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時間,在一個面積只有北京兩倍大的海島上旅行,盡管腳步那樣匆忙,卻只玩了不到1/3的地方。有人稱之為“大台北深度游”、有人稱之為“小眾景點游台北”。不管怎樣,大台北都市圈匯集了台灣大量的觀光資源,不用經歷車舟勞頓,旅行者就可以感受到台灣的方方面面。
都說台灣最美的不是風景,而是人,台灣人在生活中的“溫、良、恭、儉、讓”,讓人平和。在台北“忠孝路”、“信義區”、“仁愛路”行走,地名之外,感受到是濃濃的傳統和文化。
不論在城市還是鄉下,台灣人追求細致、追求創意的文創產品,給旅行者許多理念上的沖擊和啟示,讓旅行成為一種探索——探索創意的源泉和生活的本質。
在我們驚訝於創意如此貼心時,在我們感歎於人們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過自己想過的日子時, 在我們沉醉於台灣之美時,那些旅行中的風景,就像空氣中漂浮的桂花香,讓人沉醉。
面對這樣的風景,不為離開的到達,才是純粹的到達。
初見台灣
疲憊是大多數旅行的起點,而旅行,又是最不能容忍疲憊的。飛機上,長榮航空(EVA Air)空姐的細聲軟語,釋放著喚醒疲憊的魔力,把你的眼皮撐開,給予你嘴角上揚的力量,並讓你的思緒的迅速切換,直至與目的地的頻率一模一樣。
幾乎每個大陸人,多少都有點“台灣情節”。只是50、60後關心的是兩蔣、台灣的民主政治、阿裡山的姑娘和日月潭的水,而80、90後,關心的是淡江中學、台北小巨蛋、SHE和五月天。
旅程從新北市的淡水區開始,這座因“漁人碼頭”和淡水河而出名的小鎮,是我們下榻的第一站。前往淡水已是深夜,道路在夜色中彎彎繞繞的延展。兩邊的景致像是熱帶,也像是鄉村,被大片的水田塞得很滿,偶爾出現的村落不但沒有打破夜色,反而更增添了一絲孤寂。
直到跨過平靜的淡水河,城市的樣子才顯現在眼前。世界上許多大都會,都坐落在大河旁:塞納河畔的巴黎,多瑙河畔的維也納,泰晤士河畔的倫敦,而孕育台北的正是眼前這條平靜的河流——淡水河。
干淨的街道上已經沒有了行人,只剩一排排機車整齊的停在路邊,等候第二天清晨的啟動。這裡並未完全沉睡,站在任何一個十字路口向四周張望,視線范圍內必會跳出一個通宵營業的便利店——它像是不睡覺的崗哨,24小時提供無所不能的幫助。在台灣,便利店真正強大的不是貨品,而是服務——取款、水電費收繳、訂機票車票、代購當地特產、打印復印資料、手機充值、發傳真、代收發快遞、便捷的咖啡……生活中的種種需要,幾乎都可以在便利店中找到。
來台灣,去便利店會成為一種戒不掉的習慣。
細節的力量
中國大陸東南洋面約300公裡,寶島台灣如懸浮於太平洋西岸的芭蕉葉,似乎暗示了這個島嶼一路走來飄浮的命運。與眾多大陸板塊運動時期同陸地脫離而形成的島嶼不同,台灣島來自海洋,千百萬年來,板塊互相推擠運動造成了地殼的隆起而成為陸地,於是有了它的誕生。
“台灣”一詞源於最早與大陸漁民接觸的原住民“台窩灣”支族,並取“台”字作為簡稱,明朝萬歷時官方正式啟用“台灣”一詞。這座寶島扼守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在上世紀70年代,台灣經濟發展迅速,跻身亞洲四小龍之首。但有時社會的發展實在難以捉摸,在90年代跻身發達地區之列後,台灣經濟發展放緩,社會顯現出繁榮之後的平靜,人們的理性開始回歸,開始重新思考,什麼是細致並有意思的生活。
在台北的行程大都搭乘捷運(地鐵),是為了更貼近的感受這個大都會。毫不誇張的說,這次在台北的餐廳、賓館以及景點、夜市,都可以“捷運+步行7分鐘”的方式到達——路上邊走邊逛的不算。不知是捷運串起了觀光客想去之處,還是那些飯店和餐廳因便利的交通而火,總之便捷程度讓我們贊歎。
可是,便捷對於台北捷運還不夠。那些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細節,散布在這張公共交通網的每個角落——市政府提供的免費WIFI,覆蓋所有捷運站;低碳環保的自行車,可以暢通無阻的帶進捷運,解決擁堵和保護環境不再是口號;每個車站都設有洗手間,並且洗手間門口的電子屏,能顯示裡面的“坑位”有沒有人;人性化的無障礙兼親子洗手間,解決爸爸帶女寶寶、媽媽帶男寶寶如廁的尴尬……
有這些服務,對於台北捷運還不夠。車廂裡明明很擠,也沒人去坐的博愛座;上下扶手電梯,乘客都齊刷刷一字靠右、把左邊留給趕路人行走的“快速通道”;列車還沒駛入,已整整齊齊按指示線排好隊的乘客……人與人之間的關懷、禮讓,在人流量最密集的空間裡生根、發芽。
一切的一切,你可以稱之為“人情味”,有時候,喜歡一個地方,往往是先喜歡上了那裡的人情味。
圖文/小虎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