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個以超級高樓著稱的城市。
在這些超級高樓的谷地,流淌著一條叫做“蘇州”的河。
上海灘的一位文人說:“她富有且風韻萬千,她瑰麗且長袖善舞。”另一位卻說:“在這闊氣的都會裡,她是以前的一個窮親戚。”
越來越多的女主角從橋上跳入蘇州河。
依萍看到桔色的晚霞染在黛青色的石門庫屋頂上,鋼筋鉚成的外白渡橋,泛出醉人的光亮;牡丹卻看到破舊的船、屋,晃蕩的燈影,走私的伏特加,還有娛樂場所的糾斗,以及一扇破窗戶裡一對男女正在爭吵的身影。
當傳教士Guetzlaff坐著第一艘洋船來到上海,蘇州河便真正開始了她孕育一個近現代城市的使命。從那天起,以西藏路為隔,她的一半臉映著花花世界,另一半臉刻著風雨飄搖。繁華和落沒都到了極至。
就像《蘇州河》裡那個低沉的男聲所說:這條河會讓你看到一切,看到勞動的人們,看到父親和孩子,看到友誼,看到孤獨,看到美人魚,看到一個女孩從橋上跳下蘇州河,看到一對戀人的屍體被警察拖上來…
蘇州河僅僅是一個虛幻的象征。
上海人提起蘇州河時,往往會泛起莫名的情緒——沒有值得驕傲的色彩,也沒有輕蔑的口吻。畢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多少年來,蘇州河給上海帶來的恩恩怨怨,足以完成一部色彩斑斓的地方史志,在黃褐色的頁面上泛起金綠色的惆怅。
蘇州河的前身是吳淞江,是一條通海的大河,也曾一片波濤,百裡浩淼。歲月的沉積使其風濤偃息,終於成為一條靜靜的支流,讓所有撩人心緒的歷史變的面目全非。
但蘇州河的現實存在,卻使多少上海人為之魂牽夢繞,帶著三分留戀和七分猶豫,枕著夕陽下的粼粼波光漸漸老去。
蘇州河水由西向東緩緩流入黃浦江,而上海的都市化卻是從東面的河口開始的。自然與社會的逆向沖擊,使蘇州河不僅僅成為上海工業化和都市化的象征,更重要的是積澱了上海人與眾不同的性格。河邊曾經的農田、濕地、蘆葦,一點點地被參差不齊的洋樓、廠房和商鋪所蠶食,於是上海人很快就在物質世界和精神領域的雙重困惑中,找到了騰挪自如的生存法則。西方世界旺盛的生命力和侵潤性,以強悍的姿態從海口向內陸前進,卻被彎彎繞繞的蘇州河銷蝕成面目全非的都市幻境。
蘇州河是一種象征,是日落時分那一片波光裡永遠無法參透的禅意。沒有分明的節奏,沒有一成不變的旋律,也沒有連貫的情節。蘇州河是一抹若即若離的光影,和你須臾不離,卻又不知流向何方...
4月的上海,漂著很冷的雨。雨湮入蘇州河,一絲漣漪都沒有,岸上的人卻都打著傘。
四川路橋下的河壩上,一對中學生戀人正在熱情擁吻,書包和自行車斜倚著整整齊齊的馬賽克護欄,顯得落寞、無聊,還有尴尬的故作自然。
南蘇州路靠河的一邊,顯出這個城市氣派的濱河景觀路斷斷續續修起,綠化帶中香樟新培的土還沒有長牢,臘梅卻已在最燦爛的那一刻凋亡。
北蘇州路上,掛著各地牌照的小型貨車在路邊接踵而停,沒幾步就是一個滿面風塵的人,忙碌著裝貨卸貨。包裝殼扔的滿地都是,這個城市中所有收垃圾為生的人,便不失時機的前來“淘金”。
蘇州河,一段文明,一段歷史,一個精神的寄托。作此聯想的人一定還有很多。當以徒步來靠近這條傳說的河流時,便流露出了某種虔誠。這條窄窄的、靜靜的河流與高大、喧囂的上海絲毫不符。她在高架下靜靜的流淌,坐在車中呼嘯而過的你根本無法親近她。她從你身處的摩天大樓下悄然滑過,相距咫尺的你卻無法覺察她。這距離終於幻化成一個美麗的期待,期待中有風花雪月,還有“東方水都”的世界之夢。
蘇州河並未做出回應。當你真真切切面對她時,卻發現她靜默著。在她身上最突出的不是歷史,而是各式各樣的現實。
