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精華,是一種現代懷舊情調。用現代人的眼光,重溫上海一些老地方,懷念一些
早已看不見的上海故人的背影,追憶一些從前閃過亮點的上海舊片段,以一情一景,一
什一物,喚起今日情懷,這才是精華所在。(江迅:《走張愛玲路線,品上海城底蘊》
)
另一些人則把目光投向了上海新的城市景觀,注意到上海的發展潛力。香港人還是那麼
喜歡上海,在看上海時,有人開宗明義地說:“我喜歡上海,屬於一見鐘情那一種。”
香港人開始驚歎上海的城市外觀,自稱浦東和外灘的“超現代建築物”“令我們‘港燦
’也歎為觀止”;香港人覺得上海的整體素質還有待提高,但“上海民間的勁力”、“
上海鮮活的性格”等讓香港人“看好上海”;香港人也意識到:
上海與香港的競爭,恐也有龜兔易位之勢。以前上海是龜,我們是兔;現在……我們兔
作龜步,上海龜如兔跳。(《上海啊,上海!》,見《明報》,1999年12月15日)
看來,此時的香港人,“一半清醒一半醉”。
2001年,美國發生“9·11”事件,10月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
議在上海舉行,11月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經歷了這一連串的歷史事件,上海的經濟
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香港的經濟則接近零增長。一時間,上海處處洋溢著樂觀和自
信,香港則遍地彌漫著悲觀與焦慮。兩種境遇,兩樣心情。香港投向上海的目光越來越
密集,一時間,電台、電視、報刊、雜志忙著在香港和上海之間做比較,政治人物和政
治團體忙著訪問上海,學術機構忙著討論“滬港究竟是合作伙伴抑或競爭對手”。比如
,據《明報》報道:
剛結束上海五天訪問的民建聯副主席葉國謙,驚見上海發展迅速,而他感受至深的,是
上海市民人人面帶希望、自信神色。他直言香港實在有需要反省自己有什麼地方做得不
好。……葉國謙強調上海與香港有合作的空間,上海是非常留意香港的一舉一動,但感
覺不到他們有對香港“呷醋”。
香港人這次有點著急了,上海這面鏡子,讓香港看到了一個充滿危機的自我。一本香港
人寫的書取名《香港,你要活下去!》,開篇就說:
世界凶險,香港危急,香港這只一度生金蛋的鵝,患了禽流感病毒,上吐下瀉,激情有
余,激素不足,外憂內傷,內出血嚴重,內分泌失調,是為“香港特區綜合症”。
因而,這本書提出要“自我裝備迎戰上海”,並從一家外資Yoghurt連鎖店選擇開在上
海而不是香港這件事出發,對香港和上海做出比較,認為“Yoghurt店能在上海立足,
香港中環卻愈來愈多草根型的茶餐廳”,證明“上海人對世界的新事物更好奇、更有興
趣、更開放”,進而指出:“香港敗於上海,實屬必然”,“上海已追上香港了,還在
做夢的香港人,認命吧。”香港的報紙上也有人寫文章稱:“新時代的香港故事,要活
在新上海的陰影下。”於是,有人抱怨:
香港似乎泛濫著悲觀、失望、無奈和犬儒的情緒……上海成為香港人否定自己的最佳工
具,上海超越香港也成為最時髦的話題,大家都向仍在發展階段的上海塗脂抹粉,將上
海說成如何如何、怎樣怎樣,就好像上海越成功,香港人便越滿足一樣。
也有人描述說:
近年來,在鬧哄哄的傳媒炒作下,“上海何時能趕上香港?”逐漸變成了“香港會不會
被上海取代?”甚至有“上海已經趕上香港”之說。……上至港府高層,下至商賈草民
,都有一種宿命論:當年香港取代上海,50年風水輪流轉,現在輪到上海取代香港了。
……走在上海五光十色的街頭,如果提到上述的問題,一般市民的自信心更是爆棚,說
話時左一句“大上海世界第一”,右一句“大上海世界潮流中心”,“上海不只是中國
的上海,還是國際的上海”,擺出一副十裡洋場的派頭,似乎對香港已“不屑一顧”了
。
連在關於上海和香港酒吧文化的爭議中“不敢苟同”於上海和香港誰會取代誰“這種單
線式的發展論調”的李歐梵也坐不住了,覺得自己“作為半個外來客和半個本地人”,
“理應為香港打打氣”,接連寫了四篇為香港打氣的文章,篇篇都與香港和上海的關系
相關。這一回,李歐梵開始批評上海,如“浦東的建築物大而無當”、虹橋機場“雜亂
