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底下最重要的特點,是它的整體建築規劃,這是看得見的風景;它還有一道無形的風景,就是古老與今天的對接,在這裡見不到現代文明與古代文化的沖突。“舊”的既能觀賞又很實用,一輩輩的人沿著歷史的時間隧道緩緩前行,不變的是最普通百姓的平淡生活。
徽州有宏村、西遞,江南有西塘、烏鎮,北京有個隨處都寫著“爨”字的川底下。
尋踏四百年的足跡
其實這個被稱為北京“小布達拉宮”的村莊不叫“川”底下,而是“爨”(音cuan)底下,這個名字讀起來有點費事的小村莊就在北京西郊門頭溝,說它小是因為全村只有500間、70余套明清時代的四合院、人口不足百人。自上個世紀末,這個偏遠的小山村開始喧囂,而近幾年,這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地迅速躥紅,以其绮旎秀麗的自然風光和深遂厚重的文化古韻聲名鵲起。
一個深秋的早晨,編輯部三個同仁打起背包,輾轉地鐵和長途公交車直奔了川底下。
這是一個依山而建的小村莊,村子沿著被稱為龍頭的小山包順序展開,呈扇面形狀。整個村子是一個大家族,都姓韓。中國民居最大的特色是以村落為單位,一村一姓。家族中最有權勢、最主要的一支住在川底下村地勢最高、體量最大、居中軸線最北端的建築,也就是山面的交匯點。其他韓氏兄弟在其兩側依山建房而居,形成中軸分明,兩側井然有序的布局。川底下村這一建築模式體現了長幼有序的封建宗族倫理,這在其他雜姓村落中是很難見到的,這正是川底下民居建築最鮮明的特點。
一進村就發現,村民不多,游客不少,已有幾撥游客先於我們在村中探索,在迂回往返中才發現,與我們通常見過的北方村落不同,這是一個古堡式民居村。川底下四面環山,坐落在北面的緩坡之上,依山而居,層層升高,錯落有致。據當地人講,整個村子的布局充分考慮了地理、地形,完全與所處的地理位置、地形相吻合。一條東西走向長100米,最高處達20米的大牆呈弓形將村子分為上下兩部。村莊在建造的時候,從節省原料、美學角度考慮建成了圓弧形。在大牆上還建有突出的條石,在發洪水時,村下的人可以攀登條石爬到安全地帶。
沿山坡拾階而上,就到了全村的最高點——財主院(韓家大院)。這個大院是村裡的代表性建築,這個院落南北二進,東西分三路,因此又稱為韓家三大門,這個相對獨立的四合院構成一個大四合院。
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裡,大門直接代表著主人身份,俗話常說的“門第觀念”就來源於此。四合院的大門分為王府大門、廣亮大門、金柱大門、如意大門和隨牆門等等。韓家大院的正門屬廣亮大門,等級僅次於王府大門。
東院是體現全村建築藝術水平最高的地方。門罩是木刻透雕牡丹,牆腿石兩側浮雕為喜鵲登梅。門墩石頂部雕臥獅,正面中部刻樂器,下刻迎祥,內側中部雕牡丹、蓮花,下刻瑞獸。戗檐磚中間是一個大花籃,籃中插牡丹、荷花、蓮蓬,下方兩側分別是一串銅錢和中國傳統樂器——笙,取其諧音“連生貴子”,表達了多子多福的美好願望,還可以解釋為“福貴生財”。銅錢上刻有“中華民國”四個字,為我們考證它的年代及門樓的修繕時間提供了確切的證據。
川底下的山地四合院,不同於京城的胡同四合院,南北長的窄院空間緊湊,有利於減少風沙侵襲,有象征“聚財”。大院內部相通,小院各有臨街院門。這種格局適合農村大家族兄弟居住,避免了同走一個大門穿院而過造成的不便。既是一個個獨立院落,又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宅院。
山地四合院,空間狹小,村民在建築時巧用空間。院子多為方磚鋪地,地下有石窟,用來存放蔬菜瓜果。地面上鑲嵌有石窩,石窩中豎立樹樁,上鋪席子,可以晾曬糧食果品,人也便於行走。
西院二進院的北房是全村惟一五開間的正房。在此,可俯視全村,同時又是全村扇面形的匯聚點,是全村最具權力、最富的人所住。
為什麼偏僻的小山村會有如此建築精美的房屋呢?據說,這裡過去曾是北京通往山西、陝西和口外的交通要道。它不僅是軍事要道,更是過往商旅落腳和貨運集散之地,曾經繁盛一時。由於南來北往的商旅途經與此,使川底下人視野開闊,經濟上也有了堅實的基礎。農民發展的標志就是蓋精良的房捨,川底下絕大部分民宅建於康熙中期。