在物欲膨脹的上海,更多人寧願把蘇州河看成是一個夢,去填補他們精神世界中最空虛的部分。蘇州河,寧願用它的流水刷新歷史,還是寧願成為歷史的稻草呢?一個外地人是沒有發言權的,而對於蘇州河的了解,大多數上海人與外地人一樣模糊。站在著名的外白渡橋上,看到的只是黑壓壓的蘇州河閘,浩瀚的黃埔江就在身後,沒有人願意追尋一條默默流淌的河。
這是一條分裂的蘇州河,一半是夢想,懸在半空;另一半仍是河流的宿命,老去的母親,成了現代城市的孩子,穿著花衣裳,按照一個附會的意志生活。
我不知道一條河流究竟怎樣才是有生命的。只是在城市的發展中,越來越多的河流正在調教出的美麗中失去個性。
在光華路附近橋上的拱頂,一個衣著寒酸的老女人正在兜售毛蟹。離她不遠的河面上,一只孤零零的垃圾船泊在岸邊。蘇州河在這裡拐了個彎,離開了路的方向,再也不見蹤影。
今天的外白渡橋,所有的傷痛與怨恨都已經隨風而去,她的鋼筋鐵骨已成為上海的驕傲,外灘和黃浦江因為她而多了幾分绮麗。外白渡橋的美,還用描述麼?半個世紀以前的傷早已結疤。
外白渡橋北是當時的查理飯店,純正的英國新古典主義風格,在“日不落帝國”的夕陽余輝掩映下,各種角色粉墨登場――據說慈禧太後在這裡舉辦過盛大的60壽筵,如今一時繁華洗盡。
上海人是生活在兩岸的著名建築和景觀之下的,有多少悲歡離合的傳奇在高樓下演繹成歲月風霜的濁流,被蘇州河一一洗成流金泛黃的凝重。
土生土長的上海一旦不能與膨脹的經濟共存,就不得不在這個巨大的印戳面前一步步退卻,讓租界向內陸快速延伸。1845年英國在蘇州河南岸沿黃浦江一帶,強行建立了英租界;1849年美國人在蘇州河北岸設立了美租界。陌生的西方人曾以貪婪的目光劃下了更大的版圖,但是由於歷史的深不可測,他們的野心也只能最終止步於西藏路一帶的風花雪月。這一段的蘇州河曾經讓人目迷五色,使十裡洋場的上海墜入奢靡的日日笙歌之中。
蘇州河在這裡已經失去了時間性,只剩一段必須的生存法則,如同正午陽光下的河流,仿佛不再有流淌的動感。
通俗的、大眾的、百相的、功利的、商業化的、摩登的、殖民地的,等等。
蘇州河沿岸的百姓,他們匆匆的腳步其實都是靜態的走向,朝著一個趨利避害的目標小心翼翼的潛行。他們看似靜態的閉目養神,其實可能一觸即發,每一時每一刻都在盤算著利害得失。所以蘇州河並不寂寞,只不過由於她流淌的過於緩慢,一旦凝固,就不大容易找到最早的出處。
蘇州河首先是一條河流,是東西往返的交通要脈。在的另一端的北新泾還是一個小鎮,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小說中河面的壯闊、碼頭的繁榮、人民的勤勞,以及吊車和輪船帶來的欣欣向榮。然而,若是蕭條的心情,遇上這裡蕭條的河流,氣氛自然也是吻合的——水面飄浮著垃圾,馬路泥濘難行,電線桿間晾著的化纖毛衣不停的刮著你的腦袋,塵土飛揚的汽車不時的擦著你的胳膊呼嘯而去...
若不是親眼見到,沒有人會相信這裡是上海,更沒有人相信邊上流淌的是上海赫赫有名的蘇州河。似乎所有的絕望,都可以在這裡找到更絕望的理由。
如果說今天陪伴外白渡橋的蘇州河是清淨而悠閒的,那麼,陪伴北新泾的蘇州河就是繁重而勞累的。這是農婦與貴婦的區別,這個穿土布衣服的婦人,依然保留著的水上交通運輸的功能,並因此支撐起了一群人的生活讓他們能養家糊口,他們的生活,與十裡洋場是沒有關系的,那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這種滯後令人痛心,因為發達的文明讓人精神愉悅,而泥土的芳香使人靈魂安寧。尴尬的是,泥土被徹底破壞了,繁華卻未能建立。沒有石庫門,只有隨意搭建起來的簡陋的小房子;沒有智慧的結晶,只有汗水與苦力...