無章”、交通秩序無法和香港的相提並論、“上海的‘成功人士’和‘白領階級’,在
文化消費上仍然擺脫不了暴發戶的習氣”、“文化信息遠遠落在香港之後”等等。在說
了句上海的“新天地”“有點像香港的蘭桂坊,但比蘭桂坊更有氣氛”,而被人指出“
今日的上海——包括有‘上海蘭桂坊’之稱的‘新天地’——是‘一種人工化的有意而
為的矯揉造作’”之後,李歐梵又趕快說:
其實我的論點恰是:今日的上海仍是一個開發中的城市,比不上老上海的世故,其
sophistication甚至也比不上今日香港。
此時的李歐梵,大約是在努力以一個香港人的眼光對上海作一次“她者”注視,以求修
復香港破碎的自我鏡像。
越來越多的香港人從上海回來之後“嘩嘩”贊歎,說上海的建築如何新穎,上海的道路
如何先進,上海的消費如何便宜,一個又先進又時髦又便宜的大上海,忽地迫在眉睫,
形勢嚴峻得叫整天在憂慮會不會遭公司裁員的香港人心寒。
面對這種局勢,一個在上海生活過二十二年,來香港也有二十多年的人一聲斷喝:“香
港人你怕什麼!”這個有著混雜身份的人,通過自己2001年7月至10月在上海、北京、
台灣三地拍電視節目的經歷,點出上海人、北京人、台灣人和香港人的特質和優劣,得
出“香港人什麼都不用怕”的結論。
一本叫《香港人在上海》的書通過作者與二十多位在不同時段來上海創業的香港人傾談
,記錄了香港的“上海通”們對上海的體驗、觀察與感受。這些香港人親眼目睹了上海
不同階段的發展過程,在他們眼中,“上海人才數一數二”,“上海生活質素比香港好
”,“上海小區規劃比香港好”,“上海消費力強”,“上海人優越感強”,“上海應
有盡有”,“上海是移民首選地”,但是“在上海創業成功很難”,“上海人不易溝通
”,“上海營商成本越來越高”,“上海團隊精神不足”,“上海人嬌生慣養”,“上
海員工缺乏自覺性”,“上海人做事不主動”,“上海新一代欠刻苦”,“上海敬業精
神略遜香港”等等。反觀香港,他們覺得“香港人短視”,“香港人浮躁”,“香港人
總覺得自己高高在上”,“香港有些行業一潭死水”,但是 “香港人既有危機,也有
優勢”,“香港仍有吸引力”等等。這些人的看法,都是自己在上海創業過程中的切身
體會,大約沒有帶上文人的有色眼鏡。在同時出版的《滬港雙城記》中,作者說他在上
海感受到,“港人短視欠國際視野”,“香港干勁不復再”,“香港人再不吃香”,“
港人在滬工作危機重重” 等等。上海與香港的差距越來越小,“但上海真的追上香港
了嗎?恐怕只能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上海的城市面貌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物
質文明的進步並非代表精神文明的豐盛,相反精神文明更非一朝一夕建立。”這種說法
無疑是許紀霖“文明與文化”說的香港版,這一回輪到說“上海人文明而不文化”了。
看來,人一著急,“精神勝利法”便油然而生。
2002年3月27日至4月7日,第26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隆重舉行,開幕電影是陳果導演的《
香港有個荷裡活》。影片中故事發生在香港荷裡活廣場對面的大磡村,女主角女神,一
會兒是網絡援交妹紅紅,占據了阿強的計算機與阿強的心,一會兒又是活潑俏麗的大姐
姐東東,和天真無邪的阿細結成忘年之交,卻也勾起他爸爸與哥哥阿明禁锢已久的男性
情欲。阿強與阿明分別與女神一夜春宵後,竟然接到勒索信函,指控他們對未成年少女
性侵害,而勒索巨款。原來女神只不過是個北姑,既是個小妓女,又和某位流氓律師合
作行騙,打算存夠了錢去美國。於是,阿強被人斷掌,阿明的爸爸也殺了人。這時,香
港政府宣布拆遷大磡村,一行人只有帶著滿身的傷痕離去。女神則圓了心願,離開香港
去了美國的荷裡活。影片試圖描述的是大陸與香港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而影片選定的
大陸代言人女神是一個上海美眉。這個上海女人活潑俏麗,楚楚動人,勾起了香港人的
男性情欲,占據了香港男人的心,燃起了香港人的希望,但最終留給香港人的是滿腔的
憤怒和滿身的傷痕,香港人所剩下的只有阿細那份無邪的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