將它們化成石頭。
在視覺文化的主導下,上海和香港彼此疏離,雙方都將對方對象化為供自己審視的“她
者”,而不是積極的對話人。
神話裡說,那喀索斯(Narcissus)只愛看自己的鏡像,而對別的一切漠不關心。香港
和上海,你何時能排遣那本質主義的身份認同意識,你何時能聽聽小仙女厄科(Echo)的
聲音,走出鏡中幻像,建設美輪美奂的動感之都,共塑比翼齊飛的雙城!
當然,我們也可以聽聽張愛玲的勸說,對一切都別太認真:
人類天生的是愛管閒事。為什麼我們不向彼此的私生活裡偷偷地看一眼呢,既然被看者
沒有多大損失而看的人顯然得到了片刻的愉悅?凡事牽涉到快樂的授受上,就犯不著斤
斤計較了。較量些什麼呢?——長的是磨難,短的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