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與上海彼此觀望的頻率近些年越來越快。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上海經過改
革開放後近二十年的發展,終於扭轉頹勢,重新引起世人矚目。
上海人終於開始仔細閱讀香港。上海的一位教授許紀霖在香港住了一年,在香港的報紙
上發表系列文章,從大到香港精神、殖民歷史遺產、文化大都市之夢等,小到香港人吵
架、香港人的洋名乃至香港的貓狗等,都作出了自己的觀察與評說。許紀霖絲毫不隱諱
自己的上海人身份,在《明報》上發表文章直接定題為《一個上海人看香港》。文中,
許紀霖一上來就談香港人的文明給他這個上海人的好印象,但隔了不久就指出“在自發
秩序方面,上海雖然不及香港,但它正努力地與國際‘接軌’,大有改進。然而,本來
文明得多的香港,如今卻不自不覺地與大陸‘接軌’”,並懷疑滬港文明如果在將來“
接軌”,不知“是以上海的進步為標志,還是以香港的倒退為代價,抑或二者兼有”。
然後,他開始“在香港找文化”,帶著“香港人比上海人文明,此乃不爭之事實。但香
港人未必比上海人文化,這一點不服也不行”的觀念,許紀霖去了蘭桂坊,卻大失所望
,一直覺得“好像總是缺了點什麼”,“回到家裡,想了半天,才恍然大悟:蘭桂坊所
缺的,正是上海咖啡館裡那種不經意間流露的文化情調。”因此許紀霖下結論說:“上
海人文化而不文明,香港人文明而不文化。”最後,當看到“香港人在消費上是國際的
、全方位開放的”時,許紀霖開始追問“他們的精神是否也如此呢”,其結論是“不敢
有太多的恭維”,因為:
香港人很香港,只看到眼皮底下的那一寸土,少了一點國際大都市本該具有的全球意識
。雖然香港的命脈與世界的聯系絲絲相扣,但香港人好像是偏僻山莊裡的一群村民,更
關心的還是村莊裡發生的瑣瑣碎碎。(《一個上海人看香港》)
這一次香港真的要再一次體會如何被上海人“恣意審視和縱情議論”了。在接下來的時
間裡,許紀霖一會兒“只眼觀港”,對香港“摸來摸去”,一會兒追問“何處尋覓香港
夢”、“香港精神又是什麼”;一會兒檢查“香港人的精神財產”,指出“殖民歷史遺
產給香港人留下的精神上的兩難困境”,一會兒揭露香港“雙文三語的尴尬”、“文化
身份的暧昧”和“文化尊嚴的缺乏”。
在香港與上海之間,張愛玲並沒有“清堅決絕”地做出取捨,盡管李歐梵認為“張愛玲
會把香港描寫成一個急於去魅惑她的殖民主子的‘妓女’”。王安憶更只是躲在“情”
與“愛”的面紗後面,偷偷地對香港進行“她者”注視。許紀霖則完全不同,審視香港
時,張愛玲和王安憶的溫情脈脈現在已經為許紀霖赤裸裸的“男性”目光所取代,通過
許紀霖,上海開始無所顧忌地對香港評頭品足。有趣的是,在對香港看來看去時,許紀
霖還忘不了瞥深圳一眼:“一個都市,不能沒有歷史。比如深圳,就年輕得淺薄、缺少
點分量。”在談到香港的“手機族”時,許紀霖不惜筆墨地寫道:
流風所及,也波及到香港的跟屁蟲深圳。一個朋友在深圳的巴士上,旁邊一位花枝招展
的性感女郎,用那塗著紫紅指甲油的兩個纖纖手指,從小包中夾出迷你掌型手機,旁若
無人地大聲嚷嚷:酷哥嗎?我老公今天過香港啦,趕快過來吧!(《只眼觀港》)
許紀霖的這匆匆一瞥,佐證了上海人根深蒂固的“大上海”心態,更流露出其如Laura
Mulvey所說的“窺視色情症”(scopophilia)式的眼神。而許紀霖關於“香港人更關
心的是自己的村莊”的說法,又讓我想起1994年9月在上海聽過的一場報告。上海浦東
新區管委會的一位領導在演講中慷慨激昂地說:“深圳面向的是香港,珠海面向的是澳
門,汕頭、廈門面向的是台灣,浦東面向的是世界!”這位領導有偷換概念之嫌,按其
說話的邏輯來推,浦東面向的應該是東海。不過,從中看來,大約上海人總是以為只有