蘇州河,就這樣在困境中殘喘;北新泾就這樣在上海裡藏掖著,從沒有人主動提及。
商末泰伯奔吳,吳的第十九代主壽夢建立華亭,作為貴族們狩獵垂釣的場所,成為上海的開篇。在那個湖蕩成群,河港交叉的上海,蘇州河上游的輝煌,如何形容?
北新泾的上海本地人,從來沒有在情感上接受那些居住在蘇州河沿岸的外地人。上海歷史上有兩次歷史大流動,第一次是在開埠後的1843年,第二次是在20世紀90年代。這兩次人口流動中,北新泾作為上海的首站碼頭,接受的外來人口數以萬計,與市區不同的是,來這裡的人鮮有精英,十有八九都是靠水上運輸度日的安徽人。這些蒲公英一樣的生命,選擇了這裡眼花缭亂的世界,並從此扎根下來,努力尋找可供生長的縫隙。
“批發黃砂 石子 紅磚,零售白石子 白水泥 粗制瓦。貨運工地,價格從優”。 北翟路小小的房子上寫滿了大字,歪歪扭扭的姿勢,仿佛艱難而又強烈的生存欲望,奮力的生長著。
北翟路208號到北翟路774號之間都是類似的“棚戶區”,不遠處的公共廁所,可以算是這一帶最豪華,最氣派的建築。北翟路774號是一個工地,門前堆著氣勢驚人的垃圾,圍牆上刷著醒目的大字:建立文明工地,展示都市形象。十幾張“性病包治”的廣告,滿目猙獰的倚在朱紅大字上,讓人感到無比諷刺,無比觸目驚心...
垃圾污染落後掙扎性病超生,這就是北新泾的蘇州河,或蘇州河的北新泾。只有在北翟路250號的“安徽省銅陵縣駐滬振華小學”,舊倉庫做成的教室,院子裡依然飄揚著五星紅旗。這些隨父母漂泊在上海的安徽孩子,在他們的圖畫上畫上了東方明珠。明天的這裡,會有些不一樣。我衷心祝福他們。
在這些超級高樓的谷地,流淌著一條叫做“蘇州”的河。
上海灘的一位文人說:“她富有且風韻萬千,她瑰麗且長袖善舞。”另一位卻說:“在這闊氣的都會裡,她是以前的一個窮親戚。”
越來越多的女主角從橋上跳入蘇州河。
依萍看到桔色的晚霞染在黛青色的石門庫屋頂上,鋼筋鉚成的外白渡橋,泛出醉人的光亮;牡丹卻看到破舊的船、屋,晃蕩的燈影,走私的伏特加,還有娛樂場所的糾斗,以及一扇破窗戶裡一對男女正在爭吵的身影。
當傳教士Guetzlaff坐著第一艘洋船來到上海,蘇州河便真正開始了她孕育一個近現代城市的使命。從那天起,以西藏路為隔,她的一半臉映著花花世界,另一半臉刻著風雨飄搖。繁華和落沒都到了極至。
就像《蘇州河》裡那個低沉的男聲所說:這條河會讓你看到一切,看到勞動的人們,看到父親和孩子,看到友誼,看到孤獨,看到美人魚,看到一個女孩從橋上跳下蘇州河,看到一對戀人的屍體被警察拖上來…
蘇州河僅僅是一個虛幻的象征。
上海人提起蘇州河時,往往會泛起莫名的情緒——沒有值得驕傲的色彩,也沒有輕蔑的口吻。畢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多少年來,蘇州河給上海帶來的恩恩怨怨,足以完成一部色彩斑斓的地方史志,在黃褐色的頁面上泛起金綠色的惆怅。
蘇州河的前身是吳淞江,是一條通海的大河,也曾一片波濤,百裡浩淼。歲月的沉積使其風濤偃息,終於成為一條靜靜的支流,讓所有撩人心緒的歷史變的面目全非。
但蘇州河的現實存在,卻使多少上海人為之魂牽夢繞,帶著三分留戀和七分猶豫,枕著夕陽下的粼粼波光漸漸老去。
蘇州河水由西向東緩緩流入黃浦江,而上海的都市化卻是從東面的河口開始的。自然與社會的逆向沖擊,使蘇州河不僅僅成為上海工業化和都市化的象征,更重要的是積澱了上海人與眾不同的性格。河邊曾經的農田、濕地、蘆葦,一點點地被參差不齊的洋樓、廠房和商鋪所蠶食,於是上海人很快就在物質世界和精神領域的雙重困惑中,找到了騰挪自如的生存法則。西方世界旺盛的生命力和侵潤性,以強悍的姿態從海口向內陸前進,卻被彎彎繞繞的蘇州河銷蝕成面目全非的都市幻境。
蘇州河是一種象征,是日落時分那一片波光裡永遠無法參透的禅意。沒有分明的節奏,沒有一成不變的旋律,也沒有連貫的情節。蘇州河是一抹若即若離的光影,和你須臾不離,卻又不知流向何方...
