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風輕撫澎湖灣,白浪逐沙灘。澎湖列島給我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教科書中寫到的好幾百年前的殖民時代,此外就是這首超級有名的台灣民謠了。這個地方人讓人向往,2009年終於把去台灣的計劃提上了議事日程,而此次台灣之行的主要目的地就是澎湖。
從台北到澎湖是件辛苦的事情,乘了近5個小時的車才來到嘉義,第二天一早去了離澎湖最近的布袋港口,又坐了一個半小時的快輪才到達澎湖。花了那麼長時間終於踏上了澎湖。澎湖的自然環境保護得相當好,青藍色的海水一眼望得到底、碧藍的天空襯得白雲越發的美麗,還有就是珊瑚石沖出的粗顆粒白色沙灘,當然少不了的還有紅猛日頭,上澎湖不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很快就會曬成黑人。
澎湖的眷村幾乎保留了原始的風貌,這裡出過唱《外婆澎湖灣》的潘安邦以及張雨生,因為有動人的歌聲,這個寧靜的海邊小城更顯示出其獨特的魅力。我們這次在澎湖的時間很倉促,但是一些精華的景色都看到了,有海鳥棲息以及國際燈塔的目斗嶼、環繞在一片蔚藍海水中的白色沙灘吉貝島,這裡有各種各樣的水上運動。問了一下價格,香蕉船、水上摩托等一套水上活動的報價是500台幣,約100多人民幣,當時聽了就驚呼偶的巴厘島之行太虧了,在巴厘島水上運動都是美金計算的,花了我好幾百美金,哎,早知道在台灣玩了。不過海南、泰國芭提雅、巴厘島、台灣幾個地方的水上運動對比下來還真的是台灣的報價最低。但是整體活動氛圍上台灣欠缺。
在澎湖我住了一晚,是當地一個還算比較不錯的酒店,但是房間的質量就不敢恭維了,床板硬得像招待所的級別,酒店設施自然也別抱太大期望,這晚我還沒從前台借到電壓轉換器,害得我第二天相機沒電,沒敢多拍照片。
澎湖的人口構成有點像大陸的農村,年輕力壯的人都到台灣本島謀生,留在澎湖的都是年紀大或者年紀小的人,相比台北的繁華,這裡街頭的年輕人還是比較樸實的,隨意的t恤裝扮比較常見。
澎湖的海鮮略嘗一二,和東海不同,但是也吃得習慣。台灣人管章魚叫花枝、烏賊叫小管,有幸嘗了花枝丸,撒西米式的小管,這兩樣東西的味道都很不錯。在澎湖不停地坐船,連吃飯也是坐船去了一個海上的休閒平台。在巴厘島的時候偶是坐了海盜船去看黃昏落日,在澎湖偶們是在海上 大排檔上邊吃碳烤生蚝,邊看落日,哈哈,看來海岸風情最好的體驗方式都是把太陽、大海、好心情合在一起折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