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前行,又來到永安寺前。
由寺東的石階路上山。時間是08:00.
清代順治八年(1651年),因為西藏喇嘛諾門汗的提議,在廣寒殿遺址上興建白塔寺,山頂豎起了巍峨的白塔,於是又有了白塔山的名稱。
從瓊華島到白塔山,雖然歷經數百年的變遷,但始終保持了神海仙山、海市蜃樓的意境。明人文征明有《瓊華島》詩雲:“海上三山擁翠鬟,天宮遙在碧雲端。古來漫說瑤台迥,人世寧知玉宇寒?落日芙蓉煙袅袅,秋風桂樹露團團。勝游前朝寂寞事,誰見吹箫駕彩鸾”。
永安寺山門面闊3間,進深1間,黃琉璃瓦綠剪邊,歇山頂。山門內有鐘鼓樓,東西各一間。法輪殿在鐘鼓樓北面正中,面闊5間帶廊,進深3間,殿內供釋迦牟尼佛像。
法輪殿北側,有兩塊奇特石頭,上面刻有乾隆皇帝御筆題字“昆侖”及三首詩。此石象征傳說中神仙居住的昆侖山,昆侖石後面的眾多巖洞據說就是神仙居住的“洞天福地”。
法輪殿殿後的山腰處有兩座四柱三樓式牌坊,南題“龍光”,北題“紫照”。
(龍光) [轉帖}
(紫照)
過了牌坊即為正覺殿,殿前建有“滌霭”、“引勝”、“雲依”、“意遠”四亭。四亭上下對稱而造,典雅美觀。滌霭亭內有石碑一塊,上刻乾隆寫的《白塔山四面記》,簡直就是一篇文藻華麗的導游詞。
普安殿在正覺殿正北,黃琉璃筒瓦硬山頂,面闊5間帶廊。四周的假山,據說是金代從汴京艮岳移來,石質堅硬,呈黑褐色,表面卻瘦、皺、透、漏,獨具風采,原產於江蘇太湖。當年宋徽宗極欲窮奢,不惜民力財力,千裡迢迢從江南開采太湖石運到開封,建造壽山艮岳御園,謂之“花石綱”。勞民傷財,天怨人怒,揭竿而起的農民起義席卷了大半個中國,而窺觎臥榻之側的金人又強兵壓境,最終江山不保,和他的兒子宋欽宗一起被擄五國城,落得個屍骨不得還鄉的可悲下場,只留下這些經災歷劫的太湖石撫歎著歷史的滄桑。
白塔之前,有一高台,上建重檐琉璃小殿,名善因殿。
善因殿面積雖小但色彩斑斓,其殿頂為上圓下方的雙重檐,象征“天圓地方”。殿四周嵌砌有455尊琉璃磚制小佛,華美而莊重。殿中央原供有文殊菩薩化身鎏金銅像,36手、36眼,稱“大威德金剛”,俗稱千手千眼佛。舊時傳說塔下有一口海眼,只有佛身才能鎮壓,故又名“鎮海佛”
(由西向東拍得善因殿)
山頂的白塔是一座藏式寶塔,也稱“喇嘛塔”,建於清初順治八年(1651年),“有西域喇嘛者,欲以佛教陰贊皇猷,請立塔寺,壽國佑民”。白塔塔高35.9米,上圓下方,富於變化。通體銀白,表示清潔、純淨、心誠。塔座為折角式須彌座,其下為“藏井”,內置佛教法物。上面承托覆缽式塔身,塔肚最大直徑為14米。別處的覆缽式塔多為實心,北海白塔卻是空心。塔身有306個通風口,內有一根高達九丈的通天柱。柱頂藏有一個二寸見方的金漆盒子,盒蓋繪有太極圖,盒內藏有兩顆“捨利子”。塔身之上為相輪,砌出的十三條線條,象征十三天。白塔頂部為鎏金火焰寶珠塔剎,上有銅制的“日”、“月”、“火焰”,寶頂下是銅鑄的華蓋,象征“風”,其邊緣懸掛14個銅鐘,表示對佛的尊崇。
(白塔)
塔身正面有一盾形小龛,內塑紅底黃字的藏文圖案,含"吉祥如意" 之意。此龛俗稱"眼光門",又叫"時輪金剛門"。
(眼光門)
白塔矗立在瓊島頂峰,殿閣聳擁,綠蔭環簇,巍峨壯美,成為人們心目中北海乃至整個的象征。到過北京的,沒有到過北京的,幾乎沒有人不知道北海的白塔,那緣由並不單單是白塔的莊嚴肅穆,更在於她天人合一的強大親和力。從山腳仰望白塔,迢遞山路懷著一種朝觐禮佛的虔誠,拽拉著層層殿宇直至山頂,白塔就在這層層疊疊、逐級上攀的建築群的不斷升華中成為輝煌壯麗的頂點。而這頂點正處於南北、東西兩條軸線的正交點,成為瓊華島的中心,同時也成為圍繞瓊華島四面展開的北海的中心,那種氣指頤使、主宰全園的氣派盡在悄無聲息的高屋建瓴中,“君權神授”、至高無上的鎮攝力自然也就威儀自生了。
站在塔下仰望白塔,白塔直指藍天,白雲缭繞,長天似洗,那種莊嚴肅穆,讓人感到置身於佛門的極樂淨土世界。環顧四下,南向是樓閣峥嵘的紫禁城,花團錦簇的中南海,北面則是一湖天光水影,接天蓮葉,映日荷花,掩映無限生機;畫船笙歌,風播水應,歡聲笑語,時時入耳。放目縱馳西山黛色,隱約可見,十裡京華,盡入眼底。白塔登臨使人胸襟開闊,而撫今思古,更能感受一種來自心底的震撼。
休息片刻後,沿東坡石階路下山。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