4月的上海,漂著很冷的雨。雨湮入蘇州河,一絲漣漪都沒有,岸上的人卻都打著傘。
四川路橋下的河壩上,一對中學生戀人正在熱情擁吻,書包和自行車斜倚著整整齊齊的馬賽克護欄,顯得落寞、無聊,還有尴尬的故作自然。
南蘇州路靠河的一邊,顯出這個城市氣派的濱河景觀路斷斷續續修起,綠化帶中香樟新培的土還沒有長牢,臘梅卻已在最燦爛的那一刻凋亡。
北蘇州路上,掛著各地牌照的小型貨車在路邊接踵而停,沒幾步就是一個滿面風塵的人,忙碌著裝貨卸貨。包裝殼扔的滿地都是,這個城市中所有收垃圾為生的人,便不失時機的前來“淘金”。
蘇州河,一段文明,一段歷史,一個精神的寄托。作此聯想的人一定還有很多。當以徒步來靠近這條傳說的河流時,便流露出了某種虔誠。這條窄窄的、靜靜的河流與高大、喧囂的上海絲毫不符。她在高架下靜靜的流淌,坐在車中呼嘯而過的你根本無法親近她。她從你身處的摩天大樓下悄然滑過,相距咫尺的你卻無法覺察她。這距離終於幻化成一個美麗的期待,期待中有風花雪月,還有“東方水都”的世界之夢。
蘇州河並未做出回應。當你真真切切面對她時,卻發現她靜默著。在她身上最突出的不是歷史,而是各式各樣的現實。
在物欲膨脹的上海,更多人寧願把蘇州河看成是一個夢,去填補他們精神世界中最空虛的部分。蘇州河,寧願用它的流水刷新歷史,還是寧願成為歷史的稻草呢?一個外地人是沒有發言權的,而對於蘇州河的了解,大多數上海人與外地人一樣模糊。站在著名的外白渡橋上,看到的只是黑壓壓的蘇州河閘,浩瀚的黃埔江就在身後,沒有人願意追尋一條默默流淌的河。
這是一條分裂的蘇州河,一半是夢想,懸在半空;另一半仍是河流的宿命,老去的母親,成了現代城市的孩子,穿著花衣裳,按照一個附會的意志生活。
我不知道一條河流究竟怎樣才是有生命的。只是在城市的發展中,越來越多的河流正在調教出的美麗中失去個性。
在光華路附近橋上的拱頂,一個衣著寒酸的老女人正在兜售毛蟹。離她不遠的河面上,一只孤零零的垃圾船泊在岸邊。蘇州河在這裡拐了個彎,離開了路的方向,再也不見蹤影。
今天的外白渡橋,所有的傷痛與怨恨都已經隨風而去,她的鋼筋鐵骨已成為上海的驕傲,外灘和黃浦江因為她而多了幾分绮麗。外白渡橋的美,還用描述麼?半個世紀以前的傷早已結疤。
外白渡橋北是當時的查理飯店,純正的英國新古典主義風格,在“日不落帝國”的夕陽余輝掩映下,各種角色粉墨登場――據說慈禧太後在這裡舉辦過盛大的60壽筵,如今一時繁華洗盡。
上海人是生活在兩岸的著名建築和景觀之下的,有多少悲歡離合的傳奇在高樓下演繹成歲月風霜的濁流,被蘇州河一一洗成流金泛黃的凝重。
土生土長的上海一旦不能與膨脹的經濟共存,就不得不在這個巨大的印戳面前一步步退卻,讓租界向內陸快速延伸。1845年英國在蘇州河南岸沿黃浦江一帶,強行建立了英租界;1849年美國人在蘇州河北岸設立了美租界。陌生的西方人曾以貪婪的目光劃下了更大的版圖,但是由於歷史的深不可測,他們的野心也只能最終止步於西藏路一帶的風花雪月。這一段的蘇州河曾經讓人目迷五色,使十裡洋場的上海墜入奢靡的日日笙歌之中。
蘇州河在這裡已經失去了時間性,只剩一段必須的生存法則,如同正午陽光下的河流,仿佛不再有流淌的動感。
通俗的、大眾的、百相的、功利的、商業化的、摩登的、殖民地的,等等。