人們不禁要問,經歷幾百年的洗禮,川底下村是如何完整地保存下來的呢?原來,抗日戰爭爆發後,108戶的村子就有近80人參軍,有34名烈士為國捐軀。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川底下幾乎出去了一代年輕人,致使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全村人口多為老幼,到了八九十年代,人口驟然銳減。另外,修通109國道後,這裡又變成了閉塞地域,年輕人都到外面找工作,人越來越少,閒房越來越多。原來民居建築精良,又不必大的修繕,使川底下村古民居的風貌得以完整地保存。
村子不大,大約半個小時,我們又繞回了村口。從這裡望去,一片片古色古香的建築與現代生活摻雜在一起,既增加了厚重感,卻又很和諧,這個活著的百年古村,有藍天作襯,與老樹相依,400年無言的生活在此間穿行……
爨底下的由來
川底下舊名“爨底下”,因在明代軍事隘口“爨裡安口”下方,故得名。1958年改“爨”為“川”。
“爨”(cuan去聲)字是個象形字,有兩種含義,一是“燒火煮飯”之意,二是“爐灶”之意,“興字(繁體的)頭,寶字腰,林子下面大火燒”記住這個口訣就記住這個字怎麼寫了。但是因為爨字筆畫太多,一共29筆,在“大躍進”時就把村名改成“川底下”了。
之所以把村子叫做爨底下,說法真是不少。一種說法是:此村上頭有個相傳是太上老君煉丹的地方,叫爨寶玉溝,此村在其下,是謂爨底下,意思是爨寶玉溝底下;另一種說法是,上有太上老君的煉丹爐,此村在其下。爨者,爐灶也,爐灶的下邊,不就是爨底下了麼!然而村民對以上兩種說法好像又不認可,他們認為:此村居民全部姓韓,韓與寒同音。為使韓姓一族不再貧寒,能發跡、能富足,就給這個村子起名叫爨底下了。“爨”字底下是“大火”,“大火”燒雙木,驅散了寒氣,韓氏家族自當興旺發達了。
韓姓人家
據傳說這裡的村民都姓韓,是明朝永樂年間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移民來到京西的。明朝某年山洪暴發,全村屋捨俱毀,人丁幾絕,惟余一男一女幸免於難。二人結發成親,另選新址重建了爨底下村。後來他們生了三個兒子,並確定了韓姓20代家譜:甫景自守玉,有明萬友思,義聚曉懷孟,永茂廣連文。如今村裡的中堅力量就是第十五代孟字輩的。
清朝康熙年間,村裡有一位叫韓守德的人,因為長相酷似康熙,被選中去京郊龍鳳寺替康熙出家當和尚,從此,韓家被列為皇親,賞賜不斷,成為京西第一財主。但是他們並沒有揮霍這些財富。韓氏先人很有經濟頭腦,而且很會經商,他們看准了爨底下村緊連京城,又位於當時北京通往山西、陝西和口外的要道旁側,於是做起了生意。當年這村裡曾經有八個買賣鋪子、三四家車馬店,有些買賣還做進了京城,從村大道邊的板塔門騾馬店就可想象出當年,白天馬幫首尾相連,晚間駝鈴聲不絕於耳的鼎盛景象。
溫馨提示
川底下村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西3公裡的一個偏僻小山村。該村距北京市區90公裡,距門頭溝區65公裡,位於109國道北溝村口6公裡處,距蘋果園地鐵站72公裡。
為了配合川底下村旅游業的發展,公交公司特地開設了蘋果園直達川底下村的929支線班車,每天兩班:
上午:7:30蘋果園發車10:10到川底下
10:30川底下發車12:55到蘋果園
下午:12:40蘋果園發車15:30到川底下
15:40川底下發車18:05到蘋果園
票價每人8元(使用公交IC卡可優惠打8折)。
如果您沒有趕上班車,還可以在蘋果園地鐵站換乘929支線到齋堂下,票價每人8元(使用公交IC卡可優惠打8折)。齋堂至川底下村只有三四裡路程了,您可自己想辦法,如搭車到達。
自駕車旅游的游客,可以從阜城門出發,沿阜石路西行,進入門頭溝後沿109國道繼續向西,過了下馬嶺,穿過齋堂鎮見到齋堂水庫大壩,就在准備盤上大壩時順勢向右拐,再向前行駛,經過一段柏油公路,就到川底下村口了。在村裡住一晚,第二天再去附近的靈山或百花山游玩一下,也是不錯的選擇。
金融服務
因為川底下村地處偏僻的小山村,所以村裡沒有銀行網點或信用社等金融機構。因為當地消費水平不高,這裡的吃住都比較便宜,並且還都可以講價。三四個人50元左右,就能吃到炖小魚、貼餅子、自磨豆腐等農家飯了。住在村裡的四合院民居客棧,大部分客棧都設有兩人、三人、六人、十人間供大家選擇,好一點的兩人間價格稍貴一些,約50元/間,其他的只需每人10—15元。建議大家只需帶少量現金前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