自己是面向世界的。難怪90年代初上海人寫的一篇關於上海的報告文學上開篇就說,世
界上有人知道有上海,卻不知道有中國。
2000年6月,上海召開了一次“上海、香港都市文化比較學術研討會”,會議期間出現
了一場酒吧文化爭議。據許紀霖描述,會議代表去上海衡山路Sasha’s酒吧休閒。
席間,“上海寶貝”衛慧小姐也趕來捧場,為聚會增添了不少亮色和氣氛。在當年宋氏
姐妹嬉戲玩耍的後花園,如茵的草坪上,隨意擺放著一處處粉紅色桌椅,紅頂白羽的大
鵝在你身邊走來走去,令人墮入童話的仙境。在燈火闌珊之中,李歐梵教授又提出了他
那個問題:為什麼香港就沒有這樣的酒吧?(《東張西望看酒吧》)
許紀霖認為,香港不是沒有好酒吧,若要享受真正的美酒,蘭桂坊是最好的去處。香港
缺少的不是好酒吧,而是好的酒吧文化。上海人到酒吧來,不是為了喝酒,而是為了尋
找情調,享受浪漫。同樣是休閒,香港人很實在,上海人太虛飾。但文化可能就是超越
了功利需求之後,追求“虛飾”的產物。與在香港時對蘭桂坊的“大失所望”相比,這
一次許紀霖回到上海終於找到了那香港所“缺少了的什麼”。“上海寶貝”、宋氏姐妹
、如茵的草坪、粉紅色的桌椅,紅頂白羽的大鵝、燈火闌珊等等,令許紀霖墮入“童話
的仙境”,陶醉在上海的“文化”之中。
第二天在會議的閉幕式上,香港科大的陳國球教授主動舉手發言,繼續酒吧文化的爭議
。他說,香港雖然沒有酒吧文化,但是有自己的茶餐廳文化,那是屬於香港的真正的本
土文化。(《東張西望看酒吧》)
據李歐梵說,與會的香港名詩人也斯也提出“香港的茶餐廳文化較上海的咖啡店更普及
,更具公眾性”。許紀霖承認香港“有著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茶餐廳”,但他很快就發現
香港的茶餐廳近一年在上海也開始流行,而“茶餐廳一到上海,就立即變得‘文化’起
來”。香港還是沒有上海有文化。面對這場辯論,李歐梵感慨道:
由此看來,即使在學術場合,上海與香港“雙城記”的意義,也隨著市場經濟的評論在
改變。近年來,這兩個城市似乎在互相競爭,在各方面都堅持,你死我活,甚至連咖啡
館也不例外。
李歐梵指出了問題的一個方面,其實我們還可以看出,許紀霖對這場爭辯的描述和他在
這場爭辯中的立場,再一次標明了上海人俯視香港的堅決態度。
2000年下半年,在上海拍攝的20集反映現代上海都市生活的電視連續劇《緣來一家人》
封鏡,劇中男主角徐輝是上海一個才華橫溢又充滿愛心的建築設計師,收留了在香港“
落難”到上海投奔他的弟弟徐明,而徐明不停地騙大哥的錢補貼在金融風暴中破產的香
港姑媽,逃債來到上海的同父異母的台灣弟弟莫春生則對徐輝實施一個又一個的報復計
劃。最後,上海大哥的正義感和愛心感動了大家,徐輝實現了重組幸福家庭的夢想,並
贏得香港美人歸。落難的香港弟弟、破產的香港姑媽、逃債的台灣弟弟與才華橫溢又充
滿愛心並富有正義感的上海大哥,構成了一幅生動的上海人眼中的“上海/香港(包括
台灣)”圖畫。
2001年以來,上海人在香港面前似乎變得越來越自信。9月,我在香港中文大學偶然遇
見一位年輕的上海博士,她來參加一個學術會議,是第一次來香港。閒談之間,我問她
有沒有去市區逛逛,她說:“去了尖沙咀,看過維多利亞港的夜景。跟上海外灘差不多
嘛。”臉上帶著一種不以為然的表情。我私下裡問自己:“維多利亞港夜景帶給我的那
種強烈的沖擊,為什麼我在上海外灘就體會不到呢?香港上海我可都喜歡呀。”當想到
她是在以一個上海人的眼光看香港時,我便豁然開朗。又不由想起此前約兩個月,我陪
兩位上海教授在深圳參觀,站在明斯克航空母艦上,面對近在咫尺的香港,教授充滿豪
情地說:“上海肯定會超過香港!” 這句話大約代表了上海人的心聲。實際上,上海
已經越來越明確地瞄上了香港,將香港作為趕超的對象,上海的大街小巷都在問:“上
海何時趕上香港?”