蘇州河沿岸的百姓,他們匆匆的腳步其實都是靜態的走向,朝著一個趨利避害的目標小心翼翼的潛行。他們看似靜態的閉目養神,其實可能一觸即發,每一時每一刻都在盤算著利害得失。所以蘇州河並不寂寞,只不過由於她流淌的過於緩慢,一旦凝固,就不大容易找到最早的出處。
蘇州河首先是一條河流,是東西往返的交通要脈。在的另一端的北新泾還是一個小鎮,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小說中河面的壯闊、碼頭的繁榮、人民的勤勞,以及吊車和輪船帶來的欣欣向榮。然而,若是蕭條的心情,遇上這裡蕭條的河流,氣氛自然也是吻合的——水面飄浮著垃圾,馬路泥濘難行,電線桿間晾著的化纖毛衣不停的刮著你的腦袋,塵土飛揚的汽車不時的擦著你的胳膊呼嘯而去...
若不是親眼見到,沒有人會相信這裡是上海,更沒有人相信邊上流淌的是上海赫赫有名的蘇州河。似乎所有的絕望,都可以在這裡找到更絕望的理由。
如果說今天陪伴外白渡橋的蘇州河是清淨而悠閒的,那麼,陪伴北新泾的蘇州河就是繁重而勞累的。這是農婦與貴婦的區別,這個穿土布衣服的婦人,依然保留著的水上交通運輸的功能,並因此支撐起了一群人的生活讓他們能養家糊口,他們的生活,與十裡洋場是沒有關系的,那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這種滯後令人痛心,因為發達的文明讓人精神愉悅,而泥土的芳香使人靈魂安寧。尴尬的是,泥土被徹底破壞了,繁華卻未能建立。沒有石庫門,只有隨意搭建起來的簡陋的小房子;沒有智慧的結晶,只有汗水與苦力...
蘇州河,就這樣在困境中殘喘;北新泾就這樣在上海裡藏掖著,從沒有人主動提及。
商末泰伯奔吳,吳的第十九代主壽夢建立華亭,作為貴族們狩獵垂釣的場所,成為上海的開篇。在那個湖蕩成群,河港交叉的上海,蘇州河上游的輝煌,如何形容?
北新泾的上海本地人,從來沒有在情感上接受那些居住在蘇州河沿岸的外地人。上海歷史上有兩次歷史大流動,第一次是在開埠後的1843年,第二次是在20世紀90年代。這兩次人口流動中,北新泾作為上海的首站碼頭,接受的外來人口數以萬計,與市區不同的是,來這裡的人鮮有精英,十有八九都是靠水上運輸度日的安徽人。這些蒲公英一樣的生命,選擇了這裡眼花缭亂的世界,並從此扎根下來,努力尋找可供生長的縫隙。
“批發黃砂 石子 紅磚,零售白石子 白水泥 粗制瓦。貨運工地,價格從優”。 北翟路小小的房子上寫滿了大字,歪歪扭扭的姿勢,仿佛艱難而又強烈的生存欲望,奮力的生長著。
北翟路208號到北翟路774號之間都是類似的“棚戶區”,不遠處的公共廁所,可以算是這一帶最豪華,最氣派的建築。北翟路774號是一個工地,門前堆著氣勢驚人的垃圾,圍牆上刷著醒目的大字:建立文明工地,展示都市形象。十幾張“性病包治”的廣告,滿目猙獰的倚在朱紅大字上,讓人感到無比諷刺,無比觸目驚心...
垃圾污染落後掙扎性病超生,這就是北新泾的蘇州河,或蘇州河的北新泾。只有在北翟路250號的“安徽省銅陵縣駐滬振華小學”,舊倉庫做成的教室,院子裡依然飄揚著五星紅旗。這些隨父母漂泊在上海的安徽孩子,在他們的圖畫上畫上了東方明珠。明天的這裡,會有些不一樣。我衷心祝福他們。