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上海有著共同的歷史背景,卻有著不同的命運。共同的歷史背景使香港和上
海在1840年以來中國建設民族國家的現代性追求中形成了驚人的同一性,這種同一性洋
溢在香港和上海的社會、經濟和都市文化之間;不同的歷史命運使資本、人才和文化以
某種或偶然或必然的方式在香港和上海之間大規模地移動。正是這種同一與差異,注定
了香港和上海這兩座城市間的歷史糾結,也誘惑著香港和上海自覺或不自覺地彼此觀望
。
香港和上海之間的這種現象,近年來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最具代表性的,也許是李
歐梵所描述的香港與上海“雙城記”。在李歐梵看來,“一個城市需要一個‘她者’才
能被理解”,他認為長期以來,香港與上海處於一種互為她者的關系之中。20世紀50年
代,盡管香港經歷了明顯的“上海化”,但“它依然是上海這個傳奇大都會的可憐的鏡
像”。但70年代,“香港終於走上了超越上海並成為一個大都會的道路”,到80年代,
“香港不僅代替了而且超越了上海”,此時的“香港需要一個‘她者’來定義‘自己’
,正如在40年代,張愛玲的上海把香港作為‘她者’。”他說:“自80年代晚期起隨著
香港和其他國家的投資商的到來,上海正經歷著令人興奮的都市重建——浦東地區的天
空線與香港的驚人相似。……新上海的城市景觀看上去就像是鏡像的鏡像——對香港的
現代或後現代復制,而香港長期以來一直是以老上海為藍本。”[1]
李歐梵利用淵源於黑格爾(G.W.F.Hegel)哲學、經拉康(Jacpues Lacan)改造、在文
化研究中廣泛運用的“她者”(Other)概念,並抽取拉康受弗洛伊德(Freud)和克萊
茵(M.Clein)啟迪而提出的“鏡像階段”(Mirror-phase)概念,對香港和上海之間關
系的這種分析,具有不小的影響。一本上海人寫的《上海酒吧》上說:“上海和香港的
鏡像關系,因為李歐梵教授等學者的創造性研究工作已經成為了學術界的一個熱門話題
”,“我們通過香港這面鏡子”,可以“更好地理解正在成形過程中的上海這座‘全球
城市’”。[2]李歐梵關於香港與上海“雙城記”的說法,更是不斷為各類報刊所引用
,也常常為一些研究香港和上海比較文學的學者所借重和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