革開放後近二十年的發展,終於扭轉頹勢,重新引起世人矚目。
上海人終於開始仔細閱讀香港。上海的一位教授許紀霖在香港住了一年,在香港的報紙
上發表系列文章,從大到香港精神、殖民歷史遺產、文化大都市之夢等,小到香港人吵
架、香港人的洋名乃至香港的貓狗等,都作出了自己的觀察與評說。許紀霖絲毫不隱諱
自己的上海人身份,在《明報》上發表文章直接定題為《一個上海人看香港》。文中,
許紀霖一上來就談香港人的文明給他這個上海人的好印象,但隔了不久就指出“在自發
秩序方面,上海雖然不及香港,但它正努力地與國際‘接軌’,大有改進。然而,本來
文明得多的香港,如今卻不自不覺地與大陸‘接軌’”,並懷疑滬港文明如果在將來“
接軌”,不知“是以上海的進步為標志,還是以香港的倒退為代價,抑或二者兼有”。
然後,他開始“在香港找文化”,帶著“香港人比上海人文明,此乃不爭之事實。但香
港人未必比上海人文化,這一點不服也不行”的觀念,許紀霖去了蘭桂坊,卻大失所望
,一直覺得“好像總是缺了點什麼”,“回到家裡,想了半天,才恍然大悟:蘭桂坊所
缺的,正是上海咖啡館裡那種不經意間流露的文化情調。”因此許紀霖下結論說:“上
海人文化而不文明,香港人文明而不文化。”最後,當看到“香港人在消費上是國際的
、全方位開放的”時,許紀霖開始追問“他們的精神是否也如此呢”,其結論是“不敢
有太多的恭維”,因為:
香港人很香港,只看到眼皮底下的那一寸土,少了一點國際大都市本該具有的全球意識
。雖然香港的命脈與世界的聯系絲絲相扣,但香港人好像是偏僻山莊裡的一群村民,更
關心的還是村莊裡發生的瑣瑣碎碎。(《一個上海人看香港》)
這一次香港真的要再一次體會如何被上海人“恣意審視和縱情議論”了。在接下來的時
間裡,許紀霖一會兒“只眼觀港”,對香港“摸來摸去”,一會兒追問“何處尋覓香港
夢”、“香港精神又是什麼”;一會兒檢查“香港人的精神財產”,指出“殖民歷史遺
產給香港人留下的精神上的兩難困境”,一會兒揭露香港“雙文三語的尴尬”、“文化
身份的暧昧”和“文化尊嚴的缺乏”。
在香港與上海之間,張愛玲並沒有“清堅決絕”地做出取捨,盡管李歐梵認為“張愛玲
會把香港描寫成一個急於去魅惑她的殖民主子的‘妓女’”。王安憶更只是躲在“情”
與“愛”的面紗後面,偷偷地對香港進行“她者”注視。許紀霖則完全不同,審視香港
時,張愛玲和王安憶的溫情脈脈現在已經為許紀霖赤裸裸的“男性”目光所取代,通過
許紀霖,上海開始無所顧忌地對香港評頭品足。有趣的是,在對香港看來看去時,許紀
霖還忘不了瞥深圳一眼:“一個都市,不能沒有歷史。比如深圳,就年輕得淺薄、缺少
點分量。”在談到香港的“手機族”時,許紀霖不惜筆墨地寫道:
流風所及,也波及到香港的跟屁蟲深圳。一個朋友在深圳的巴士上,旁邊一位花枝招展
的性感女郎,用那塗著紫紅指甲油的兩個纖纖手指,從小包中夾出迷你掌型手機,旁若
無人地大聲嚷嚷:酷哥嗎?我老公今天過香港啦,趕快過來吧!(《只眼觀港》)
許紀霖的這匆匆一瞥,佐證了上海人根深蒂固的“大上海”心態,更流露出其如Laura
Mulvey所說的“窺視色情症”(scopophilia)式的眼神。而許紀霖關於“香港人更關
心的是自己的村莊”的說法,又讓我想起1994年9月在上海聽過的一場報告。上海浦東
新區管委會的一位領導在演講中慷慨激昂地說:“深圳面向的是香港,珠海面向的是澳
門,汕頭、廈門面向的是台灣,浦東面向的是世界!”這位領導有偷換概念之嫌,按其
說話的邏輯來推,浦東面向的應該是東海。不過,從中看來,大約上海人總是以為只有
自己是面向世界的。難怪90年代初上海人寫的一篇關於上海的報告文學上開篇就說,世
界上有人知道有上海,卻不知道有中國。
2000年6月,上海召開了一次“上海、香港都市文化比較學術研討會”,會議期間出現
