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寺位於鬧市中的僻靜處,恰應了大隱隱於市的那份灑脫。一進寺院,撲鼻而來的是一股十分特別的香味。朋友告訴我,這是古漆的味道。在古代,漆是由糯米水混和調成的,所以才會發出如此好聞的氣息。用這種方法制成的漆,顏色柔和經久,唯一的缺點是禁不住風吹日曬,容易剝落。果然,我看到廟內牆壁上、欄桿上多半的塗漆都已經脫裂,斑斑駁駁地宣示著歷史的滄桑。
接待我們的和尚據說是位有道的高僧。他的眼睛炯炯有神,闊面大耳,自身就好象一尊彌勒佛。在他的引領下,我們一邊在寺內閒走,一邊聽他講解。在此之前,我對法源寺的了解僅限於李敖的小說。書中介紹它是譚嗣同在變法失敗後被捕的地方,而寺院裡鋪天蓋地的丁香樹,更激發了譚嗣同“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墊。晚墮蘭麝中,休懷粉身念。”的從容赴死的悲壯。現在,聽著和尚娓娓道出寺院的歷史,我才恍悟原來法源寺內每一磚每一瓦都飽含著深厚而濃重的文化底蘊。歷史上無數的著名事件都或多或少地與法源寺相關聯,難怪有人說法源寺是中國文明的匯點,對法源寺的研究就是對歷史的認知。放眼四顧,略顯破敗的寺院內其實觸目皆是文物古跡。於是,參禅的心變成了尋古訪今的情結。
法源寺在唐朝時稱做憫忠寺,是唐太宗李世民為祭奠東征陣亡的將士而建,他們的事跡被刻在大大小小的石碑上存於寺內。安史之亂時,憫忠寺曾改名為順天寺,為史思明駐跸之處,平亂後才恢復原名。到了宋朝,憫忠寺依然很出名,因為贻笑後世的宋欽宗宋徽宗曾被羁押於此。在遼代,憫忠寺因地震而遭一劫,全寺傾圯。明朝正統皇帝出資修葺,改稱為崇福寺。清朝雍正年間,賜名法源寺,乾隆帝也曾親臨此寺,並御書“法海真源”的匾額,這塊匾現在懸於第二進大雄寶殿的搶廈梁上。新中國成立後,在法源寺的隔壁創建了中國佛學院,從事各類佛學的教學研究工作。文革期間,法源寺的佛像被全部搗毀。八十年代初,政府決心修復法源寺,從各地選調了大量的佛像和法物,並從日本迎回鑒真和尚的法身在寺內供奉七天。
說話間,我們走進第三重殿。和尚指著香案輕描淡寫地說,佛前用於供奉鮮花的瓷瓶本是宋代的,前些日子裡的一陣狂風將它吹倒,碎瓷片撒落一地。他的聲音中帶有些許的惋惜,但更多的是緣起緣滅的空靈。
我在大殿內信步游走,不期然地與一尊立佛對面而視。佛像是銅鑄的,雙手合什,身披明黃色的袈裟。他的面相很是雍容,呈半月形的眼梢與微微上翹的唇角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慈悲為懷的心態。一剎那間,我仿佛失去了行動的能力,只能夠呆呆地站在原地,仰視著他,在內心與他進行著對話。“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人們稱我為阿難尊者,我是佛的弟子。”“我覺得你很特別,你有一種兼備了包容與堅忍、歷劫與愉悅的雙重氣質。”“阿彌陀佛,施主過譽。佛法雲:度一切眾生相。我只不過在做我該做的事情。”我還想再追問,他卻缜口不語,只以微笑做為對答。陪同的和尚不知何時來到我身後,他輕聲問道:“你喜歡這尊佛像?”我點點頭,說:“這像雕得真是精美,雖是銅鑄,看上去仿佛紫檀的一般。”和尚笑了,說:“眼睛所見的並不一定是真實的啊。”我一怔,剛想表示贊同,和尚繼續說下去:“阿難尊者是釋迦牟尼的堂弟,稱多聞第一,記憶力極好。佛祖說法都是由他記下才得以流傳後世的。他最先提出主張男女平等,勸佛陀讓女人也可以信佛,為此使佛的正法減去五百年壽命。當然,也因為他的相貌俊逸而墜入色劫,多虧佛祖及時發現,派出文殊師利保護才免此劫難。”
講完這番話,他帶我們向第四進院走去。院內種滿了菩提樹,高聳入天,將陽光密密遮蔽住。有幾株樹甚至結出一串串的白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著,似乎發出陣陣來自天籁的悅耳的鐘鈴聲。“看,草叢裡有只小兔!”朋友驚呼道。我順著她的目光看去,果然一只黑白相間的小兔蹲在一塊四方的草坪中啃草吃。我慢慢地接近小兔,想湊上前去拍幾張照片。不料動作雖輕,還是被警覺的小兔注意到了,我以為它會轉身而逃,誰知它竟朝向我跳過來,伏在我的腳邊,任由我撫摸它,還不時用小鼻子嗅嗅我的褲腳和鞋子。“你站開點嘛,我來幫你拍張照片。”我對小兔說。它仿佛聽懂了一般,在牆邊有陽光的地方蹲好,擺個姿勢等我拍。這時,我才仔細打量了小兔,它長得很帥,胖乎乎的,眼圈和鼻子是黑色的,象帶著面具的佐羅。朋友見它這麼乖巧,也走過來逗它玩。和尚問我:“你喜歡這兔子嗎?喜歡的話就送給你啦。”我借機問道:“這小兔是怎麼到廟裡來的呢?”“噢,前兩天是浴佛節,許多信徒買了小動物到廟裡放生。除了這只兔子,還有只更大的灰兔,不知躲到哪裡去了。另外還有很多小鳥被放生了。”小兔看我們談話不理它,便向前跳去,徑自翻過大殿高高的門檻,跑進殿內。守殿的工作人員一陣慌亂,試圖將它趕出殿外,怕它啃壞裡面的木制品。小兔卻甚是機敏,任憑三、四個人圍追堵截也沒能將它捉到,它飛快地鑽到藏經櫃下,不再露面。我們不由地相顧大笑,由衷地佩服小兔的聰明。這時,和尚的手機響起,是隔壁佛學院請他去授課。和尚讓我們到客堂等他一小時,他說他下課再回來和我們繼續聊。一個工作人員追過來問:“師父,那小兔怎麼辦?還在殿裡呢。”和尚頭也不回地擺擺手,淡淡說:“隨它去吧。”工作人員原本焦慮的臉上豁然開朗。我心中也一震,隨——它——去——吧,多麼簡單的四個字!或許世事本該如此,不必太過執著,淡然隨緣是最好的解決之道。
整個下午,我的耳邊便只回響著“隨它去吧”四個字。內心一直耿耿於懷的事情忽然間變得不再重要了。心中的包袱一旦卸下,眼前也仿佛豁然開朗。
從明天起,我將做一個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