了一場酒吧文化爭議。據許紀霖描述,會議代表去上海衡山路Sasha’s酒吧休閒。
席間,“上海寶貝”衛慧小姐也趕來捧場,為聚會增添了不少亮色和氣氛。在當年宋氏
姐妹嬉戲玩耍的後花園,如茵的草坪上,隨意擺放著一處處粉紅色桌椅,紅頂白羽的大
鵝在你身邊走來走去,令人墮入童話的仙境。在燈火闌珊之中,李歐梵教授又提出了他
那個問題:為什麼香港就沒有這樣的酒吧?(《東張西望看酒吧》)
許紀霖認為,香港不是沒有好酒吧,若要享受真正的美酒,蘭桂坊是最好的去處。香港
缺少的不是好酒吧,而是好的酒吧文化。上海人到酒吧來,不是為了喝酒,而是為了尋
找情調,享受浪漫。同樣是休閒,香港人很實在,上海人太虛飾。但文化可能就是超越
了功利需求之後,追求“虛飾”的產物。與在香港時對蘭桂坊的“大失所望”相比,這
一次許紀霖回到上海終於找到了那香港所“缺少了的什麼”。“上海寶貝”、宋氏姐妹
、如茵的草坪、粉紅色的桌椅,紅頂白羽的大鵝、燈火闌珊等等,令許紀霖墮入“童話
的仙境”,陶醉在上海的“文化”之中。
第二天在會議的閉幕式上,香港科大的陳國球教授主動舉手發言,繼續酒吧文化的爭議
。他說,香港雖然沒有酒吧文化,但是有自己的茶餐廳文化,那是屬於香港的真正的本
土文化。(《東張西望看酒吧》)
據李歐梵說,與會的香港名詩人也斯也提出“香港的茶餐廳文化較上海的咖啡店更普及
,更具公眾性”。許紀霖承認香港“有著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茶餐廳”,但他很快就發現
香港的茶餐廳近一年在上海也開始流行,而“茶餐廳一到上海,就立即變得‘文化’起
來”。香港還是沒有上海有文化。面對這場辯論,李歐梵感慨道:
由此看來,即使在學術場合,上海與香港“雙城記”的意義,也隨著市場經濟的評論在
改變。近年來,這兩個城市似乎在互相競爭,在各方面都堅持,你死我活,甚至連咖啡
館也不例外。
李歐梵指出了問題的一個方面,其實我們還可以看出,許紀霖對這場爭辯的描述和他在
這場爭辯中的立場,再一次標明了上海人俯視香港的堅決態度。
2000年下半年,在上海拍攝的20集反映現代上海都市生活的電視連續劇《緣來一家人》
封鏡,劇中男主角徐輝是上海一個才華橫溢又充滿愛心的建築設計師,收留了在香港“
落難”到上海投奔他的弟弟徐明,而徐明不停地騙大哥的錢補貼在金融風暴中破產的香
港姑媽,逃債來到上海的同父異母的台灣弟弟莫春生則對徐輝實施一個又一個的報復計
劃。最後,上海大哥的正義感和愛心感動了大家,徐輝實現了重組幸福家庭的夢想,並
贏得香港美人歸。落難的香港弟弟、破產的香港姑媽、逃債的台灣弟弟與才華橫溢又充
滿愛心並富有正義感的上海大哥,構成了一幅生動的上海人眼中的“上海/香港(包括
台灣)”圖畫。
2001年以來,上海人在香港面前似乎變得越來越自信。9月,我在香港中文大學偶然遇
見一位年輕的上海博士,她來參加一個學術會議,是第一次來香港。閒談之間,我問她
有沒有去市區逛逛,她說:“去了尖沙咀,看過維多利亞港的夜景。跟上海外灘差不多
嘛。”臉上帶著一種不以為然的表情。我私下裡問自己:“維多利亞港夜景帶給我的那
種強烈的沖擊,為什麼我在上海外灘就體會不到呢?香港上海我可都喜歡呀。”當想到
她是在以一個上海人的眼光看香港時,我便豁然開朗。又不由想起此前約兩個月,我陪
兩位上海教授在深圳參觀,站在明斯克航空母艦上,面對近在咫尺的香港,教授充滿豪
情地說:“上海肯定會超過香港!” 這句話大約代表了上海人的心聲。實際上,上海
已經越來越明確地瞄上了香港,將香港作為趕超的對象,上海的大街小巷都在問:“上
海何時趕上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